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幼儿园课程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十分必要。民间工艺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将民间艺术融入幼儿园课程,不仅可以让幼儿在民族传统文化环境中识别、了解、认同以及运用民间工艺,还可以唤起儿童最初的文化自觉,培养出具有文化自觉的国民。本研究将探讨民间工艺融入幼儿园课程的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并在此基础上探索民间工艺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实施方案。
关键词:民间工艺;幼儿园课程;幼儿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1-0279-02
在我国,民间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贯穿于人们的衣食住行,体现了广大劳动人民真挚的感情和理想信念。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全球化的浪潮波及全球,西方的强势文化冲击着各国的文化,在这种大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提高国民对本国文化的认同和赏识则成为了许多学者关注的问题。然而个体对本国文化的认同和归属并非与生俱来,需要从小培养,因此,在幼儿园课程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十分必要。民间工艺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既是影响个体衣食住行物态化的生活文化,同时还会以精神化的形式对个体的行为准则、认知方式以及价值观念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将民间艺术融入幼儿园课程,不仅可以让幼儿在民族传统文化环境中识别、了解、认同以及运用民间工艺,还可以唤起儿童最初的文化自觉,培养出具有文化自觉的国民。另外,民间工艺是劳动人民对自身生活的创造,既具有实用性,又具有审美性,对于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开发幼儿的智力,形成幼儿良好的文化品格和科学态度均具有重要意义。
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改革全面启动,其中明确提出实行国家、地方以及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模式。同时,2001年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要引导幼儿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和优秀,培养他们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之情;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各民族以及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让他们感受到人类文化的差异性”。在这样的教育改革背景下,幼儿园的研究者开始探索幼儿园的园本课程建设,探索将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民间工艺融入幼儿园课程开发之中。在研究者们的努力下,民间工艺与幼儿园课程的融合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形成了一系列的实际操作的范例,但这些研究仅从课程资源开发的角度看待民间工艺,注重实践层面的探讨,缺少对民间工艺文化特性以及教育价值理论层面的认识;片面强调了幼儿艺术知识的积累、艺术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民间工艺对幼儿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影响。鉴于此,笔者将探讨民间工艺融入幼儿园课程的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并在此基础上探索民间工艺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实施方案。
课程价值是指课程对于个体和社会的意义,因此,课程的价值可相应的分为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笔者认为将民间工艺融入幼儿园课程有着特殊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其社会价值体现为文化的传承,个体价值体现为教育价值,下面笔者将这对这两方面进行详细论述。
民间工艺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形象符号,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浓郁的乡土味和地域特色容易使人产生精神上的认同和归属。然而,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态势,民间文化的毁损、流失已成了不争的实事,传统技艺后继无人,传统的民间玩具产地歇业、品种消失,这些不仅会导致文化的枯竭,还会导致民族个性和人性价值的恐慌和失落。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如何为民间工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一个康的生态环境已成为了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对于部分学者提出的制度保障、建立博物馆等形式来保护民间工艺的措施,笔者认为固然不错,但文化的接受并不是静止、被动的,因此笔者认为只有让个体真心喜欢、欣赏以及认同本土文化才能保证民族传统艺术薪火相传。作为年龄最小的群体�D幼儿,其最易受到文化环境的影响,因此,要想使个体从小欣赏、认同本土文化,就必须为他们营造本土文化特色的环境,而教育则在其中扮演了重要作用,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教育的重要途径,教育者可以引导儿童与言语、线条、色彩、律动、造型等符号媒介的接触互动而实现文化的传递,这便需幼儿园课程承担起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任,而民间工艺与幼儿园课程的融合正好满足了这一需求。
民间工艺是最优秀的人类文化,是人类文化的积累,蕴含了丰富的教育价值,能够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笔者认为,民间工艺与幼儿园课程融合,对幼儿的教育作用具体体现如下:
1.民间工艺所蕴含的达观精神有利于培养幼儿开朗乐观的性格。民间工艺中处处表达了民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体现了他们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不管物质多么匮乏,生活多么艰苦,劳动群众总是真挚欢欣地制作出表达他们理想的作品,可以说,对幸福生活、对真善美的追求是贯彻民间工艺的永恒主题,如民间年画往往以丰收、快乐、幸福、平安为主题,表达了人们对红红火火日子的追求;传统的中国结编织成左右对称、首尾相连、无始无终的结饰,象征着生命的连绵不断,意蕴着平安吉祥,表达了喜庆欢乐、团圆美满,体现了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幼儿通过与民间艺术的接触,必然会受到其积极向上、豁达、阳光的精神所感染。
2.民间工艺中所寄予的真挚感情能润泽幼儿的心灵。情感民间工艺的灵魂,民间工艺则是情感表达的重要媒介,如外婆亲手为外孙做的虎头帽、虎头鞋则表达了对孩子茁壮成长、无病无灾的殷殷希望,母亲送给出嫁女儿的福本子则表达了对女儿未来幸福生活的美好祝愿。因此,民间工艺不仅仅是技巧和形式,更体现了民间社会的整体氛围,人们可通过感知、联想、理解去领悟其中的“意味”,一旦这种“意味”以适当的方式被幼儿所领会,则必然润泽幼儿心灵。
3.民间工艺蕴含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有利于幼儿树立合理的科学态度。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处处显现着“道法自然”的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民间工艺的造物技术与理念充分体现了人对自然尊崇与顺应,彰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应引导幼儿接触自然,感受自然的奥妙与美,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认识兴趣,帮助幼儿认识自然环境,使其初步了解生活与自然的关系。民间艺术正好架起了自然与幼儿之间的桥梁,以其生动活泼的形象使幼儿在与其接触中不知不觉受到教育,不知不觉受到其中所体现的人与自然观念的熏陶。 4.民间工艺作为一门装饰艺术,有助于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民间工艺的装饰直接源于原始艺术,其造型具有简练、古朴、概括的特点,其中蕴含了节奏美、对称美、色彩美、造型美,幼儿通过对民间工艺的欣赏和创造从感官到全身都能体验到审美愉悦感进而丰富敏锐其审美感。
5.民间工艺的创作有助于锻炼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民间工艺是广大民众的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民众慧心巧工的体现,其造物思维具有浪漫主义色彩,这与幼儿喜欢想象、不受常规限制的天性是相吻合的,为幼儿提供了广阔的想象和思维空间。民间工艺融入幼儿园课程,不仅能够培养孩子“心灵”,还能培养孩子“手巧”。民间工艺是纯手工地将原始材料加工成成品的过程,充满了人性的温度和情感,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双手会越来越灵活,动作技巧越来越丰富,从而使自己动手能力得到了锻炼。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笔者在探讨民间工艺对幼儿的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的基础上,结合工作实际,积极探索民间工艺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实施方案。美国教育学家泰勒认为课程的开发包括四个阶段,即确定目标,选择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笔者参照这一理论确立了课程目标,以剪纸为例,认为幼儿园中剪纸课程的目标旨在让孩子在接触民间剪纸过程中感受中国文化独特魅力,激发他们对剪纸艺术的喜爱,并能够在创作中体验到成功和快乐。围绕这个目标,笔者为幼儿园中班儿童设计出了“有趣的对称”的活动内容。在活动开始,笔者逐一向幼儿展示蝴蝶、叶子等各种对称的剪纸图案,在展示的过程中笔者先将一幅图的左边遮挡起来,让幼儿观察右边的图案,然后又将左边揭起遮起右边,让幼儿继续仔细观察,幼儿通过观察图片能够发现图案的左边和右边是相同的。随后,笔者通过设置问题“左右两边一样的图形是如何剪出来的”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动手的欲望。接下来,笔者将剪刀和纸发给幼儿,让他们开动脑筋,尝试着剪一剪。通过笔者的引导,孩子的尝试,中班幼儿发现了将纸折叠可以剪出对称图案的方法。最后,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去剪一些自己喜欢的对称图案。活动结束后,笔者认真对自己的教学进行了反思,认为基本达到了活动之前设置的目标,同时让幼儿探索剪出对称图案和方法,还锻炼了儿童的思维,培养了他们探索的精神。
当然,笔者在探索民间工艺与幼儿园课程融合时,绝不仅仅局限于剪纸,笔者还积极探索将陶艺、皮影等民间艺术融入幼儿园课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积累了一些经验,对民间工艺的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同时,我们也深刻地认识到民间工艺融入幼儿园课程是一个艰难的摸索过程,我们将继续前行,探索实现民间工艺对幼儿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郭玮.基于蒙古族文化的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2008.
[2]胡鹏.云南民族民间工艺品多媒体库创建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硕士学位,2005.
[3]李纶.云南民族民间工艺的美学特征[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3).
【民间工艺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