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话题
大家好,暑假准备如何陪娃过呢?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添加童学馆小助手,
即可进入“PBL主题交流群“
注:如果已经添加小助手微信好友,可回复关键词【桌游】,小助手会在48小时内统一邀请大家进入陪玩社群~
除此之外,群内还会有:
-
陪玩资源包大量放出,和各种科学纪录片合辑每日推送; -
童学馆的作者和编辑入驻,解答大家关于PBL陪娃的各种问题; -
以及各种童书、玩具等福利活动。
别忘了
添加童学馆小助手,入群即可获得本文各种桌游打印资料哦!?? ?? ??
hello,大家好,我是毕方,之前在童学馆分享过不少,带娃在家探索的玩法:
正值暑假,今天分享一个不一样的——如何像游戏策划一样,带孩子设计一款桌游?
设计桌游?听着感觉很难的样子,对不对?我自己都不会,怎么带孩子做起来呢?
没关系的,家长会不会没有那么重要,跟孩子一起去拆解问题,一起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才更重要。
??图片来源:Unsplash,@Sigmund
那么,如何设置一款桌游呢?本周这个PBL玩法,会带着家长和孩子们,一步一步拆解问题,探究解决方案。
想要设计一款桌游,我们需要:
-
第一步,了解并体验不同的桌游,归纳总结;
-
第二步,尝试改造桌游的一些玩法;
-
第三步,尝试自己设计一款桌游。
考虑到不同年龄阶段的认知水平,本期内容建议:
-
3岁以下的小朋友只完成第一步即可;
-
3~8岁小朋友在家长指导下完成;
-
8岁以上小朋友,可尝试独立完成。
桌游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娱乐形式,也是电子游戏的原型。由于桌游往往需要多人共同游戏,且拥有丰富的实物配件,因此在亲子互动、聚会等熟人社交场合优于电子游戏,一些涉及触觉和嗅觉等感官因素的桌游目前也无法被电子游戏替代。
想要把游戏做得有趣、让更多人喜欢并加入你的游戏,可是有好多好多需要精心思考的内容呢。比如:
-
要怎么设计游戏规则?有分数的设定么?有游戏时间限制么?
-
游戏是单人的还是多人的呢?多人游戏是大家齐心协力合作取胜,还是相互竞争只有一个赢家呢?
-
游戏的背景故事和主题是什么呢?画面是什么样子的呢?
-
…..
在带孩子设计并制作一款桌面游戏前,当然要先带孩子,玩遍各类经典桌游。
第一天
认识配对游戏
材料包 :水果记忆匹配卡(3+)
下载方式 :入群后,小助手会直接提供下载链接
配对游戏是儿童桌游中最常见的,玩法很简单,就是找到两个一样或有关联的东西,类似连连看。
例如这款水果记忆匹配卡,共有12张水果插画卡和12张水果单词卡,把24张卡片洗混,扣在桌子上,翻开任意2张牌,如果这两张牌是同一种水果,就将牌拿走获得分数;如果不是就要将牌扣回去不得分,直到所有卡牌都配对完毕,游戏结束。
单人玩,可以不断刷新自己的用时记录。多人玩的话,可以比较谁用时更短,也可以共玩一套卡牌,最后看谁成功配对的卡牌更多。
跟孩子一起玩的时候,首先要跟孩子讲解游戏规则,让孩子真实玩几把。
然后,可以让孩子尝试复述玩法,讲给你或者教会其他人玩,确保孩子正确理解游戏规则。
接下来,可以跟孩子一起拆解这个配对游戏的3个要素,同时引导孩子尝试改造这个桌游;
1、玩法
通常也被称为游戏机制,即如何玩,怎么算赢;
2、主题
这个游戏选择的主题是水果,是不是可以换成其他主题,比如人体器官?是不是可以在水果主题的基本上,用颜色、汉字、英文单词来配对?
3、难度
通常也被称为游戏重度,这是游戏设计中的一个关键!虽然赢游戏的感觉很好,但太简单的游戏会让玩家感到无聊,太难的游戏会让玩家感到害怕、丧失兴趣或者压根没明白怎么玩。
改造难度,需要很多技巧。可以先跟孩子聊聊对这个游戏的难易度有何看法,如果觉得难,是觉得哪里难?是因为不认识单词?记不住卡牌上的信息?
孩子可能会给出各种各样的原因,我们可以针对这些原因提供一些改造建议。比如如果难点是24张卡牌记忆感到吃力,那可以尝试将卡牌数量减少。
相对的,如果孩子认为难度不够,我们也可以给出相应的修改意见,例如:将卡牌改为孩子刚刚学过还没有充分掌握的内容、增加牌的数量或给出更苛刻的获胜条件(比如要在40次翻牌内把卡牌匹配完毕,或者在翻出一对儿牌时正确读出单词才算成功配对等),来提高游戏的挑战性。
第一天· 拓展资料
围绕这个游戏,可以让孩子思考两个问题:
-
观察嗒宝的卡牌,卡牌上的图案大小一样吗?卡牌上不同的图案会用到相同的颜色么?这样设计有什么作用呢?(答:提升配对的难度)
-
如果想要降低或提高游戏的难度,你会怎么设计呢?(开放问题,可以来我们的社群参与讨论哦~)
第二天
认识骰子收集游戏
材料包 :彩虹拱门(2+)
下载方式 :入群后,小助手会直接提供下载链接
第二天,跟孩子一起来认识下桌游中最有代表性的配件——骰子。桌游中,骰子收集是一种常见的游戏形式。
游戏中骰子的每个点数(或印刷的图案)会对应不同的收集物,只有投出对应点数才可以进行收集,可以产生丰富的变化。
因为骰子游戏的胜负由运气主导,不需要太多思考和判断,往往被策略玩家称为“愚昧的骰子”。但也正是骰子的这个特征,最大程度地消除了不同智力水平玩家间的胜负差异,非常适合娱乐以及合家欢游戏。
比如,这个彩虹拱门游戏,骰子的6面分别对应彩虹的六种颜色,玩家轮流丢骰子,并将骰子对应颜色的橡皮泥贴在游戏版图上。
比如小朋友投出了1点,就可以把红色橡皮泥贴在游戏版图红色虚线的位置,妈妈投出4点,就可以把绿色橡皮泥贴在游戏版图绿色虚线的位置。
但是要注意,如果后面的玩家投出了已经出现过的点数,那就不能重复粘贴橡皮泥进行彩虹收集啦。最先完成彩虹拱门的玩家就会获得游戏胜利~
规则非常简单,2岁的宝宝都能玩,由于骰子的随机性,不到游戏结束都无法得知谁会获胜。
同样,跟孩子一起玩,先跟孩子讲解游戏规则,让孩子真实体验一下。
然后,可以跟孩子着重讲讲骰子的特性。比如:
-
观察一下骰子有几个面?
-
每个面分别印着什么?
-
试着投一投,每次会出现几个面?
-
每个面出现的可能性是一样的么?
感兴趣的话,可以让孩子投骰子并记录投出的点数,进行“统计”,并初步理解“概率”。
还可以考一考孩子,如果要让一颗骰子每个点数出现的概率不相同,要怎么设计呢?比如,是不是可以把骰子的多个面印上同一个点数等。
了解了骰子的特性后,接下来,就可以让孩子尝试理解一下“游戏平衡”和“惊喜”的重要性了。这里可以提一个小问题:玩彩虹拱门这个游戏时,两岁的小宝宝和成年人谁更容易获胜呢?
对于年龄稍大些的孩子,还可以讲一讲博彩及上瘾的危害。从本质上来讲,现在手机游戏中常见的抽皮肤、抽角色等都采用了赌博相似的原理让玩家沉迷。适当加入一些小惊喜可以让游戏更好玩,但不应过度。
最后,开始让孩子尝试对游戏进行改造吧!同第一天一样,可以让孩子从玩法、主题、难度中的一个或几个方面进行修改。
第二天· 拓展资料
骰子游戏都是不需要动脑的么?下面介绍一款适合4岁+的桌游——摇滚天团。
这是一款既简单又具备一定策略的骰子收集游戏,一共有5颗骰子和若干歌手卡,每张歌手卡上有一个数字代表这张卡牌的得分,还有若干个乐器图案。5颗骰子的每个面分印有不同的乐器图案。
游戏开始需要翻开3张歌手卡。第一位玩家投掷五个骰子,如果有骰子向上的面与翻开的歌手卡上需要乐器图案一致,玩家就可以用摇滚标记盖住歌手卡上对应的乐器图案。
如果集齐了某张歌手卡上的全部乐器图案就可以获得这张卡并取得相应得分。之后由下一位玩家投骰子、选卡牌。如果翻开的牌不足三种就从牌堆里翻开新的牌补上。
围绕这个游戏,我们也可以带领孩子思考两个问题:
-
观察上图的3张卡牌,上面的分数、乐器图案样式、数量是一样的么?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什么?(越难收集齐的卡牌分数越高)
-
这个游戏的策略体现在哪里呢?(可以选择自己要使用乐器图案及换取的歌手卡,并且玩家的选择会对其他玩家造成影响)
第三天
认识骰子棋盘游戏
材料包 :蛇梯棋(4+)、飞行棋(4+)、地产大亨(5+)
下载方式 :入群后,小助手会直接提供下载链接
听说骰子和版图很配!没错,早期的一些经典桌游往往由骰子与带格子的版图相结合。例如非常经典的蛇梯棋,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印度时期。
游戏规则也十分简单,玩家轮流投骰子并将自己的指示物从起点挪动对应的步数,如果正好走到了有梯子底部的格子,则可以顺着梯子爬到梯子顶部所在的格子;如果走到了有蛇头的格子,则被移动到蛇尾巴所在的格子。先抵达终点的玩家获得胜利。
现在的蛇梯棋固定有100个格子,上升下降全靠运气,玩起来相当锻炼逆商,从此告别玻璃心。
在这个游戏中,可以带孩子认识下列桌游设计因素:
1、配件
第一天介绍的匹配卡配件只有24张卡牌,彩虹拱门的配件有1个骰子和1彩虹版图,而蛇梯棋则拥有1张格子版图、1~2枚骰子及每个玩家1个的指示物。
游戏玩法需要依靠游戏配件来实现,有时配件的变化,可以给游戏带来全新的体验。例如下面这个立体蛇梯棋。
2、内容
我们可以在游戏中加入内容,来使之变得更有趣或者产生一定的教育意义。
比如可以在蛇梯棋的格子里填入一些难度适宜的算术题,如果走到这个格子就要进行计算,如果算错了就要退回原位。
??也可以把格子里的内容替换为汉字、拼音、单词等等
天气棋属于蛇梯棋的一个变形,彩虹桥就相当于“梯子”。
类似的骰子版图游戏还有飞行棋以及地产大亨。这两款游戏相信大家都玩过,就不详细介绍玩法啦。我们的素材包里提供了这两款游戏的设计模板,加入社群,即可获取资源。
??地产大亨经典版,虽然还是通过骰子进行游戏,
但在交易环节存在一定策略性。
体验过上述游戏后,可以跟孩子一起讨论:
-
立体的蛇梯棋比平面的好在哪里?(立体梯子、镂空棋盘及球形指示物的设计让上升和下落变得更加直观,提升了游戏的趣味性)
-
家中的玩具有没有可以作为配件融入游戏中的呢?(开放问题)
-
除了数学题,蛇梯棋里还可以加入哪些内容和玩法呢?(例如可以加入一个抽卡答题的规则,并制作一些问题卡,随机抽取进行问题回答,或加入一些类似地产大亨事件卡的玩法让游戏体验变得更丰富等)
第四天
认识纸笔游戏
材料包 :井字棋(3+)、消圆圈(4+)
配件可以让游戏体验变得更好,但并不意味着游戏必须依赖配件。一个经典的游戏玩法,往往通过最基本的工具就能开玩。
例如大家都玩过的井字棋,只需要在纸上画出格子,就可以进行游戏,如果没有纸,拿树枝在地上画都能玩,简直不要太方便。
??井字棋加上甜甜圈主题,这个美术设计非常受女生欢迎。
消圆圈游戏需要先在纸上画出一些小圆圈排列成金字塔形,一次可以用直线消除1到3个圆圈,划掉最后一个圆圈的人就输了,这个游戏有一定的策略性,可以重复玩很多次。
FOXmind的灭鼠先锋游戏实际上采用了相似的规则,但提供了硅胶棋盘,玩家轮流用手指把棋盘上凸起的圆圈按下去,按下最后一个圆圈的人输。这个棋盘还有多种玩法。
游戏体验过后,可以跟孩子一起讨论两个开放问题:
-
这个两个非常简易的纸笔游戏好玩么?你还知道其他用纸笔就可以玩的小游戏么?
-
你认为一个游戏的玩法、内容、配件和美术设计哪个更重要呢?
第五天
设计一款受欢迎的游戏
经过前四天的游戏体验是不是对游戏设计找到点感觉了?
事实上我们所玩到的每款游戏中,那些让人喜爱、感动、印象深刻或希望不断玩下去的要素,都是游戏策划人员精心设计的结果。
当开始准备制作游戏,小朋友们首先需要研究的就是,游戏中的哪些要素会让人感到无聊、哪些要素能让人感到有趣,并尽量在游戏设计中避开无聊的部分,加入有趣的部分。
第一步 ,跟孩子一起完成了一个非常原始简易的用户调研,8岁以上的孩子可以尝试独立完成,还有余力可以尝试让更多人参与问题回答
帮小朋友回忆一下曾经玩过的游戏,不限于桌面游戏、电子游戏、运动游戏、过家家等各种形式,引导小朋友说一说自己喜欢哪些游戏,再说说这个游戏具体哪些部分让你感到有趣。
这时小朋友提供的信息可能非常抽象,比如我觉得这个游戏特别好玩、这个游戏很有意思等等非常概括地回答,可以通过提问来引导小朋友进一步描述他们喜爱的游戏细节,并协助提炼关键要素,比如询问小朋友:
-
你觉得哪里最好玩呢?是这个游戏的玩法么?这个游戏的玩法跟其他的有什么不同呢?
-
你最喜欢这个游戏的哪个点?是设计吗?是主题吗?
-
…
通过不断深入询问,可以让孩子进行深度思考,并且组织语言去描述关键的信息,比如:
-
我很喜欢这个游戏的玩法,因为可以和朋友比赛(竞争游戏);
-
我最喜欢这个游戏的任务卡,写的特别搞笑(内容搞笑);
-
我喜欢这个游戏是因为里面的公主有很多漂亮的裙子(换装,公主风格插画);
-
….
如果是跟小朋友共同玩过的游戏,可以聊一聊自己的想法,有条件的话还可以请孩子问一问自己的朋友,并帮助孩子把这些让大家觉得有趣的游戏要点记录下来。同样,如果有感觉无聊的游戏内容也可以记录下来,这也有助于后续的游戏设计。
这样咱们就完成一个简单的用户调研,然后将比较接近的回答归类,看看哪些要素被提及的较多,在后续的游戏设计中可以参考这些调研结果。
第二步 ,是游戏规则的设定。
可以先从模仿开始,套用曾经玩过的游戏或者前四天介绍过的小游戏。这个游戏要怎么玩?胜利的条件是什么?这样设计平衡么?难度合适么?
在这个阶段我们还需要确认游戏的配件,这个游戏需要用到卡牌、骰子、版图等配件么?分别需要多少个呢?配件上分别有哪些信息?这时我们可以先用白纸简单地做一套配件,这套配件一般被称为手板,也就是用于测试的样品。
第三步 ,是对设计的游戏进行测试。
可以邀请父母或好友共同体验游戏。
首先讲解游戏规则,如果大家无法正确理解,最好将规则调整得更加简明易懂。
接下来就是试玩,在试玩的过程中收集大家的意见建议,发现设计不合理、不好玩或太难的部分并进行修改。
提前恭喜!小朋友的(可能是第一款)原创游戏即将完成啦!现在这个游戏与超级大作之间的距离可能只差一点点美术设计了,相信这难不倒咱们的小设计师,用画笔、贴纸、打印机等一系列工具给你的游戏做个有趣的美术设计吧!
周末两天
开放式探索项目
最后,我留一个开放式作业:
好了,最后祝大家玩得愉快!
Q:喜欢今天的分享吗?后续还想看到那些主题分享呢?
作者 |毕方,玩具项目经理,十项全能选手,备受老人小孩喜爱
编辑 | 林乙乙,一个3岁男孩的妈妈,不鸡不卷,只想带娃嘻嘻哈哈浪世界。
-
简单又美腻的宅家小手工,第一个就把女儿迷住了!
-
这个简单的柜子,居然包办了我家娃的早教!
-
一口气挖出5个神仙手工网站,可我把牛气坏了!
-
自从做了水草缸,孩子每天快乐得像个龙王!(内含福利)
-
免费打印做的Lapbook翻翻书,竟然能让孩子嘚瑟这么久!
|作 者 招 募 & 投稿|
后台回复“投稿”,查看详情
投稿邮箱:Kids@guokr.com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果壳亲子Guo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