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园长荟在后台收到几条关于幼小衔接的留言,大家的言语间满是焦虑。关于此类的问题无非三种:“幼小衔接是否有必要?”,“该怎么去做?”以及“结果会怎样?”。
一边是国家出台相关政策严禁幼儿园小学化,一边是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区间断裂,面对这个逃不开、绕不过也掰扯不清的社会性问题,园长荟很能理解家长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的压迫感,今天想在此跟大家聊一聊。
管孩子要趁早
你的孩子做好入学准备了吗?自此以后,他们就要进入长达数年的、全天的、规范的学习生涯了,这预示着孩子的人生轨迹即将步入新的阶段。
在这之前,我们要了解幼小衔接时期孩子的身心特点。也要提前思考,怎样在转换成小学生父母这个角色之前,完成对孩子早期性格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许多研究表明,父母的早期教育对幼儿的入学准备有着重要影响,父母的教养方式和理念对幼小衔接过渡效果起到直接作用,就像萌芽之前的小树,必须要先在泥土里扎稳根基。
7岁阶段的孩子相比刚入园的幼儿,在思维能力和认知发展上已有了巨大的跳跃,常言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个时期的孩子不但深知朋友和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更萌发了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也慢慢显露了外向内向等不同的性格特质。
现如今很多幼小衔接都是“知识本位化”,其实不能狭义将其定义为知识衔接。好的幼小衔接应该从孩子出生就开始了,直至贯穿幼儿园整个期间,都是在打基础。
犯罪心理学家李玫瑾教授曾不止一次地在讲座中提到,7岁之前的陪伴和引导很重要,它是孩子一生行为习惯和性格形成的法宝。
教育是场马拉松
未雨绸缪很重要
据调查显示:近7成家长在孩子的幼小衔接阶段感到焦虑,越发达的城市、经济水平越高的家庭,焦虑感也越强。
▲ 图片来源于《2019年中国幼小衔接白皮书》
该数据还显示,由于如今的幼儿园被明令禁止“小学化”,学前阶段家长普遍反映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坐不住、不会清晰表达自己。为了能让孩子从幼儿园顺利过度到一年级,幼小衔接队伍越来越庞大,负重前行的孩子越来越多。
▲ 图片来源于《2019年中国幼小衔接白皮书》
看到这里,你也许会觉得幼小衔接是必不可少的过程,但你是否知道小学教育阶段有一个著名的“三年级现象”?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国外专家就已经研究指出原本表现优秀的孩子到了三四年级会突然成绩下滑,他们把这种普遍现象称为“三年级滑坡”。三年级是老师们、家长们视为梦魇般的存在。
这是不少幼小衔接用力过猛的孩子很难跨过去的分水岭。一是原本小学一二年级浅显的知识点到了三年级会突然断层式提升;二是原本相差无几的卷面分数也会在这一时期拉开差距。
超前教育的弊端在于,那些上过幼小衔接门门都会的孩子有着扎实的知识体系,如果不加以引导和辅助的话,在一二年纪阶段会自信地认为自己已经掌握全部知识点了,就对老师课堂上所讲的内容失去了兴趣,然后开始开小差,找同学说话,甚至无视班级秩序,打乱老师上课节奏,影响其他同学学习。那些原本在起跑线上发力慢却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孩子,即使刚开始比较吃力,但由于早期教育时期建立起来的强大内驱力,会使他们更加专注并认真听取老师的上课内容,成绩最后也会慢慢跟上来。
高质量的幼小衔接并非填鸭式教育,而是助力孩子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即使一二年级的内容他们学起来很轻松,也不会懈怠,反而更加渴求汲取新的知识,而不是停步不前。
其实,教育就像一场马拉松,很多时候发力越早,后期松懈得也越早。但置若罔闻的“快乐教育”园小荟也不提倡,在孩子每一个发展阶段上,父母不仅要陪伴引导,还要学会顺势“思变”,不能照搬课程内容和别人的成功经验,要尊重个体差异,以培养孩子的兴趣和学习能力为主。
学习能力
习惯与知识双重衔接
我们先看一下某学校幼升小的考试内容:
不仅仅是知识储备,还考察儿童的理解能力、学习习惯、运动技能、社会技能以及思维习惯。
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在整个小学阶段举重若轻,课上如果老师提一个问题,那些理解能力强、快速反应、灵活表达观点,并且能对老师的问题产生浓厚兴趣的学生,往往有着超强的学习能力。
上世纪90年代,国际教育成果评估协会(IEA)对32个国家21万名9-14岁儿童展开一项广泛的国际阅读研究。
在9岁儿童组中,最高得分是芬兰人。芬兰的孩子在7岁进入小学才开始接受正式的阅读指导,却仍然在9岁时超过全球其他国家的儿童,得益于芬兰的家庭非常重视亲子阅读,并且在幼儿园时期充分扩展儿童的听力词汇和口语词汇,这种习惯与知识双重衔接的教育方式是让芬兰儿童赢得“马拉松”的最大秘诀。
在上小学前,园长荟建议家长帮助孩子做到以下几点:
① 学会自己吃饭、穿脱衣服、系鞋带、擦屁屁等基本生活技能,这是迈出自我独立的第一步;
② 和孩子约定好阅读、游戏、睡觉、起床的时间,循序渐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还可以在实践中加深对时间、时钟的认识;
③ 适当给孩子分配一些家务,例如收拾玩具、叠衣服、整理桌面、扫地,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发展自我管理的意识;
④家长再忙也要抽时间陪孩子读书,并让孩子尝试复述故事内容,阅读中让孩子找到自己认识的字、在超市认标签、出门认路牌等,这样不仅巩固了孩子学习的内容,无形中增强了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⑤ 带孩子亲近自然,和他们一起学习和认识动植物的外形名字和生活习性,让他们体验人与自然的相依共存的关系,学会怎样去爱、去呵护自己与这个世界。
任何需要长期持续努力的事情,都有赖于自身强大的内驱力。
作为孩子早期教育最好的老师,父母应当重视孩子每个成长的必经阶段,多鼓励、多辅助、多包容、多陪伴,更要按捺住自己的焦虑,陪孩子一同成长,静待花开。
??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园长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