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星人联盟·原创课程专区.………… 02
幼儿园2023全年工作计划…………. 03
幼儿园2023全年活动日历…………. 04
幼儿园体验式幼小衔接课程…………. 05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了解各地各校2023年春季开学工作情况,确保教育系统稳定和学校师生健康安全,教育部于近日开展春季开学工作专项调研。
2月3日至4日,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率先带队赴山东省调研学校开学工作,强调要准确认识疫情防控新形势和健康安全第一的要求,牢牢守住校园安全稳定底线。2月5日至2月23日,孙尧、翁铁慧、王嘉毅、陈杰、王承文、吴岩等部党组成员分别带队赴吉林、黑龙江、江苏、四川、陕西、云南、广东等省份进行实地调研,规划司、基础司、督导局、体卫艺司等11个司局参与调研工作,实地调研省份共12个。
调研重点关注学校开学条件保障、新学期教学工作安排、校园安全、食品安全、高校健康驿站建设、中小学幼儿园疫情防控、落实“双减”提质增效、学生心理健康等方面。
调研组通过查阅资料、听取汇报、实地走访、随机访谈等方式,对包括普通高校、高职院校、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在内的150余所学校进行了实地调研,确保各地各校将开学工作的各项要求落实落细。
调研发现,各地高度重视春季开学工作,早部署、早行动,组织教育、卫健、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全面排查,层层传导压力,确保政策落实。各校按照要求全面落实开学条件保障和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各项措施,师生平稳返校,开学前后平稳衔接。全国总体实现如期、正常、安全开学,形成了抓疫情防控有效、保开学平稳有序的良好局面。
来源:微言教育
正值春季开学,家住武汉市汉阳区归元寺附近的龚玲(化名)在小区周边为刚满3岁的儿子物色幼儿园。
令她意想不到的是,家门口的一所驻汉央企机关幼儿园向她抛来橄榄枝。该幼儿园园长告诉龚玲,自己在这所幼儿园工作了20多年来,向来只对单位内部招生,前几年刚放开二孩时,生源多得还要排队筛选入园,但从去年秋季开始,个别班级却出现了招不满的现象。面对变化,今年春招园方决定扩大招生范围,不再硬性规定家长必须为本单位职工。
第一财经记者所居住的武汉某小区,打开地图搜索幼儿园,方圆2公里内竟有28所幼儿园。记者随后调查发现,由于竞争激烈,这些幼儿园抢夺生源也是花样迭出,私立幼儿园的“老带新”活动,老生学杂费可立减5000元,普惠幼儿园新生学杂费直接打9折,公立幼儿园不设招生范围零门槛入园。但即便如此,依然一“生”难求。
一家私立幼儿园园长告诉第一财经,该园小班今年春季计划招生45名学生,实际只有32人报名入园,原本计划新开设2个托幼班,也只有4个孩子报名,最后不得不取消托幼班,把4个孩子安排到小班。
来源:第一财经&湖北新闻
今年3月3日是第二十四个全国爱耳日,中国残联、教育部等11部门日前印发通知,将联合开展全国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
今年全国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的主题为“科学爱耳护耳,实现主动健康”。中国残联介绍,将全面准确宣传、解读《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21-2025年)》,推动形成加强听力残疾预防、提升听力健康服务水平的强大合力。
活动还将加强科学爱耳护耳知识普及,增强公众主动健康意识。引导社会公众学习听力健康知识,养成科学用耳行为,在家庭、公共场所等自觉减少噪声排放,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主动预防噪声污染、耳毒性药物等有害因素对听力造成伤害;定期进行听力健康检查,发现听力异常时,主动就医接受听力医学诊断,并积极配合规范治疗和康复;树立耳聋防治理念和信心,努力成为听力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此外,活动还将加大重点人群听力残疾预防与康复知识宣传,降低听力残疾风险。针对小龄儿童及其家庭宣传遗传、发育、疾病和伤害等听力致残因素防控知识,普及早期干预、全面康复的理念和方法;针对青少年宣传科学使用电子设备的常识,预防过度使用造成听力伤害;针对噪声性耳聋高危职业群体重点宣传噪声危害和防治方法;针对老年人群体加强耳聋对身心健康影响的宣传,普及预防老年性耳聋的知识和方法。
据了解,1998年3月,在政协第九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15名全国政协委员针对我国耳聋发病率高、数量多、危害大,预防薄弱这一现实,提出了《关于建议确立爱耳日宣传活动》的第2330号提案。这一提案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经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卫生部等10个部门共同商定,确定每年3月3日为全国爱耳日。
>幼儿园全国爱耳日活动方案,点击这里获取??幼儿园“爱耳日”主题系列教育活动
来源:人民政协报
2023年,北京市将进一步推进平安校园建设,包括强化警校联动,持续开展“护校安园”专项行动;重点开展72所学校周边交通综合治理;加大上下学高峰时段校园门前秩序疏导;加大校园三防建设,全面排查各类校园安全风险隐患等等。
来源:微言教育
尊敬的家长:
为了让孩子平安、快乐、健康成长,现就有关安全事项提示如下,请您仔细阅读,做好孩子的安全保护。
1.倡导“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引导孩子不共用毛巾、杯子,不随意用手揉眼睛,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做好孩子的健康监测,确保健康的前提下送园。
2.保持室内清洁、干燥,定期通风换气,不随意把室外不清洁、未消毒的物品带入室内,垃圾分类投放。
3.不让孩子食用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饮食,少吃冰冻饮食,不暴饮暴食,少吃高盐、高糖、油炸、熏制食品。
4.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引导孩子适当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不要求康复期孩子参加剧烈运动。
5.孩子应时刻在家长的视线与监管范围内,不把孩子单独留在室里、车内,不让孩子在无成年人陪同情况下外出活动。
6.不让孩子独自或结伴到马路边、水边、建筑工地等危险区域玩耍,防止交通、溺水等事故。
7.做好家庭阳台、平台等区域的安全防护。教育孩子不向楼下抛东西,不攀爬阳台、门窗或其他高处,谨防摔伤、坠落。
8.及时排查家中电线、燃气管道、电器、刀具及其他器械安全,防止触电、烫伤、煤气中毒、器械伤害等事故。
9.将易燃、易爆、易碎、有毒、锋利或其他对孩子身心有不良影响的玩具、物品保管好,不让孩子接触。教育孩子不随意把东西放进嘴、耳、鼻、眼中,不随意把东西套在头上和脖子上。
10.家中药品妥善放置,不让孩子随意触碰。不让孩子沉迷手机等电子产品。
11.教育孩子与小朋友友好相处。外出时,和孩子一起遵守交通规则、乘车规则,注意交通安全。教育孩子不逗打猫、狗等动物。
12.教育孩子不让其他人看、触摸、拍摄自己的隐私部位。
13.教育孩子不接受陌生人的食物、礼物,不把家庭信息告诉陌生人,被陌生人强迫带走时大声呼救并跑向人群密集处,与家人走散时应留在原地不动或向警察求助。
14.教育孩子熟知自己的姓名、园名、家庭住址及家长的姓名、电话、单位,遇到意外会求助,会表达清楚。
15.根据国家“双减”政策要求,不得开展面向学龄前儿童的线上培训,严禁以学前班、幼小衔接班、思维训练班等名义面向学龄前儿童开展线下学科类(含外语)培训。请以实际行动予以支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来源:湖北省教育厅
摘星人联盟小程序
全站资源·全年持续优化更新
邀请机构会员关注「联盟上新」
??????
成为优师教研,获取更多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