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号到达北京的夜晚已经感到有点冻手的冷了,出了车站,抬头看到大朵的云让我们很意外,这几天应该是不错的天气。 7号一早我们赶到位于北京昌平区沙河镇的日日新学堂,当司机找到学校的门口的时候脱口说:我怎么也猜不到这是幼儿园啊!
日日新学堂占地150亩,10万平方米,与其说是学校,不如说是大果园,从幼儿园到初中都在果园里,没有正儿八经的围墙,连几个入口的园名都只是字,是打印出来的字贴在护栏上的。放眼望过去,满眼的果树,虽然冬天树叶已落掉了,但是我们还是很惊叹,从春天开始,孩子们该多享受这一眼看不到头的果树们啊! 而眼前一排红色的砖墙就卧在这些树木里面。说来裸露的红色的砖墙在校园建筑中不常见,但是这样看似粗糙但是浑厚而质朴的建筑墙体已经在用自己的建筑语言告诉我这里大概是怎样的一所学校了。
我们先进入的是小学和初中用的一处建筑,入口小小的门厅里正进行初中年级美术作品展,这里全透明的顶最大的收进了阳光,进来后两侧开放的连廊也将这里的空间引向外面。孩子们的作品在这里展出,没有高档的装修,没有新奇的构造,孩子们的作品让这个质朴的空间如此高雅。
我正在想找个好角度记录这里,旁边迎来一位热情洋溢的人,他的热情就像他的大胡子,会给人非常深的印象。这位是日日新学堂的创始人之一的王晓峰老师。关于日日新学堂的由来的前后经过网上已有不少介绍,基本上是初始的几位创办人在为自己的孩子寻找学校的过程中,无法对当下大部分应试教育妥协,于是自己创办的一所学校。
王老师将我们带到幼儿园,一座白色的纯净的建筑在不远处,边上就是一处面积不小的水塘,小小个门口边上挂着日日新学堂。走进幼儿园,一如外面的纯净。墙面上有些规整的张贴板,上面有很多孩子们的介绍和作品。 我们在整体参观前,张冬青老师、王晓峰老师和负责日常的徐老师在准备好的一处供大家探讨的办公室中为我们大概介绍人这里的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和老师们的探索。在这个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一幅字,是日日新颂,也是园歌,是张冬青老师谱的曲。王老师为我们唱了一遍,悠悠的曲声唤醒着我们对古诗词的念想。
目前日日新幼儿园有70多个孩子,分为两个小班一个中班和三个大班,这些班级门口的名字很有意思,用木板刻着天萌、开蒙、慧蒙等名字。王老师说:小班用的是萌字,中大班用的是蒙字。 室内朴实无华,简洁明亮,孩子们阳光自信,一些对我们这群突然冒出的大人很是好奇,自然的上前来询问我们一些问题,和老师他们也是如此,相处自信自然。
每日早上的户外活动中,除了常见的自由游戏活动,四岁以上的孩子们就可以跟着专业的武术老师学习武术课了。 在外面,水面已结冰,我们冻的缩手缩脚。而几位武术老师精气十足,展示着十分有力的动作,孩子们自然也精气十足,跟随老师和动作的呐喊非常有力量,一如我在九月份在日本的红莲幼儿园看到的那些锻炼的孩子们,这股精神竟无两样。 除了武术的练习,五岁以上的孩子还有每日十五分钟的像三字经的经典诵读,可惜没能听到。
每日孩子们午睡前可以选两个绘本故事,老师们为他们讲完故事再睡觉,每日如此,这样的绘本汲取量已非常大了。 另外幼儿园还有自己的戏剧节,其中家长的全程参与也是家庭与幼儿园共同成长的非常好的切入口。孩子们一周有两次的出游,老师们会提前踩点,孩子们自己准备出游所需的物品。徐老师很自豪的说,孩子们在超市为自己买东西的时候,自己精打细算,自发的合作和很多策略让老师们很惊喜。
在幼儿园的门口有个十分简单的沙池,除了这里,其他地方都是铺着碎石子的地面,包括秋千架和其他游戏设备下面,孩子们玩的不亦乐乎。 我拍照不忘“偷听”,尽可能找机会记录下王晓峰老师向大家的介绍,在老师聘用上,现在园里的老师从大专学历到研究生学历都有,有学前专业也有非学前专业出身的老师,他说有时候一个眼神就可以毁掉一个孩子,关键是要找到爱孩子的人。老师会在与孩子们的相处与孩子们一起成长,不爱孩子,学前专业也好,高学历也好,他们都不会聘用。
更多专业分享请关注“三槐堂幼儿园空间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