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区域游戏在幼儿园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区域游戏的观察指导也是幼儿园十分关注的话题。对此,我们为大家推出了一系列区域游戏活动经典案例,并配以相应的案例分析,以与大家共同探讨如何开展区域游戏活动。我们也欢迎广大幼教工作者与我们一起讨论区域游戏活动的开展,结成学习共同体,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游戏价值
?
了解拆装手电筒的基本方法,
知道光照在色片上颜色会发生变化。
游戏重点
?
在反复尝试中了解电池的使用方法,
引导幼儿发现光的颜色的变化。
▲ 视频时长6分25秒,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
案例分析
教育专业服务事业部 白杨
每一个幼儿都是天生的科学家,对周围的事物和自然环境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尤其是对身边常见的事物,如:闹钟、手电筒、收音机等设备,更是迫不及待的想一探究竟。
《灯光晚会》这一活动是在幼儿认识手电筒的基础上,学会拆分组装手电筒,电池的使用方法,以及探索发现利用彩色色片可以使手电筒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感受通过透光游戏带来色彩斑斓的世界的奇妙与乐趣。
微信编辑器" data-url="http://wxedit.yead.net" style="margin: 5px auto; padding-left: 0px; border: 0px; white-space: normal;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宋体;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normal;">阶段一:找找自己的小光圈
教师采用平行式的参与,和幼儿玩相同的材料游戏,目的在于引导幼儿模仿教师的动作,将手电筒对着墙面照出光圈,并找一找哪一个光圈是自己的,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
微信编辑器" data-url="http://wxedit.yead.net" style="margin: 5px auto; padding-left: 0px; border: 0px; white-space: normal;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宋体;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normal;">阶段二:组装自己的手电筒
教师明确地提出任务要求:“每一个小朋友要将拆散的手电筒安装好,才能照亮。装好了对着墙面打开光源,如果没有光,你自己调整一下。”然后,留给幼儿主动学习、动手操作的时间,教师进行观察指导。
阶段三:我是小小的灯光师
光的游戏,在手电筒光影前加一张色片,改变光影在墙面照射的颜色,多个手电筒同时照射并晃动光源,形成动态的灯光效果,装扮出一间多彩的灯光教室。
以上,我们能看到整个科学活动是以幼儿的主动探究为主,通过教师提问—观察操作—试验沟通等环节,在反复操作的过程中认识事物,完成自我建构的过程。同时,也体现了教师在科学活动中的有效指导策略,既实现了活动目标,又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幼儿的主观能动性。
接下来,我们就概述一下教师在科学活动中的有效指导策略有哪些?
1.鼓励启发式的语言,把握介入的时机
如:阶段二,幼儿拆分组装手电筒,在反复尝试中了解电池使用方法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视频中右侧身穿绿衣帽衫的小男孩装了一节电池后手电筒无法照亮,他认为是电池出问题了,倒过来也不行,向老师寻求帮助。这时老师的处理方法是,先看看手电筒无法照亮的原因,再引导幼儿装两节试试看,继续观察幼儿操作过程。最终,我们看到小男孩成功的组装好手电筒。
由此可见,我们教师的引导语言很重要,可采取“想一想”“试试看”“怎么做”等词汇,以鼓励启发的方式一步步地引导幼儿去获取知识,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避免直接上手和宣布答案。此外,教师观察幼儿个别操作时,注意等幼儿操作结束或是遇到困难无法进行下一步的时候,再选择介入活动指导幼儿操作,避免着急、催促幼儿。
2.巧妙设疑的提问,由浅入深的递进
如:A.你的手电筒能发光吗?找一找自己的光圈。B.你能自己组装出会发光的手电筒吗?C.我的手电筒发出的光会变色,你的能吗?以上,是本次活动中教师提出的3个问题,前后用了三次设疑。
-
第一,联结幼儿生活经验,了解手电筒的功能,照射墙面投射光圈,吸引幼儿兴趣。
-
第二,在幼儿已有经验基础上,提出新的挑战又若隐若现地指出了方法,使得探索活动层层深入,最后通过幼儿的实践操作得出结果。
-
第三,在幼儿获得组装手电筒的技能,电池的使用方法和小小的成功感时,又顺势营造一场灯光晚会,使幼儿感受到科学探究的奇妙,游戏的乐趣,乐于探究,主动思考。
综上所述,教师在科学活动中的有效指导对幼儿探究学习来说十分重要,发展幼儿亲自动手操作,经历探究过程,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等方面的能力,扮好支持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
欢迎广大读者在看了该游戏之后,点击页面底部的写留言,与我们一起讨论如何开展科学区游戏活动吧!
版权声明
原创稿件,转载请联系后台。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