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学前之道
自主游戏是幼儿探索周围世界、促进自我学习发展的最重要的途径。幼儿对游戏的规则、内容、方式都有自己的选择权,具有多样性、主体性、趣味性、生成性等特点。
然而,多数教师简单地把自主游戏当成幼儿自己的游戏,在幼儿自主游戏时,师幼互动“缺位”或缺乏有效的师幼互动,导致幼儿的自主游戏变成毫无目的、浅尝辄止的“放羊式”游戏。事实上,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对幼儿在自主游戏中的发展有支持、引导、帮助、激励和促进作用,建构积极有效且良好的师幼互动对幼儿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实践意义。
自主游戏中可能
存在的师幼互动现状
1. 消极疏离
很多教师认为,自主游戏是幼儿自己的游戏,要给幼儿最大的自主选择、自主进行游戏的空间,误认为自主游戏中教师不需要参与指导,教师不应该介入或参与其中。
正是基于维护幼儿主体性的观念,导致很多教师在幼儿自主游戏时,变成了一个消极的旁观者,一味地让自主游戏变成“放羊式”游戏,缺乏有效的师幼互动。
比如,在户外活动时,幼儿尝试搭建碉堡,在寻找搭建材料时遇到了困难,事实上,教师对自主游戏开展的理念应该是幼儿在前,教师在后。教师在师幼互动时,既要充分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也要用积极的情感去观察幼儿,做到主动到场,与幼儿产生情感联结。
2. 地位失衡
另外一种极端是教师把自己放在了教育的中央,认为自主游戏也应该是由教师指定游戏规则、内容、方式,过度主观,对幼儿自主游戏进行高度高控,忽略了自主游戏中幼儿的主体地位,变成了“我为幼儿做主”。
这种情况下,教师从自己的主观意识出发,变成了游戏的支配者,只是为了互动而互动,教师用语言、表情或情绪态度严格指示并把控着游戏的进展,幼儿被动回应或遵守的师幼互动模式,导致幼儿的兴趣和需求不会被真正的看见、听见,幼儿的主体地位缺失,自主游戏失去意义。
3. 支持无效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通常情况下,即便是很会游戏的儿童,也因为原有经验水平,在游戏时遇到困难和瓶颈。这时候,教师的有效支持显得尤为重要。
很多老师在幼儿自主游戏时,能做到积极观察,却在幼儿需要支持时,不知道如何互动,或者不能及时支持,或者简单粗暴地直接给出解决方案。实际上,如果一些游戏困难的幼儿如果没有得到教师及时的支持,很可能会一直限于重复性的困难模式中而无法加入游戏和享受游戏,无法在游戏中学习发展经验和能力,因而流失掉许多学习机会。
自主游戏中的师幼互动策略
(一)转变观念,尊重幼儿在自主游戏中的主体地位
所谓自主,就是幼儿从内心真正渴望、需要而发起的游戏。孩子是天生的游戏者,他们知道玩儿什么,怎么玩儿,和谁玩儿。教师一定要尊重幼儿游戏的天性。首先要尊重接纳。
在自主游戏中,教师要做到的是转变观念,在师幼互动之前,要把幼儿放在游戏的中央,思孩子所思,想孩子所想。尊重每一个幼儿的个性、需求及发展。用心去思考、去观察幼儿的兴趣点在哪里,幼儿需要什么,幼儿下一步要往哪一步发展。
比如,当大多数幼儿参与某种游戏时,有一名幼儿跟老师说,自己不想玩儿这个游戏,想去旁边的“做实验”。
这时候,老师是劝说这名幼儿加入大多数人的游戏,还是允许这名幼儿自主选择?以儿童为本的老师,会轻轻蹲下来,倾听询问这名幼儿的想法,并充分尊重幼儿选择,并为其提供材料和空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其次要积极关注。当幼儿进行自主游戏时,教师要积极关注幼儿、倾听幼儿,采用适宜的方式去支持和鼓励幼儿。
积极关注从情感上会为幼儿营造一种轻松的、温馨的、有安全感和信任感的氛围。教师的积极关注体现再肢体语言中,是温暖的微笑、鼓励的眼神、点头等,幼儿在这样良好的师幼关系中,能进一步放松勇敢地去游戏。
同时,积极关注也让会教师更加细致的、多维度的观察幼儿,适时发现介入的时机,在某些关键的发展节点上“推波助澜”,让幼儿从单纯的“模仿”走向趣味的“探索”,从枯燥的“被动”走向积极的“主动”,从浅层的“参与”走向深度的“体验”,进一步激发幼儿的游戏天性,让幼儿成为游戏的主人、教育的主人。
(二)创设环境,为幼儿提供自主游戏的环境氛围
自主游戏是以幼儿为主体,将游戏的自主权和主动权交还给幼儿,给幼儿构建一个自主、自由、安全的游戏环境,促使幼儿在自主探索、不断挑战中,体验快乐、获得知识、积累经验。
1、丰富自主的物质环境
这种自主的物质环境,包括空间结构、材料投放、流程设置等等。自主游戏的环境应该是开放的、多样的、自主的。教师要充分了解不同年龄段幼儿对环境和材料的不同需求,比如小班幼儿,应该为其提供温馨的、有归属感和家的氛围的环境;中班幼儿应该为其提供多样的、易于合作的环境材料;大班幼儿应该为其提供更具挑战的、丰富的、层次多样的材料。
2、安全归属的精神环境
幼儿的身心发展处于非常敏感的阶段,当周围环境是安全的、温馨的、充满爱意的,幼儿与教师之间,就会形成更加积极的强纽带关系。在安全的、有归属感的精神环境下,自主游戏中的幼儿能更加勇敢积极地去冒险、探索、发现,获得成就感、胜任感。从而形成自主的学习习惯,影响其一生的发展。教师要无条件积极关注每一位幼儿,每天一个拥抱、一个问候、一句鼓励都会让幼儿感受到被爱、被重视、被认可。只有这样,师幼互动才能真正做到有的放矢,才能真正地让幼儿沉浸在自主游戏中,获得充足的发展。
3、深度支持,促进幼儿在自主游戏中的学习发展
深度的学习支持一直是师幼互动的难点和痛点。通常情况下,师幼互动更多地发生在有组织的教学活动中。然而,师幼互动是贯穿于一日生活的方方面面、弥散在幼儿园的角角落落。在自主游戏中,教师是否能有效促进幼儿发展是核心要素。在幼儿进行自主游戏时,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发现、识别分析、回应策略三步曲。
观察发现:这一步首先要明确观察的目的,发现幼儿正在做什么、说什么、在哪里做、用了什么材料以及和谁一起做的真实现场和信息。同时要持续做观察追踪,及时记录下来幼儿的话语、动作、情绪等,必要时候,利用口袋相机、gopro等技术工具作为观察辅助,真实记录下幼儿在自主游戏中的信息,以便于敏锐的识别分析幼儿。
识别分析:这一步需要教师有足够深厚的专业积累,能读懂幼儿,能识别出幼儿对什么真正感兴趣、幼儿为什么会选择这样的材料而不是那样的材料、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互动对话意味着什么、幼儿现有的游戏水平在哪个层面、幼儿的最近发展区等等。特别是在自主游戏中,幼儿与幼儿之间经常会发生冲突。这时候老师该如何去识别分析背后的原因,从而采取适宜的解决冲突的策略。
回应策略:这一步最考验教师的专业功力。在细心观察和正确识别分析幼儿的需求后,教师首先要找到一个适宜的介入时机,由于自主游戏是幼儿自主发起、进行的游戏,因此教师在在尊重幼儿自主的前提下,在识别的游戏需要教师支持的时机下,循序渐进地展开引导,比如为幼儿提供合适的材料,向幼儿提出高阶问题、设定新的任务驱动、支持幼儿向同伴学习、引导幼儿学会学习等等,来深度支持幼儿的学习。比如,幼儿进行自主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要多问“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学会因地制宜,将幼儿前期经验与当下游戏结合,通过不断的来回交流和坚持提问,让幼儿解释其游戏的思考过程。同时,为了让幼儿在语言上有更好的发展,教师可以通过自我及平行式谈话,通过语言描述自己或者幼儿的行为,也要多采用高级的、多样性的词汇,从而让幼儿在自主游戏中扩充语言发展。
自主游戏作为幼儿学习发展的最重要途径之一,其呈现出全方位、不断变化的特点,在这样的活动场景中,教师要因时因地、因人因景地进行观察记录、识别分析、对话支持,为幼儿注入发展的动力。在自主游戏中,老师要转变观念,面向全体幼儿,尊重个体差异,看见幼儿的需求,有意识地关注幼儿,敏感地关注幼儿,适时介入发起互动,或积极回应幼儿发起的互动,从而真正将师幼互动常态化落脚到自主游戏中,与幼儿构建平等、和谐、有效的师幼关系,有效促进幼儿学习发展。
原文源自:师幼互动公众号
更多“专家论道、直播资讯、写作技巧、幼小衔接”等内容
请关注我们共建幼教学习社区
●刘占兰:《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引领学前教育踏上质量提升的新征程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学前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