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教师职业幸福感是教育主体的生存状态和持续情绪体验。影响教师幸福感的因素可分为个人因素、组织因素和职业因素三大类。在幼儿园管理实践中,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目标策略是制定学校和个人的发展规划,路径策略是全面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环境策略是不断加强组织文化建设。
关键词: 幼儿园教师 职业幸福感 教师专业发展
当前和谐社会的建设有赖于人们幸福感的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的幸福感就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幼儿园教师作为基础教育的奠基人和儿童的启迪者、引路人,她们的职业幸福感将直接影响到幼儿教育事业和每一位儿童的终身发展。
一、教师职业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
教师职业幸福感是新世纪以来的一个热点话题。综合各家之言,可以认为教师职业幸福感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需要得到满足、理想得以实现、潜能得到发挥、力量得以增长的教育主体生存状态,以及因此而获得的持续快乐体验。[1]幼儿园教师的这种生存状态和快乐体验无论对儿童教育、学校发展还是家庭与社会的和谐建设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首先,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与儿童的幸福直接关联。没有教师“幸福地教”,就没有学生“幸福地学”,只有幸福的教师才能教育出幸福的学生。教师劳动的收获,既有自己感觉到成功的欢乐,更有学生感觉到成功的欢乐,于是教师收获的将是双倍的幸福。其次,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关乎教师团队的幸福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参照管理学上的“木桶原理”,教师团队的幸福感取决于幸福感最低的教师。所以,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才能提高整个教师团队的幸福感,增强团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最后,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关乎家庭的和谐与社会的稳定。人是一切生产关系的总和,作为社会的一分子,教师在学校获得的职业幸福感会延伸到家庭、社区,进而影响到整个社会,对于家庭关系的和谐稳定和社会的长治久安都会产生积极的潜在效应。
影响教师幸福感的因素很多,大体可分为个人因素、组织因素和职业因素三大类。[2]个人因素主要包括性别、教龄和年龄、职称、个人康与婚姻状况等,组织因素主要包括学校管理制度、领导风格与组织气氛、组织人际关系等,职业因素主要包括:社会期望、经济收入、职业价值观、职业倦怠、工作―家庭冲突等。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共同作用于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生活,持续影响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体验和生存状态。幼儿园园长要积极创造各种条件,最大限度地激发和提升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二、制订规划:提升职业幸福感的目标策略
首先要组织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同时指导教师制定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规划。通过两个“发展规划”的协同配合,发挥远景目标的方向引领作用。
1.制定幼儿园远景发展规划。发展要有方向感,幼儿园的发展必须有一个全面的远景规划。我们倡导全体员工共同参与幼儿园优劣势的分析和研讨,集体确定学校的发展定位、思路、目标和措施。要引导教师将个人的职业价值取向与幼儿园的发展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幼儿园当做自己职业生活的土壤,觉得自己在幼儿园要发展、能发展,感到自己在幼儿园有奔头、有希望,更好地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
2.制定教师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我们根据“学生欢迎、家长满意、同行认可、领导放心”的四好型教师总体目标的要求,引导教师在幼儿园远景发展规划的指导下,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个人发展规划。广大教师通过不断学习、实践、总结和反思,不断实现和超越预设的职业目标,并在其中切身体验与学生共同成长的快乐与幸福。
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幸福感的路径策略
一般来说,职业幸福感较强的幼儿教师专业发展也较好,职业幸福感较弱的教师专业发展也相对较差。[3]围绕教师专业发展这条主线,要在职业观、专业知识与技能、专业情意等方面着力,来整体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6]研究的具体途径有理论学习、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等。
1.成立学习型小组,凸显特长。我们要求教师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组成小组,如美术小组、小组、家长工作小组、环境布置等小组,让有相同特长和爱好的教师在一起研讨,使这些教师在这一领域更强、更好、更有自信。一学期下来,大家一起来分享各自的成果,让自己的特长为他人所用。
2.加强选择性培训,提升专业技能。每学期,我们根据教师的需求和幼儿园的发展需要,进行菜单式培训:有专门面向新教师的入门培训;有面向青年教师、成熟性教师和骨干教师的分层培训;有班级管理、教科研实施、课题研究等单项培训;还有蒙台梭利、奥尔夫等特色培训等。这些具有针对性的选择性培训,使“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极大地提高了教师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3.加强学习研修,提高理论素养。鼓励教师进行学历进修,对非学前教育专业的本科教师,制定相关的激励措施促使其再进修学前教育专业。同时每学期要求教师根据实际需要开出书单,幼儿园为教师购买书籍、订阅教育刊物、推荐阅读材料。并通过开展读书沙龙活动、读书漂流活动、读书汇报会等,不断拓展教师的专业视野,提升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
4.利用名师资源,促进共同发展。聘请师德好、业务精的特级教师担任青年教师的导师,在班级管理、教育教学、教育科研等方面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帮助;设立教学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的评选标准,并对骨干教师压担子、铺路子、搭台子,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程改革、实施课题研究和培养青年教师,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引领作用。
5.加强教学研讨,提升业务水平。通过开展预约听课、开门听课、一日活动观摩指导等活动,加强对教师教学基本功的考核。同时有计划地举行“青年教师汇报课”、“骨干教师示范课”等教学研讨活动,为教师提供广阔的演练空间和展示舞台,让教师们在幼儿园真正体验着辛苦中的幸福、忙碌中的快乐。
四、加强组织文化建设:提升幸福感的环境策略
【幼儿园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基本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