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安全教育,爸妈应该知道的事儿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安全教育,爸妈应该知道的事儿-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你知道吗?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报告显示,每天有2000多名儿童死于非故意或意外伤害,世界各地每年有数以千万计受伤儿童就医。如果在世界各地采用已证明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一半死于非故意或意外伤害的生命是可以挽回的。
宝贝安全计划
国际非营利性组织全球儿童安全网络(Safe Kids)发布了《儿童家居用品安全专题调研报告》,根据调研结果,提出了家居用品安全检查5S原则:
See(看):用儿童的眼光审视物品。
String(绳子):不要给儿童超过22厘米的绳子或线。
Size(尺寸):越小的儿童,给予越大的物品。
Surface(表面):木身表面平滑柔软,无隐患。
Standard(标准):了解相关安全标志。
我保护,孩子需要知道的事
3~4岁
1.不跟陌生人走,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
2.在提醒下能注意安全,不做危险的事。
3.在公共场所走失时,能向警察或有关人员说出自己的名字、家庭地址、家长的名字或电话号码。
4~5岁
1.在公共场合不远离成人的视线单独活动。
2.认识常见的安全标志,能遵守安全规则。
3.运动时能主动躲避危险。
4.知道简单的求助方式。
5~6岁
1.未经大人允许不给陌生人开门。
2.能自觉遵守基本的安全规则和交通规则。
3.运动时能避免给他人造成危险。
4.知道一些基本的防灾知识。

安全教育,爸妈应该知道的事儿-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全教育,请爸爸妈妈这样做
1.提供安全的生活环境和必要的保护措施。如:
把热水瓶、药品、火柴、刀具等物品放到孩子够不到的地方;阳台或窗台要有安全保护措施;要使用安全的电源插座等。

在公共场所要注意照看好孩子;孩子乘车、乘电梯时要有成人带领;不能把孩子单独留在家里或汽车里等。


2.结合生活实际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如:
外出时提醒孩子要紧跟成人,不远离成人的视线,不跟陌生人走,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不在河边和马路上玩;要遵守交通规则等。
帮助孩子了解周围环境中不安全的事物,不做危险的事。如:不动热水壶,不玩火柴或打火机,不摸电源插座,不攀爬窗户或阳台等。
帮助孩子认识常见的安全标志,如:小心触电、小心有毒、禁止下河游泳、紧急出口等。


3.教给孩子简单的自救和求救的方法。如:

让孩子记住自己家庭的住址和电话,父母的姓名和单位,一旦走失时知道向成人求助,并能提供必要信息。
遇到火灾或其他紧急情况时,知道要拨打110、120、119等求救电话。
可利用图书、音像等材料对孩子进行逃生和求救方面的教育,并运用游戏方式模拟练习。
(选自《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安全教育,爸妈应该知道的事儿-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于“隐私保护”应该知道的事 
★背心和裤衩所遮盖的地方,是属于个人的身体隐私部位,每个人自己都要保护好,不能让别人触摸和侵犯。
★不吃陌生人的东西,不喝陌生人的饮料,不跟陌生人走,不要与陌生人独处。
★要把小秘密告诉妈妈,把知道的或遇到的关于隐私侵犯的麻烦事告诉妈妈,不要藏在心里,寻求妈妈的帮助。
(选自《儿童安全》手册)

安全教育,爸妈应该知道的事儿-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安全教育,爸妈应该知道的事儿-幼师课件网第5张图片
儿童的安全离不开社会、家长和孩子自己的共同防护,只有树立安全意识,提高防护能力,才能为孩子筑起一道安全墙。
千般照顾,不如自护
幼儿园里正在进行一场“防骗”演练活动。“骗子”带着零食,利用老师离开的间隙,以家长在外等待、带你去玩玩具、你妈妈让我来接你等借口,将多名孩子“骗出”教室。不到20分钟,就有近10名孩子被骗出幼儿园。
其实,这次活动正是基于孩子自我保护意识太弱开展的,利用游戏让孩子和家长认识到,家长的千般照顾都不如让孩子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来得主动。
少活动=少出事?
有些家长认为“少活动,少出事”,留在家里才是最安全的。但安全教育不是躲出来的,“圈养”未必就能换来安全。以安全为名将孩子“雪藏”在家里,不仅让孩子少了很多亲近自然、释放身心的机会,还剥夺了孩子锻炼自我保护能力的机会。
贴身保护=护身符?

在美国,幼儿园老师会通过不同形式渗透自我保护的常识,比如,教孩子玩“NAP”游戏(N是指名字,A是指家庭地址,P是指家庭电话),让孩子说出自己的名字、家庭地址和家庭电话;教孩子在发生紧急情况时打报警电话,学会回答“有什么紧急情况”“你的名字和地址是什么”等问题。

其实,意外随时随地可能发生,贴身保护也未必万无一失,关键是让孩子形成自我保护的意识。

安全教育,听听专家怎么说
  采访对象:卢 惠(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青少年保护工作处副调研员)


网络和媒体中不乏有各种安全教育和逃生指南的宣传,但是真的遇到危险时,孩子的自我保护本领都很弱。因此,提高安全教育的有效性是关键。


一是寓教育于故事、游戏中。国外研究发现,在教育过程中增强直观形象性和情景性体验,对提高教育效果具有显著作用。所以家长可以通过讲故事、放录像、角色扮演等方式开展安全教育。


二是寓教育于事故案例中。3~6岁孩子高空坠落、溺水、吞食异物等事故时有发生,媒体也经常报道。家长要及时抓住此类事故案例,给孩子分析事故原因,引导正确行为,避免发生类似情况。


三是寓教育于生活实践中。生活中处处有安全教育的素材,只要家长做个有心人,可随时开展安全教育。比如,带孩子外出时,是进行交通安全教育的有利时机,家长可以在十字路口让孩子观察交通信号灯的变化与行人、车辆运动情况的关系,让孩子知晓“红灯停、绿灯行”的含义,并带着孩子按照红绿灯指示安全过马路。


四是寓教育于技能训练中。为应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家长要教会孩子记住110、120、119三个求救电话,了解三个电话的不同作用,经常与孩子模拟家人生病、发现火情、与父母走散等情形下如何正确拨打求救电话。


五是寓教育于规则中。家长要建立家庭生活规则,如在吃饭时不大声说话,不随意走动,不能把东西放入嘴、耳、鼻或屁股里,不能随意攀爬等,用规则来规范孩子的行为。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首先要带头做好,要言传身教,以身作则,这样的教育才会有效。


本文选自《上海托幼》(亲子生活)2015年第2期,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上海托幼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安全教育,爸妈应该知道的事儿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