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韦晓芳(1993-),女,布依族,贵州黔南人,长沙师范学院2013级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 摘 要:本文明确幼儿园泥工的概念内涵和范围,梳理了关于幼儿园泥工活动的国内晚研究现状。指出当前的研究主要侧重幼儿园泥工活动中幼儿的心里发展、作品特点、教师指导行为等,对其影响因素没有涉及,需要加强该方面的研究。
关键词:幼儿园;泥工活动
中图分类号:G613.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10-0012-01
一、引言
我国民间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泥工作为传统民间工艺的重要代表,对于处于现代化背景的幼儿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它不仅仅使幼儿园成为民间文化生态环境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使幼儿成长于民族传统文化环境中,通过幼儿对民间工艺的识别、了解、认同和运用的过程,唤起幼儿最初的文化自觉,培养幼儿的审美感受能力等。幼儿园的泥工活动在幼儿教育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泥工活动能够帮助幼儿表达情感,培养动手和思考能力,有利于幼儿康快乐成长。同时泥工活动能促进幼儿思维发展和大脑的发育。幼儿在泥工活动的创作过程中能获得思维的发展,促进自身身心全面发展。其次,在幼儿教育中,通过开展泥工活动,能有效激发幼儿参与其中的积极性,还能培养幼儿动手创作的能力,而手的锻炼可以促进大脑的成熟。本文研究所谈的泥工活动是指以泥、陶土、橡皮泥、超轻黏土等为主要原材料,用双手或借助一些简单的工具,通过团、揉等泥工技能将泥塑造成半立体或立体形象的一种手工造型活动。
二、国外相关研究
通过查阅合咏梅柱译的《儿童美术心理与教学》文献,了解到美国教授W?L布雷顿(W?Lambert Britain)运用摄像技术把幼儿投入泥工活动创作的全过程都记录了下来,并且对幼儿在泥工活动中的不同表现和制作出的作品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从而总结出不同年龄的幼儿在泥工制作中的大致特征。他的贡献就在于依照幼儿不同的年龄段(主要指2-5岁幼儿),总结并归纳出其投入泥工创作活动中的不同表现,这些研究和总结对于完善幼儿教育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他并没有对幼儿泥工创作的过程阶段进行细致的分类分析,且他对有关幼儿泥工过程和特点的概括也较粗略。
三、国内相关研究
通过查阅2010-2015年《学前教育研究》、《早期教育(美术版)》、《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等国内期刊文献,发现有关手工活动研究的68篇,而侧重泥工活动的4篇,由此看出国内外关于幼儿园泥工活动研究相对薄弱。国内对幼儿泥工活动的研究多从实践教学的角度或思辩的角度进行分析,通过整理现有文献,发现目前相关的研究主要在以下几方面:
(一)幼儿泥工活动中幼儿心理教育发展方面的研究
张念芸(1994)认为幼儿最开始接触到泥,只会无目的的抓、打;随着年龄渐长,幼儿玩泥的动作越发细致。王冰(1997)归纳出幼儿开展泥工活动要经历三个阶段:由最初的随意玩耍、游戏的阶段;转向尝试做出一些简单形状的“作品”,到最后学习他人如何制作,并思考自己应该做什么作品出来,加入了学习和思考在其中。朱家雄(2006年)总结先前学者的相关研究,把幼儿参与泥工活动不同心理阶段进行划分,玩耍阶段(2-4岁)、直觉表现阶段(4-5岁)、灵活表现阶段(5-7岁)。通过对幼儿心理活动的分析研究,能够提升幼儿教育的切入点,更好的促进幼儿智力、身心的成长。
(二)幼儿泥工活动教育中教师指导行为方面的研究
路娟、杨萍提出了相关方法来促进幼儿泥工活动发展,主要是:老师在一旁巧妙的引导,从而激发幼儿投入活动的积极性和参与性,进而让其产生兴趣,老师也要关注幼儿此时的相关表现,善于发现幼儿的创作兴趣,并且从中提供相关机会和辅助材料,同时还要多给幼儿精神鼓励和表扬,不断提高他们自我参与和突破的积极性。此外,老师也可以模拟相关的“泥工活动创作”场景,开展情境教学,引导幼儿不断提高创作水平。苏晓萍在《在自主、探究、开放的手工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中强调老师应该探索新的手工教学方法和模式,更加全面的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到创作学习中去,手工创作强调个性、创新,学习主体是学生,老师只是过程中的辅导,并且老师应该确保学生创作环境是开放的,活泼的。不过,这些观点都是从集体教学的角度去展开的,对影响幼儿园泥工活动开展的因素分析几乎没有。本项目有助于弥补起空白,从而有利于在泥工活动中教师应该如何指导幼儿创作,如何激发幼儿创作兴趣提供一定的帮助。
(三)开展幼儿泥工活动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方面的研究
王麒、侯素敏(2013)认为:幼儿参加泥工活动可以通过手部的动作和力量,感受到泥给予他们的不同反应。通过建构和塑形出来的效果,可让幼儿建立起越来越强的自我效能感。同时,泥塑的造型是三维的,是全方位的,也是最直接模仿真实物象的。相对于已经熟悉了绘画活动的幼儿来说,立体泥塑活动进一步扩充了他们的创造,也对他们提出了新的挑战。我国学者张念芸在书中提出:泥工活动是幼儿接触到最常见的立体造型活动,幼儿通过参与泥工活动能够锻炼幼儿手指肌肉的灵活性,能够激发幼儿的想象创作力,还能提高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培养幼儿的空间知觉和立体造型能力。在幼儿教学中,出色的做好泥工教学活动,对于提高幼儿教育水平,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有着积极作用。
四、结语
国内外关于泥工活动的研究相对薄弱,缺乏幼儿园泥工活动开展现状调查。目前的研究中理论方面主要侧重幼儿园泥工活动中幼儿的心理发展、作品特点、教师指导行为等方面的研究,但对幼儿园泥工活动中有效开展的影响因素没有涉及。研究中关注到教育者的指导行为对幼儿手工能力发展的影响,但并没有涉及家长、同伴等其他方面的影响,今后这方面的教育研究工作还有待加强。
(作者单位:长沙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王麒,侯素敏.幼儿美术教育[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徐辉华,孟杰.幼儿园泥工活动的探究[J].山东教育,2013(14)
[3]张虹.泥工活动在学前教育中的探究[J].科技创业家,2013(04)
【幼儿园泥工活动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