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话题
点击蓝字,关注学前之道
追随孩子的脚步
读懂孩子的语言
孩子,是由一百种组成的
孩子有一百种语言,一百个想法
一百种思考、游戏、说话的方式
一百种倾听、惊奇、爱的方式
一百种世界
等着孩子去挖掘、创造与梦想……
剖析指南&聚焦实际
《评估指南》包括总体要求、评估内容、评估方式、组织实施等四方面内容。以下就教育过程中师幼互动的7条内容做一一解读。
探表征&走进儿童
针对“什么是幼儿表征?”谈谈自己的想法。
“幼儿通过语言、动作、符号、建构等形式来表达自己游戏中的感受、经验、思想和情感。”
“幼儿表征就是孩子把自己观察到的,感受到的,用绘画的形式记录下来。”
析表征&发现儿童
主题活动板块的内容记录着幼儿活动开展的痕迹,记录着幼儿的问题与探索,让幼儿的一百种语言“发声”。
游戏活动的板块中呈现了幼儿在游戏前、游戏中、游戏后的思考,以及幼儿多次探究的足迹。
在我们的生活活动中也处处的体现了幼儿的表征痕迹,促进幼儿与班级环境的互动,让幼儿在表征中成长。
学习活动的板块中也呈现了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活动延伸等的思考探究的表征体现。如:幼儿的故事续编,活动后拓展问题。
通过“幼儿表征的特点”、“幼儿表征的运用”及“多种策略促表征”等多方面的实际案例分析,捕捉幼儿的兴趣点、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看到幼儿的个别差异、发现幼儿的问题。
研表征&梳理策略
不同年龄段幼儿发展水平不同,我们应该如何帮助本班幼儿提升多元表征的能力呢?老师们围绕这一困惑展开研讨。
儿童的表征,于幼儿,是思维的表达,于教师,是支持的依据。通过幼儿表征的研讨活动,老师们更好地理解幼儿,读懂幼儿,从而支持幼儿发展,探寻下一阶段性的幼儿表征!
针对孩子的表征,每位老师用《指南》里的其中1条目标来对照表征进行分析;理解了幼儿表达表征的内容与价值,做好一对一倾听和真实记录;正确处理了表征与幼儿一日生活的关系,充分发挥表征记录的作用。
我们相信,儿童是天生的的学习者,有自己的思想,无时无刻不在用自己的思想探究表达对世界的认识。我们将继续深研幼儿表征,静静倾听、回应和记录,慢慢走进孩子们的内心世界,更加全面地了解他们的情感和需要,为他们提供更加有效的支持与帮助。
幼儿的表征,
它是真实的、生动的、有情节的,
更是属于孩子们的。
当我们轻轻俯下身,
倾听、观察孩子们的童言趣语,
一个个故事活灵活现。
更多“专家论道、直播资讯、写作技巧、幼小衔接”等内容
请关注我们共建幼教学习社区
●刘占兰:《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引领学前教育踏上质量提升的新征程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学前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