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早上在接待小朋友的时候,发现有个小朋友穿得特别多,已经是3月天气了,上身棉袄加毛衣,下身也穿着厚厚的两条裤子,问她为什么要穿这么多,她的回答说是奶奶给穿得,她奶奶说:我家孩子体虚,不能少衣服的!看到老师在带领孩子们运动的时候,就发现她家孩子都不怎么爱动,当老师给她脱掉衣服之后,撒欢儿的小马似的跑得飞快,所以说有一种冷,叫做:“奶奶觉得冷”。俗话也说春天就是要捂的,穿多了热了会生病,穿少了,冷到了也会生病,那到底要怎么“捂”呢?
怎么春捂?
记住这些春捂指标
24—48小时
捂的最佳时机,是在气象台预报的冷空气到来之前的24——48小时,这样可以让身体提前有一个适应温度的准备期。
8℃
昼夜温差大于8℃是该捂的信号,重点捂头和颈与双脚。
15℃
捂与不捂的临界温度是15℃.当气温持续稳定在15℃以上时,就可以不捂了。
注意:“春捂”也得把握好度,并不是衣服穿得越多越好。衣物的增减,要视天气变化情况,自己的身体素质而定。捂过头,同样有害。
关于春捂的穿衣指南
穿衣准则一:竹笋式穿衣法
某日和朋友带着娃出去玩儿,几个小家伙没一会儿就玩疯了,看到孩子们热得满头大汗,我立马就给我家孩子脱衣服了,脱完外套就只剩下一层,对这个初春天气还是比较冷的,特别是当孩子们在阴凉的地方玩耍时,总是会担心他会冷到;再看朋友淡定地给孩子脱了一件,接着又是一件,整个玩耍过程中,加上小背心,她给孩子脱了三次衣服,对于这种剥竹笋似的穿着,将妈妈们惊呆了,问其原因,她一脸淡定的说,我小时候,妈妈就是这样给她们穿衣服的,她们姐俩很少因为穿衣服而生病,后来仔细一分析,这种剥笋式的穿着真的很实用的,给宝宝贴身多穿几层薄衣服,即便宝宝蹦跶一会出汗了,衣服也容易干。再者,不论热了还是冷了,穿脱衣服也方便。
穿衣准则二:出汗了,先等等
孩子出汗了之后不要马上给他减衣服,先用毛巾等将后背上的汗擦干,最好有隔汗巾的小朋友隔上汗巾,当然这也要视家长平时里带孩子的习惯而言了。
穿衣准则三:首选易穿脱的小马夹、小坎肩
不同于厚度的长袖毛衣会让孩子的手臂关节无法灵活活动屈伸,马甲背心即起到了保持背部,腹部的温暖效果,又不会过分束缚孩子的活动。
穿衣准则四:光腿睡觉
这里给大家支个招,晚上睡觉时上身穿透气性较好的棉质睡衣,下身穿着小内裤就可以了,如果下身也穿着裤子睡觉,孩子会觉得热会将腿蹬出被子外面,一旦腿蹬出来了,整个人就都晾在外面了,睡在旁边的大人等一觉睡醒,都不知道孩子凉拌多久了,我们又不可能整夜不睡觉就一直守着吧。所以建议试试光着腿睡觉,双腿皮肤触觉也要敏感一些。
穿衣准则五:比大人少一件
孩子的基础代谢率比我们的高,没我们想想得那么怕冷!
— 爱满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