在孩子的游戏中,教师做什么?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如今教师回答起来却是小心翼翼——介入,怕出错;不介入,心里不踏实。
其实,教师在游戏中的“无为”或“有为”并不能简单用介入与否来衡量。推荐下面这篇文章,希望大家看了后对“游戏中教师做什么”有着全新的思考。
文/李 曼 左志宏(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系)
教师在与幼儿一起游戏时常常会出现两个极端:要么放任自流,听之任之;要么手忙脚乱,马不停蹄地在各个游戏区中“救场”。游戏中教师何时需要“无为”?何时应该“有为”?怎样才是有意义的“有为”?
“无为”
并非无所事事
区角游戏一开始,L老师就像往常一样拿起数码相机,往返于各个区角为孩子抓拍照片。配班的Z老师则拿出《观察记录表》,在小医院和娃娃家“蹲点”,根据要求依次记录。活动结束后,两位老师对照片进行挑选、整理,以便制作《幼儿成长册》。由于疏于观察,教师的评语和案例中孩子活动情况的描述大多是根据照片“脑补”出来的,内容干瘪、粗略、无趣。
案例中的教师确实没有干扰幼儿的游戏,但同时也没有进行有意义的观察记录。我们认为,游戏中的“无为”是指当幼儿游戏时,教师不对幼儿的游戏进行任何直接的干预和指导,而是静下心来看幼儿游戏,耐心地观察和分析幼儿的游戏行为。
事实上,幼儿天生就是游戏的高手,可能存在识字困难、阅读困难的幼儿,但是不存在游戏困难的幼儿。正因为如此,教师需要给予幼儿充分的自由,要在“无为”中进行有意义的观察记录,进而读懂幼儿的游戏,采取有针对性的介入。
“观”即看,“察”即研究。观察是有研究的看,是带着问题去看,是通过分析看到的表面行为来解读幼儿发展水平的过程。
教师看到的或许是丁丁在掷骰子取物时总是违反规则(当骰子出现“6”时,丁丁总是要求重新投掷),而观察到的却是丁丁不能进行5以上的按数取物;
教师看到的或许是瑶瑶在和雨水嬉戏,而观察到的却是瑶瑶在聆听雨水拍打不同物体的声音变化。
“看”是将自己作为游戏的局外人,带着旁观者的主见和偏见来对游戏事实进行粗糙的说明,停留于表面;而观察则是将自己置身于游戏情景中,对游戏情节进行细致的描述,对行为背后的发展进行解读和评价,由表及里。
教师要去选择他们认为有价值、有意义的视角,从特定的角度去看、去听、去记,而不是一股脑儿地全面描述。比如,同样是娃娃家游戏,教师可以关注游戏中幼儿的替代行为类型,也可以聚焦游戏中幼儿的角色意识、角色认知发展,还可以关注幼儿做出来的装扮动作。素材收集好后,教师应熟谙所选视角背后的分析框架,对幼儿的游戏行为进行解读。
“有为”
不是率性而为
游戏活动开始近10 分钟了,佳佳还是无所事事。C老师走过去鼓励她自己想办法找份“工作”。佳佳灵机一动,拿起几个纸盒子和积木块,开起了包子铺。为了支持佳佳的包子铺生意,C老师当起了顾客:“老板,我要一个素包子、一个肉包子。”佳佳从同一个盒子里取出两个积木块。“嗯?肉包子和素包子怎么放在同一个盒子里? 这样很容易混淆的!”佳佳只好放回积木块,再分别从两个盒子里各取一个积木块,同时将赵老师给的两元钱 (两个雪花片)随手扔在桌子上。赵老师见状:“佳佳,你应该去找一个存钱罐,在里面放些雪花片,这样好给顾客找零钱。”
佳佳离开包子铺走到建构区,被赛车道吸引了。赵老师走过去追问:“你怎么不回来卖包子了? 我还等着买你的包子呢!”佳佳显得很不耐烦:“包子卖完了,关门啦!”之后的几天,佳佳再也没有卖过包子。
很明显,案例中C老师的介入是失败的,不仅没有推进幼儿的游戏,反而让其丧失了游戏的兴趣。我们认为,游戏中教师的“有为”是指对幼儿的游戏活动进行适当介入,如平行游戏、示范演示、言语暗示、角色参与、及时表扬、提供帮助等。
教师介入的意义在于消除游戏中的不利因素 (如游戏中的攻击性行为),发挥游戏对幼儿发展的潜在效应,提高幼儿的游戏水平。教师对幼儿游戏组织与指导的过程是一个选择与决策的过程,切忌随心所欲地率性而为。
反思是教师介入的基本前提,介入是否适宜的标准在于教师介入后,是否得到了幼儿的积极回应,是否满足了幼儿的游戏意愿,是否推进了幼儿的游戏进程。不同的游戏情景需要教师采取不同的介入策略,而决定是否介入以及采取何种方式介入存在两个参照指标:一是活动内容是否接近课程目标;二是活动内容能否激发班级多数幼儿的兴趣与需要。
在实践中,游戏中的“无为”与“有为”并没有很清晰的界限。教师既要静心欣赏幼儿的奇思妙想,也要适时“挺身而出”,提升幼儿的经验水平。教师的这种收放自如既是一种能力、一种技巧,更是智慧、经验的结晶和体现。
(本文有删减,原文刊登于《上海托幼》,版权所有,转载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