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学前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成员、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李季湄教授,在《关于实现高质量发展,新时期中国幼教的使命与责任》中谈到幼儿教育的思维气质。
气质由内而发,由我们幼教的内涵决定。我们的幼教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需要更加智慧、灵性。
时代的发展趋势,突飞猛进的科学变化,国家的发展战略,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需要思维的智慧。核心技术就是思维的物化。
“儿童时期没有养成思想的习惯,将使他从此以后一声都没有思想的能力。”——卢梭
“孩子们固然需要知识,但更需要能让他们在真实世界中充分发展的思维习惯。”——盖伊·克拉克《学校有什么用?》
“把幼儿园教学研究定位于:理解每个幼儿想法的独特性,并促进每个幼儿产生精彩的想法。”
指南强调学习品质,思维品质是其中重要的部分。思维的兴趣、方式、习惯的培养我认为应在我们的日常,并不一定是写作业或进行科学探索时,游戏和其他活动非常重要。另外还有DMP,就是设计、制作、游戏三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它重视各途径的整合、互补,把游戏跟儿童思维培养很好结合起来。
讲一件一日生活中幼儿园里司空见惯的事。教师只要有培养儿童思维品质的意识,对同一件事会有不同处理。一个孩子把水碰翻了,洒到地板上,老师走过去说你怎么不小心啊,搞得一地都是。也有可能老师看见了,立刻拿上“应急角”的工具小桶走过去。小桶里有毛巾、刷子、海绵吸等。老师和蔼地对幼儿说:“啊,没关系,你看看这里哪一样工具能帮助你。”于是幼儿尝试了用毛巾、刷子,最后选择了海绵吸把水擦干了。幼儿高兴地告诉老师和小朋友,海绵吸最好用。老师表扬幼儿很能干,自己洒的水能自己擦干净,也告诉幼儿以后要当心。这是对孩子责任心的教育,也给孩子提醒,以后拿水要当心。孩子学会今后怎样去处理事情,又自己动脑筋探究了工具的用处,我特别赞赏。
“在目前儿童早期教育的实践中,不需动脑——虽然也无害的活动似乎占据了支配的地位。”——【美】丽莲·凯兹
以某幼儿园“纸杯为什么不倒”等建构活动案例为例,这样的讨论能帮助幼儿从简单的操作过渡到有思维参与。但是,幼儿思考的深度不够,思考成果的提炼、迁移不够,其思想成果在生活中的延伸、运用等没有意识。
我们为幼儿提供的是“思考的脚手架”还是仅为“技能的脚手架”?
什么样的活动能对幼儿的思维品质产生长远的影响?
怎么让知识、技能不成为孤立的、片段的仓储品,而能够通达思想与智慧,在幼儿探究、解决问题、创意生活的过程中运用、提升、扩展,成为可以广泛运用的思维工具?
读书的时候无聊情有可原,玩的无聊这就不对。
无聊的要害是幼儿思想的停滞。无聊的幼儿没有智力参与的兴趣、没有探究的激情、没有渴望实现自己目标的冲动。
长期的“无聊”状态的累积效应会严重影响幼儿的发展。
或许“兴奋”本是作为吸引幼儿投入活动的一种手段,但一不小心它就变成目的,于是让教育陷入“只要幼儿开心就好”的误区,变得肤浅、平庸、追求短暂趣味、发展价值低。
自主性、内生性、意义性、挑战性、潜在性、整体性等;
无意性、随意性、试误性、片段性、浅表性、机械重复性等。
让幼儿超越自发学习与自然发展、让游戏成为幼儿有效地提升思维品质的途径,需要教育的力量。
设计——制作——游戏是一种能够提高儿童参与动机、科学想象力、促进思考性学习的方法。
设计:天然就关乎思维创新。是从生活中发现新问题的行为。
制作:是认知和理解事物的另一种强有力的方式。儿童手工拆解或使用各种材料制作物品,了解原理,深度参与与探究,动手动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