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艳阳下的那缕清风
随着我省课程游戏化的热潮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实施,一线教师在带班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疑惑:幼儿的核心经验是什么?如何切合实际的设计主题活动?如何让幼儿更自主地游戏?带着这些疑惑,横扇幼儿园的潘学琴和钱一凡老师参加了由苏州幼师主办的“2018苏州市幼儿园骨干教师高级研修培训班”,在为期五天的培训中,两位老师就自己在带班过程中的疑惑进行了再次深刻的反思,进一步明确了正确的儿童观和教师观。
7月5日上午:苏州幼儿高等师范杨俐老师就开班进行了简短的说明。之后,江苏省幼教特级教师陈建华为学员们进行了一场《核心经验与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设计》的讲座。核心经验是当下教育的热词,陈老师以核心经验来深入分析教材,合理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在强调理论的同时又用详细的例子加以理论的分析和说明,让学员们受益匪浅。
7月5日下午:吴江区实验小学幼儿园肖菊红园长就《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实践与思考》和学员们进行了详细的分享活动,肖园长以“爱德求真”的课程理念入手,详细介绍了实验幼儿园从2000年至今的一些探索和实践,同时,也证实了学会用儿童的视角理解儿童和用专业的教育理念渗透在区域游戏中,这样才能让幼儿更好的游戏。
7月6日上午:常熟理工学院苗雪红教授向大家进行了《学习、思考、实践—幼儿艺术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的分享。苗教授从一些直观的视频和照片与学员们分享了艺术教育中幼儿习得的学习经验,同时也让学员们身临其境的感受到儿童艺术教育的前提即是儿童的艺术本能,而非教师强加给他们的模仿。
7月6日下午: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学前教育系主任郭良菁教授向学员们分享了“用《指南》的眼光理解儿童的表现”。郭教授同样用视频和照片的形式让学员们更进一步的贴紧《指南》,同时转换儿童思维,更好的理解儿童某时刻的表现。
7月7日上午:苏州市高新区幼教教研员傅萸老师就《幼儿园班级管理与有效沟通》向学员们分享了班级管理的一些有效策略,尤其是沟通的技巧,让学员们重新审视自己,做一个全面发展的好老师;同时还让老师们参与讲座中,更加直观和生动。
7月7日下午:无锡市滨湖区教育研究发展中心张皎红老师向学员们介绍了《让班级一日生活彰显游戏精神》。张老师用图片和视频的为例,让学员们直观感受到了班级文化体现游戏精神。
7月8日上午:苏州科技大学教育与公共管理学院学前教育系主任辛宏伟博士向学员们分享了“《指南》背景下幼儿园的早期阅读活动”,辛教授以《指南》为线索,从神经语言学和心理学角度阐述了语言对于幼儿的重要作用。
7月8日下午:江苏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刘剑眉教授向学员们介绍了《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教研活动案例解析》,刘教授分别从儿童教育观、张雪门教育思想和教研活动案例三个大点解读了当前教研活动所需要的扎实性和充实性。
7月9日上午:无锡市育江实验幼儿园王瑜园长向学员们分享了《课程游戏化理念下自主性角色游戏的组织和实施》,王园长以育江幼儿园开展的游戏为例,向我们分享了他们在实施过程中的一些经验,让学员们收获颇多。
7月9日下午:南京师范大学原晋霞博士向我们分享了《幼儿园主题活动设计》,在讲座开始前,原博士让学员们先设计主题活动,而后用理论论证学员们在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而让学员们更进一步改进在开展主题活动中出现的问题。
附:培训心得:
用心发现,用爱传递
–“苏州市幼儿园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培训有感
苏州市吴江区横扇幼儿园 潘学琴
伴着酷暑,我和钱老师参加了为期五天的培训,在五天集中的培训中,让我感触最大的是:每一位专家的讲座都是精心准备,他们没有理论的泛泛而谈,都是通过图片、视频、举例、互动这样的方式让我们亲身感受,从而更好地理解。
一、幼儿“核心经验”的再次思考
伴随着课程游戏化精神推进的这几年来,我越来越发现儿童的“伟大”–他们时不时会带给我惊喜、变化和感动。还记得今年六月的毕业班,孩子们偷偷塞给我一张小小的贺卡、一个小小的爱心、一句暖心的话儿,或者拉拉我的手、靠在我的身上,原来,这些都是孩子们在乎我的表现。做一个有心的发现者、观察者,这不正是我们需要的吗?通过本次培训,也让我更加明示了幼儿的核心经验,是应该让幼儿获得的经验,而不是教师强加的。
二、班级主题活动的深入思考
对于主题活动,我们正在做,可以说是边做边学。而我们对于主题活动的选择往往很难判断,浅显的认为幼儿喜欢的则是主题活动,而实际上,在确定一个主题活动前,教师应该做足功课,要建立足够的资源包,与此相关的一切都必须做好心中有数;在主题开展中,幼儿可能不会跟着你设定好的主题活动和内容走,那么就需要考验教师的判断能力了,同时鼓励幼儿积极探究,也需要围绕幼儿的核心经验;在主题结束时,教师则需要做一个善于总结和归纳的记录者。
三、有效沟通的重要性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班级管理一直伴随着我:与家长的沟通、与老师的沟通和与幼儿的沟通,这些都属于班级管理的范畴。在管理的过程中,我们可能携带自己的个人情绪和主观意识进行判断和想当然,傅老师告诉我们:这样的沟通和管理都是无效的。而当一些矛盾和冲突发生时,你越是能冷静的思考、正确的对待、换角度思考,才能心平气和的解决。是呀,与人相处之道,既时一门知识也是一种艺术的体现。
四、“游戏精神”的实力彰显
游戏精神与课程是两者结合的,而游戏精神又是课程的实力体现。在课程中体现游戏精神,是要让幼儿园的课程更加适合幼儿,主动、丰富、有趣、有效地促进幼儿获得新的经验。这不正是课程游戏化的实质吗?在一日生活的班级生活中,我们也要尽可能地体验游戏精神,营造游戏环境,以此让幼儿回归童年。
五天的培训虽然结束了,但各位专家老师的理论、视频、照片和互动却能让我思考很久,在下学期的工作中,我将修正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珍视与幼儿的游戏互动,让游戏真正成为儿童获取经验的良好途径。用肖菊红园长的一句话来说:“选择适合自己脚的鞋,走适合自己走的路。”所有的一切,都必须经过实践和体验,得以论证。
游戏精神闪烁幼儿一日生活
—2018年骨干教师培训有感
苏州市吴江区横扇幼儿园 钱一凡
常说一日生活皆课程,课程游戏化的提出,是不是就是要将幼儿的一日生活都贯穿着游戏化的精神呢?那彰显着游戏精神的幼儿园一日生活,又该如何达成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参加了此次培训,在培训中,我渐渐触摸到了问题的答案。
提倡课程游戏化,就是期望并努力达成让幼儿园课程更适合幼儿,更生动,更丰富,更有趣,更有效地促进幼儿获得新的经验。幼儿在园内参与生活活动、教学活动、游戏活动、户外体育活动、自由活动、入园(离园)活动等活动,将以上活动统合就是幼儿的一日生活。一日生活皆课程,在各个活动中幼儿收获多种多样的经验与技能,这些经验与技能的发展在幼儿外在表现出来就是幼儿在幼儿园的成长。因此,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应该彰显游戏精神,而游戏精神也会使幼儿园一日生活在幼儿成长中熠熠生辉。
《指南》明确指出“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而不应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健康、语言、社会、科学、五大领域的目标并不单一指向某一种幼儿活动的场地或方式,幼儿达成该年龄段的某一领域目标,往往需要各种活动的协调配合。教师达成游戏精神贯穿幼儿一日生活,就要求每一项活动教师都要本着游戏精神进行,简而言之,我们需要从儿童的视角及专业教育的视角来观察幼儿,学会放手。
在各项活动中,教师应该做好观察者的角色,观察并记录下自然状态下幼儿在做什么、说什么;再基于幼儿视角思考幼儿为什么这样做、这样说,寻觅幼儿在活动中想什么;然后结合自身的教育理念与专业知识去解读幼儿的各种外在表现的根因及成长,对照着思考幼儿是否达成该年龄段目标,是否需要介入,包括直接指导与间接指导,如引导幼儿经验分享或是更新材料。在这之后并不是结束,而是新一轮的观察与反思,我们在放手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地收集幼儿的信息,让幼儿在自由、愉悦的各类活动中,达成教育目标。
当游戏精神贯穿幼儿园一日活动,当幼儿一日活动的全部时空都弥漫自由、自主、愉悦、创造的游戏精神,游戏精神不再仅仅是贯穿而是闪烁幼儿生活,幼儿园真正成为幼儿自主达成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乐园。
长按识别二维码,了解更多精彩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