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教学,是幼儿园教育中比较困难的研究课题。我们对这一课题的关注和研究,是从1988年开始的。由于主要是围绕四个问题展开的,所以也可分为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反映了我们十年来的思考轨迹。
一、研究的最初阶段(1988~1990)
在这个阶段我们主要关注和力图研究解决的问题是:改变教师不愿进行欣赏活动和幼儿欣赏不起来的现象。
在这一阶段的研究中,心理学领域中已有的研究成果给我们提供了十分有用的理论知识。学习心理学告诉我们:个体在认识过程中开放的感知通道越多,个体对认识对象的体验就越细致、越丰富,理解也就越全面、越深刻。众所周知,一些成人已有了较多的唱歌、跳舞或奏乐的经验,在上述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感知、欣赏的能力,因此有可能进行仅仅只有听觉参与的欣赏活动。而幼儿只能更多地依靠外部可见的操作活动来感知、欣赏,特别是跟随做动作的方式,更是幼儿感知、理解的最自然、最重要的方式。
据此,我们针对不同年龄、不同水平的儿童和不同的作品,努力优化组合各种和非的活动经验,以深化和丰富儿童对的听觉经验。我们把这种教学思路称之为“多通道参与模式”。“参与”是让儿童尽可能多地在操弄的过程中欣赏:“多通道”即帮助儿童打开尽可能多的感知通道,不是在欣赏的过程中仅仅使用听觉,而是同时调动多种感官来丰富、强化所听到的内容。
“多通道参与模式”在部分幼儿园进行了推广后,课题组又以实验研究的方法,对实际效果进行了验证,结果令人鼓舞:教师、幼儿对欣赏活动的积极态度初步形成,并有效地提高了教师和幼儿感知、理解作品的能力。
二、第二阶段(1990~1992)
我们就“如何确立欣赏的教学目标”进行了研讨。如果说在这以前,我们对目标的关注还仅仅停留在感发展诸方面的话,那么在这一阶段,我们对欣赏活动目标的思考已涉及到了智力、情感、个性及社会性等幼儿心理发展的全部领域。
1.吸收教育学领域中已有的一些研究成果
(1)教育哲学中“整体的观念”和“系统的观念”给我们的启示是:儿童是一个整体,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儿童在实践活动过程中获得的经验也是一个整体。虽然在学术研究中,可以把审美经验与非审美经验、经验与美术、文学经验等分开进行研究。但是,在儿童的实际生活中,这些经验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的。因此,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绝不是人为地强加给各个学科教育的任务,而是教育向儿童提供的一切实践活动能够完成、而且应该完成的任务。
(2)教育目标分类学及课程目标建构研究也告诉我们:在教育的实践活动中,只有具体的目标才是教师可能把握住的,可能追求达成的和可能被检验证实的。
2.对欣赏教学目标的确立及提出的具体要求
(1)树立全面发展的目标观。设置目标应从感、一般智慧能力、情感、社会性等诸方面来综合考虑,以保证儿童发展的整体性;
(2)目标必须围绕活动的具体内容、程序和方法提出,使其能与之相匹配;
(3)目标必须针对教育对象的现有状况及发展需要提出,避免过高、过全,过低、过偏;
(4)目标必须用可观察的行为化的语言进行表达,教师应该随时观察、判断儿童的实际行为是否与目标相趋近,并及时正确地调控自己与儿童的行为,使活动朝既定目标的方向发展。
例如,让小班儿童欣赏一首段落上有明显强弱对比的乐曲,若将活动内容定为让儿童想象、创造性地模仿各种动物的动作,并随着表演和欣赏。这时活动目标中一般不应出现“发展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培养儿童对活动的兴趣”这类空洞的提法,而应代之为:“引导幼儿根据的强弱变化,想象自己是某种笨重的大动物或轻巧的小动物,用自己想出的动作跟随的强弱变化进行表演,并力争使所做的动作与他人不同”。“初步培养和同伴一起面对面进行表演的习惯,初步学习看着对方的眼睛与对方交流表情,并体验其中的愉快感觉”。
三、第三阶段(1992~1994)
我们主要关注和力图解决的是:欣赏教学活动中的情感教育问题。1990年,我们受“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情感表现的适度性”争论的启发,开始研究教师自身的情感素质及其对儿童参与活动的影响。有关心理学的研究认为: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共同的人生实践活动,它充满着人的活生生的情感。只有在师生之间建立起双向的情感沟通渠道,才能使教育活动不仅具有传递知识、培养个性的教育功能,而且具有使师生双方共同获得人生意义的积极体验,促进精神享受、精神发展和自我实现的功能。
情感教育方面的研究证明:教师个人的情感素质,是教育过程中情感教育水平高低的关键。教师个人的情感表露,能使学生受到熏陶,为之感动;被学生亲身地感受到、体验到、吸收消化,成为学生个体知识、信念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教师个人的情感能力与技巧,也是区分“效率高”和“效率低”的最重要的指标。
参考文献
1 朱子蔓.情感教育论纲[M].南京:南京出版社,1993
【浅谈幼儿园音乐教学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