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视角下幼儿园主题课程的实践策略
一、确立以儿童发展为本的幼儿园主题课程理念
课程理念指引着课程的建构方向和建构原则,儿童视角下幼儿园主题课程的建构与实施应该本着儿童发展的理念。从个体的主体性来看,儿童就是儿童,他们有着区别于成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发展需求,并且是能够进行自我建构的主体。因此,幼儿园主题课程应该要顺应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承认并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关注幼儿的当下生活和现实需求。教师在建构和实施主题课程的过程中应该本着以儿童为本的目的,追求幼儿在知识、经验、能力等方面的协调发展,与幼儿进行充分且有效的互动。在课程的建构和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幼儿的生活世界,强调幼儿对课程内容的感受、体验、探究与创造。例如,在幼儿园组织的“我们的‘柿’界”主题活动中,幼儿围绕着幼儿园操场上的柿子树,兴致盎然地、自主地展开了一场“柿”界之旅。在课程的组织和建构过程中,教师请幼儿思考三个问题:我知道什么?我还想知道什么?我如何能知道?这种课程建构的方式就始终将幼儿置于课程的中央,将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和自主发展视为课程建构的根本动力。
二、以促进幼儿全面自主发展为准绳确立幼儿园主题课程目标
基于以儿童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幼儿园主题课程要让幼儿能够在源于自身经验的课程实践中能动地与周围的环境进行互动,促使幼儿在与环境的持续互动中不断进行自我建构并实现自主发展。在主题课程目标的设置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与个体差异,依据幼儿已有的经验水平为他们设置合理的最近发展区,通过合理引导幼儿的学习兴趣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让幼儿在丰富的课程实践活动中获得全面自主的发展。在制定课程目标之前,幼儿园教师要根据课程主题所关联的领域与核心经验考虑认知、情感与技能等目标之间的整合性。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该把握主题课程目标的过程性和动态性,要将幼儿的成长视为一个持续的过程。也就是说,课程目标设置的主要依据是幼儿的发展需要,而不是课程内容本身。
三、以幼儿日常生活为来源建构幼儿园主题课程内容
儿童视角下幼儿园主题课程的内容应该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幼儿的日常生活会产生很多话题,而这些话题都可以成为主题课程的内容来源,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根据生活中的话题来编织课程内容的网络图。例如,在中班的“拜访大树”主题活动中,教师就将不同的话题归入三个不同的网络图,并通过颜色的深浅来展示课程内容的演进脉络。活动之初,幼儿对上个主题活动“伞花朵朵开”中像伞一样的植物产生了好奇,他们觉得大树很像伞,便产生了探索树的需求。在教师的支持下,“拜访大树”的主题活动便应运而生。随着主题的展开,幼儿在课程实践中陆续生成了新的兴趣点或者发现了新的问题,新的活动主题也随之产生,主题课程的内容也从树进一步拓展到纸等诸多范畴。
四、基于主题课程特点丰富幼儿园主题课程实施方法
儿童视角下幼儿园主题课程的实施要充分考虑幼儿自身的经验和思维特点,并考虑教师的支持作用。在实施主题课程的过程中,教师要克服以往拼盘式的主题综合方式,从经验的有机整合入手选择合适的课程实施方法。教师要通过观察、倾听等方式来发掘幼儿的兴趣点,引导幼儿通过探究、交往、体验、反思等方式去生成新的课程主题。对于那些幼儿普遍感兴趣的大主题,教师当通过制定详细周密的计划引导幼儿开展持续探索;对于那些幼儿当下关注的小主题,教师就要及时予以满足。在具体的实践策略上,教师要充分采用游戏等契合幼儿学习特点的方式将课程内容融入不同的环节,如将主题活动融入一日生活、区域活动或者户外活动等,并强调幼儿在这些活动中的自 主探究。此外,幼儿园还要为儿童视角下主题课程的建构与实施提供有效的条件支持。例如,幼儿园要为 主题课程实践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投放丰富的材料、加强主题课程资源库建设、建立科学的课程评价 机制、强化家园共育等。总之,幼儿园要为主题课程的建构与实施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本文源自:学前教育研 2023 年第 5 期 (总第 341 期)
作者:董顺华,陕西省人民政府机关幼儿园;董雪菲,西安培华学院学前教育系
往期推荐
李季湄:园本教研需要教师“吃透儿童”
喜欢就点亮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