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建立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管理制度的必要性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摘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制度是推动事业单位社会化的一个重要途径,赋予事业单位独立的法人资格,促进了事业单位的康发展。本文简要讲述了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制度的内容以及发展历程,论证了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制度的必要性。

关键词: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制度,独立法人,合法权益

引言:事业单位制度是计划经济的产物,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与市场经济不能相适应。国务院于1998年提出建立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制度,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已经完全完成,赋予事业单位独立法人资格,促进事业单位的市场化。

一、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管理制度

1、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管理制度内涵

根据《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以及《民法通则》中的有关规定,依据中共中央中发[1993]7号文件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中办发[1996]17号文件中的有关要求,我国建立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管理制度。这一制度是对各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包括了管理的法规、政策、主体、客体等方面的具体内容。

国务院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和县以上各级地方政府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按照相关规定,采用统一领导、分级登记管理的形式,管理社会上的各类事业单位。各级登记管理机关有权要求事业单位按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其他规定申请登记、接受起管理,有权对违反《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的事业单位进行处罚;另一方面,登记管理机关也有义务,保护经核准登记的事业单位与登记有关的合法权益。事业单位有权申请登记,要求登记管理机关对自己的合法权益进行保护,并可以对登记管理机关以及其工作人员违反相关规定的行为提出申诉;另一方面,事业单位有义务配合登记管理机关对其单位的登记相关事项的管理。

    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对事业单位的登记管理主要通过以下方式进行:登记管理方面,受理申请、审查、核准、(缴)证书、公告等;监督管理方面,提交年度报告、审查事业单位等基本形式。其主要管理内容如下:办理事业单位的设立登记、变更登记、注销登记,审查事业单位的年度报告,保护事业单位与登记事项有关的合法权益,监督事业单位按照登记管理规定开展活动,处理违反《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相关规定的事业单位行为等。

2、 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的发展历程

   1998年,国务院令第252号发布,确立事业单位的社会主体资格,开始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制度。2000年,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统一部署,全国实施统一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制度,事业单位登记走上正轨。2004年6月27日国务院发布第411号令,修改《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的第五条第一款,9月8日中央编办下发《关于施行国务院第411号令有关问题的通知》,9月下旬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发布《关于开展事业单位网上登记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与2005年全面启动事业单位网上登记管理工作,2005年4月15日,《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与2006年1月1日在各省市自治区贯彻实行,至此全国统一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全部完成,    

二、 建立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管理制度的必要性及其作用

1、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制度的必要性

    事业单位是我国特有的严重社会组织,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较深,缺乏生机活力,行政化倾向严重,效率低下。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推动事业单位的社会化,必须实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制度,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制度是加快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途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赋予事业单位独立的法人资格,使事业单位能够独立自由的在市场中活动。对事业单位进行宏观控制,加快事业单位的自主经营。

    第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制度是推动党政机关精简机构、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事业单位通过登记获得独立的法人资格,与其主管部门分离,有利于精简机构,减轻党政机关的负担,促进党政机构发展。

    第三,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制度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前提。事业单位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改革最重要的是赋予事业单位自主权和法人资格,保障事业单位在市场经济中的合法权益。

    第四,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制度是减轻财政负担的有效办法。我国事业单位队伍庞大,国家财政负担过重。而采用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制度,赋予了事业单位自主权,事业单位有权利独立开展经营活动,有其明确的业务范围。事业单位自主权会极大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可以发挥事业单位的优势,增加营收,无疑会极大地减轻财政负担。

    第五,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制度是保护事业单位的合法权益的重要措施。事业单位登记管理规范了事业单位的行为,对事业单位进行监督管理,同时也保护了事业单位与登记有关事项的合法权益,促进了事业单位康发展。

2、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的作用

    按照相关条例规定,实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确定了事业单位的法人地位,加强了对事业单位的监督管理,规范其行为,保护其合法权益,推动了事业单位的社会化进程。

    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制度主要有以下三个作用:

第一,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制度是准入制度。事业单位的改革是大力推进事业单位的社会化。建立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制度,核准法人资格,使事业单位获得进入社会的合法凭证,加强对事业单位的监督管理,大力推动了事业单位的社会化进程。

第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制度是保障制度。在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制度实行以前,事业单位不具备法人资格,束缚了事业单位的发展,急需独立的法人资格,解放束缚,促进其发展。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制度不仅赋予了事业单位独立的法人资格,更为其提供了一个保障途径,保护事业单位与登记有关事项的合法权益。

    第三,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制度是档案制度。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对事业单位依法进行登记、变更、监督管理,形成了具有查考利用价值的文字资料,是一份完善的事业单位管理档案。这一档案制度的建立,为社会公众查询提供了方便,也是涉及事业单位有关诉讼时具有法律效力的凭证。

结语: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制度一方面规定了事业单位的义务,另一方面也保障了事业单位的合法权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制度赋予事业单位独立的法人资格,扩大了事业单位的自主权,极大地推动了事业单位的社会化进程,有利于事业单位的合理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程显涛,刘延军.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是发展的载体[N].干部人事月报,2001,(2):21.

[2] 康永利.事业单位的登记管理制度与法人治理结构运行机制的一致性[J].河北企业,2012,(12):49-50.

[3] 范秋平. 建立各类事业单位统一登记管理制度的思考[J].中国机构改革与管理,2014,(8):36-38.

[4] 魏爱英.加强乌海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制度建设的探索[M].内蒙古大学,1-11.

【建立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管理制度的必要性】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建立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管理制度的必要性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