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活动,深受幼儿的喜爱,孩子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活动区,在活动区里去操作、摆弄、体验。想“静静”时可以在图书区做一名安静看书的美男子、美少女;想要释放一把时可以在表演区唱歌、跳舞。
当然,孩子们这么喜欢的区域活动离不开老师精心、辛勤的创设。另外,“玩中学、学中玩”在区域活动中的体现也尤为明显,这就需要教师的现场指导。
区域活动指导误区
有些老师在指导活动区上存在着误区,常表现为:
如何指导区域活动
那么,老师应该怎样指导活动区比较适宜呢?或者说老师在区域活动中应发挥的作用:
观察是了解孩子的重要途径,只有观察才能了解孩子的兴趣、特点和需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从客观实际出发,更有针对性地指导幼儿活动,提高教育指导的效果,最大限度地发挥幼儿的游戏。
比如有个别幼儿不能融入区域游戏中,此时,老师不能主观臆断地让孩子直接加入到某个中游戏,可先与他做简单的交流,了解他的想法和需要,再引导他进行下一步的游戏活动。
如果老师发现了幼儿游戏中的问题,需要介入游戏,须找好最佳的时机。通常在以下情况下介入:
(1)当孩子遇到困难玩不下的时候
如:“娃娃家”人数已满,不但是孩子又不想去其他区域的时候,老师可引导他:“你想一想怎样才能进去?”当他想出“当一名客人”的时候,孩子终于以一名“小姨”的身份进入到娃娃家去玩了。
(2)当孩子出现纠纷与行为问题时
在建筑区中,一个小朋友不小心碰坏了其他人搭建的动物园,孩子们一时很激动,有的埋怨他,有的表示不想和他一起玩了。
这时老师马上说:“动物园是不是地震了,我们赶快抢救动物,把动物园修好吧!”老师机制的反应及言语使原本快要发生冲突的孩子们又重新投入到了新游戏当中,巧妙地化解了一次即将发生的纠纷。
(3)当孩子面临困难时
在游戏中孩子往往会遇到一些困难,这时个如果老师能启发他并给他一些帮助,孩子对此不但印象深刻,还会感受到老师的浓浓关爱,在今后的区域活动中再碰到类似的问题孩子肯定可以积极面对。
(4)当游戏无法深入时
一次,当老师看到“理发店”的孩子有些无所事事的样子,老师马上以“客人”的身份进入到该活动区,原来孩子们都说自己的头发已经修剪过好几遍了,没人愿意再整理头发了。这时,老师适时地说:“今天小舞台有一场演出,小演员们需要漂亮的发型,你们愿意帮助他们么?”果然,孩子们的兴趣被老师的话重新点燃了。这样游戏的内容又丰富了起来,老师适当的指导,不仅深入了游戏的开展,还让他们走出家门,加强了与其他互动区的联系。
有时为了调动幼儿积极性,不管成功是否都要给予积极的鼓励,幼儿之间存在着差异,只要幼儿是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的,那不管结果如何,都要给予表扬与鼓励。否则能力弱的孩子总是失败,会使其产生畏惧情绪和自卑感,最后导致对整个游戏失去兴趣。对于这种孩子,老师一方面对他进行个别指导,帮助他掌握一定的技 能,有进步就进行表扬,使他对自己的表现有信心,另外可请能力强的孩子与他共同游戏,让他也体验游戏的成功。
区域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来说更能体现幼儿的自主性。在他们自由探索时,也应当学着自主地评价和自我激励。如每次在区域活动结束时,老师可以请最先收好区域材料的幼儿来当小小检查员,去检查材料的收放情况。这样幼儿就能不断激励自己努力,自觉维护活动秩序。同时,一个良好、有序的环境是幼儿能够在区域中自由活动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区域活动中的材料取放、环境维护、安全操作等方面的规则,应当是所有幼儿认可和理解的规则。活动中教师要不断地赞赏幼儿遵守规则的各种行为,逐步建立起区域活动的有序环境,从而保证活动的有效进行。
《幼儿建构区指导方案》
点击一次获取全套内容
??
《幼儿美工区游戏指导方案》
点击一次获取全套内容
??
《表演区游戏指导方案》
点击一次获取全套内容
??
—
(点击下方文字即可查看)
高明的园长都这样拉开差距
】
??获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