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儿学习语言的目标是能够听懂语言交流对象发出的语音信号,最终能够运用较完整的语言与大人沟通交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所运用的各种方法、形式也都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但是随着幼儿入学低龄现象的普遍化,以及早期阅读范围的逐渐拓展,还有家长对幼儿前读写力培养的需要,拼音的学习已成为学龄前幼儿学习的内容之一。本文通过对比试验证明了听音训练不仅能够加快幼儿学习拼音的速度,而且能偶提高了幼儿的认读能力,进一步挖掘了幼儿自学的潜能,在幼儿实践教学中值得普及应用的一种有益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听音训练;拼音教学
引言
长期以来,我们对待幼儿拼音教学延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通常分为三个阶段。这种教学模式是标准的小学化模式,从模式上看符合拼音本身的特点,也符合人类语音发音的特点,可是在教学过程中会发现,拼音字母作为人类语言发展的高级形式,它不具备具像的特点,而学龄前幼儿虽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主要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感性认知多于理性认知,而这种模式就是让幼儿教师把抽象的字母强行灌输到幼儿脑子里,以此种方式教学,时间一久会导致幼儿对学习拼音的兴趣不高,拼读有困难。原因在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一是没有将抽象化字母转换成具象记忆[1-3],并与生活中常用语音联系来,让幼儿较易在语音中寻找到;二是幼儿不易找到拼读规律,使语音信号的字母没有形成稳固的记忆,不利于书面拼读,从而陷入拼读困难。
1 应用听音训练效果对比
传统拼音教学模式方法单一,对幼儿纪律性要求高,容易使幼儿感到枯燥乏味,同时幼儿学习能力弱、兴趣不高。拼读是幼儿认知衔接的桥梁与纽带,如果幼儿错过形成正确语音关键时期,拼读困难将影响其识字和学好普通话,以及幼儿未来对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能力。为了能够很好地验证听音训练在幼儿拼音教学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实验将同班30名幼儿随机分成人员相等两组,由两个经验丰富的老师分别按照传统拼音教学模式和听音训练模式进行教学,分组情况、教学方式、试验周期与课时分布。
实验教学效果比较,开始B组处于落后状态,可当A组按步骤进行教学时,B组已解决拼读规则问题,认读字母数不断增加;3周后B组认读字母数速度明显加快,当A组依计划进行新内容时,B组已进入实际拼读词句阶段,最终B组比A 组提前两周达到相同认读字母数。
在实际教学中,A组与B组都应用的特色教学,极尽所能为幼儿创设语言应用的情境环境,让拼音教学生活化,引起幼儿的注意和学习兴趣,如采用色彩记忆和游戏活动记忆等,都为教学用的字母制作了图卡和插图。同样的教具图卡和插图以及相同的游戏活动。A组循序渐进推进幼儿对拼音字母学习与练习,并联系到生活中具体的人和物名称便于幼儿加强记忆,B组则采用离散的方式将拼音字母自由组合幼儿关心的人和物名称来加强记忆,但两者的教学效果明显B组好于A组。
2 应用听音训练效果分析
幼儿主要是通过形象进行记忆的,孩子容易被他们喜欢的生动直观的图画和鲜明的色彩以及强烈的视觉刺激引起幼儿视神经中枢兴奋,而字母作为符号单独存在对幼儿是没有意义的,而没有意义的识记对幼儿是非常困难的,如果将字母组合拼音放在幼儿关心的人和物,他们视神经中枢兴奋时间就会持久,这样枯燥乏味的拼音就能引起他们强烈的兴趣,进而激发了幼儿头脑里潜藏着非常丰富的想象力,提高了学习效率,变被动为主动,幼儿的智力就得到了开发,进而促进了幼儿对拼音的学习。
A组采用传统的传统拼音教学模式即把字母拼读当成幼儿一无所知的内容来教授,忽略了幼儿与生俱来的对语音的感受力,造成了人为的学习障碍;B组是把字母拼读结果当成幼儿已知,即便碰到个别不相同音时幼儿利用拼音规则加以排除,所以拼音教学进度不取决于幼儿拼读字母数量,而只取决于幼儿对已学过字母拼读运用能力,2周后A组字母拼读进度慢于B组的原因,正是幼儿对已学过字母拼读运用能力不如B组。
3 结束语
幼儿语音的培养从“0”岁开始的,从丫丫学语开始的,听音训练正是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符合拼音是语音的高级形式,所以在幼儿拼音教学中抓住实质。同时对幼儿教学不一定要贪全,可以从点入手,用细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做出文章,帮助幼儿从其已知的经验中获取知识,养成 “发现式”学习的习惯,进而从小挖掘幼儿自学潜能。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以创新的方式激活幼儿的智慧,重视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调动幼儿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要敢于打破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旧的教育观念,要用不破不立的思维方式大胆地进行教学实践,为幼儿从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起到奠基铺路的作用。
【听音训练在幼儿拼音教学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