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有效地提问能够激发幼儿深入的学习与思考,是教师与幼儿之间重要的互动方式。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发现老师常常会因为问什么而感到苦恼。
本学期,我们将开启《小脑袋,大问题——促进幼儿深度学习的高水平提问》的好书共读,帮助老师们一起在幼儿的一日生活各个场景中学习如何提问,共读过程中也会和大家一起分享有效提问的案例,帮助大家更加深刻的理解。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书中《充分利用教室中的展示》这一章节的内容。本章主要讲述的是通过利用教室中的展示来帮助幼儿、支持幼儿的学习。虽然书中教室里的展示提到更多的是关于幼儿的作品,但是事实上,在我们的教室中,环境的展示不仅有作品,还有其它。
《指南》提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皮亚杰也提出:“儿童的思维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发展起来的。”由此可见,幼儿园的环境在幼儿的生活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幼儿的第三任教师。在幼儿与环境不断重复的互动中,潜移默化地激发思考、引导活动、启迪智慧、改变认知。对于班级大环境,可能大家更多想到的是区域环境,但是事实上,整个教室的空间都是可以支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环境。
在教室里应该给幼儿提供怎样的环境?
“环境杂乱、还是整洁?”、“作品制作很精美、还是不一定精致但却是幼儿创作的?“、”仅仅只是单纯的作品展示、还是有幼儿痕迹的?“、“仅仅是纯文字的展示、还是图文并茂的?”……在环境创设过程中,我们都思考过这些问题,我们也都有了自己的答案:支持幼儿自由探索的、丰富的、能支持幼儿积极互动的、有幼儿痕迹的环境也许对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更有启迪作用。
回顾以往的环境布置,教师可能开学前就把教室布置得满满的、希望给幼儿提供精美的、充足的、准备好的环境。渐渐地,在支持幼儿成为环境创设的小主人的实践中,我们有感而发:其实不必着急把环境全部完成,可以留着一些在开学后和幼儿们一起慢慢丰富,“少即是多”这个道理也适用于教室环境布置。
在创造环境时,可以在规划环境前或是规划的过程中问自己哪些问题呢?
书中给出了一些提示:“墙面上的多数物品对你有吸引力吗?”、“材料都堆在柜顶上,是否杂乱无章、容易让人分心或者感到不安全?”、“每个幼儿的作品看起来都差不多一样吗?”、“他们的作品别具一格吗?”、“幼儿作品展览的高度与幼儿的眼睛处于同一水平线吗?”、“幼儿是否有机会参与到展览中,为展览的内容、地点和方式提出建议?”、“有柜子或者桌子来展示3D立体艺术作品(雕塑、黏土作品等)吗?”、“幼儿的平面作品是乱糟糟的,还是用卡纸、可回收相框或捐赠的相框包上边框,看起来很特别?”、“你经常更换展览的作品、还是长时间展览同一批作品呢?”……
如果想让创设出来的环境对幼儿起到激励、鼓舞作用、能吸引幼儿兴趣并且有教育意义,教师都可以借鉴书中的提问模式,引发自己更多的思考,在实践中答疑解惑。
区域环境是幼儿室内环境中主要的学习空间。在大多数的建构区,我们都会看到建筑图片、幼儿作品、搭建过程等。有的老师觉得张贴幼儿的作品很好,有的老师觉得张贴步骤图也不错。这样的意见相持是很常态的,利用环境中建筑的图片或是步骤图等与幼儿当前的经验建立链接,对幼儿的学习与发展都是有价值的。
以一个综合探究活动的开展为例。活动前,老师准备好与之相关的、丰富的材料,问到幼儿为什么要准备这些材料时,他们会回答“我不知道为什么要放这个,这是老师放的。”如果幼儿与老师一起参与布置环境、材料准备,幼儿面对别人的询问时或许可以侃侃而谈:“这是我或是老师做的,我们可以用它们来做……”、“我们需要2篮这个材料”……同样的环境只是因为有了幼儿的参与,环境和幼儿的链接就产生了
如何让环境与幼儿产生链接呢?
让环境与幼儿产生链接,教师只需要多做一些小事。例如:当幼儿完成作品后,可以帮助幼儿加上他的作品名称和作者、时间等、还可以加上幼儿对作品的解读;面对建构、操作等无法长时间保留的作品,可以附上幼儿创作过程和成品的照片;持续创作的作品,可以加上幼儿的创作不同阶段的对比图。再如:教室增设植物角,在植物角的展示中,除了提供植物与相关的工具外,还要提供适合年龄阶段操作的相关记录表,在便于随时记录的同时,还能支持幼儿的深入探究,让幼儿在教室环境的创设活动中更有存在感与参与感。
如何促进幼儿对环境进行探索、发现和思考?
教师适时地提问有助于最大程度地发挥环境潜在的教育作用。如:教师可以带领全体幼儿或者小组幼儿在教室里欣赏展示的作品,向幼儿提出低水平或高水平问题;对墙上或者柜子上展示的、已完成的或者正在进行中的作品进行反思;还可以在餐点时间和过渡时间,以小组的形式讨论展示作品。通过谈话,讨论幼儿之前的学习过程和作品细节,促进幼儿对环境的发现与思考。
如果要和幼儿一起打造区域,教师可以向幼儿提出什么问题?
(可点击大图查看)
美工区的环境创设、作品展示过程等,教师可以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呢?
(可点击大图查看)
幼儿通过与环境中的人和事物相互作用获得知识、形成概念,不管是区域、环境、活动或是其它环节,提问的技巧与最终目标都是有共同之处:支持幼儿的探索、发现和思考。
作为教师,我们也将继续探索与实践如何进一步支持师幼共同参与环境创设,提升幼儿在环境中的存在感与参与感,并充分利用展示来支持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END
撰稿:肖 燕
审核:白小溪
责编:陈燕蓉
终审:叶晓丹
– 往期回顾 –
教师说 | 支持幼儿对于多样性的理解
教师说 | 构建学习共同体–班会活动
教师说 | 有趣的数学
教师说 | 积木区环境的创设及有效提问
教师说 |《小脑袋,大问题》艺术区
教师说 |《小脑袋,大问题》角色游戏区中的有效提问
教师说 |《小脑袋,大问题》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