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常规是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种活动中应该遵守的基本行为规则,它对于班级正常的保教秩序及幼儿发展本身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幼儿园常规教育方面作了反思,提出了自己的几点看法:(1)把握常规教育的实质性内涵;(2)幼儿的发展是常规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3)常规教育要讲“主体参与”,变被动接受常规为规则的主动建构;(4)变外在的常规要求为幼儿内在的规则需要;(5)常规教育要“以研促教”;(6)家长是常规教育的重要资源
关键词:常规教育 自主 理性思考
关于幼儿园阶段在人的一生中的重要意义,有这么一段佳话:在一次为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科学家举行的聚会上,一个老学者受到采访:“请您谈谈,您是在哪个大学,哪个著名的实验室学到了您以为最重要的东西?”,这位老学者略想了一下说:“在幼儿园,我学到了我重要的思想:东西要放整齐,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做错了事要道歉,要仔细观察周围的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东西就这些。”简单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幼儿时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在幼儿园的教育内容体系中,常规教育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幼儿园区别于中小学教育的一个特色内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主要通过常规教育渐渐培养起来的。还记得“非典”时期全民所接受的教育吗?我们一再被叮咛开窗通风,全面饮食不挑剔,尤其是洗手的科学方法。就是这种最简单的防卫方法,有效地帮助我们走进安全地带。然而,“非典”时期提醒人们这一切早已是幼儿园里的工作常规和教育内容。
俗话说得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幼儿良好的常规也是要从幼儿身边的每件小事做起,即从细小处开始,从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要求做起。这里提到的常规其实是很广泛的,幼儿常规是指对幼儿行为的标准化、具体化要求,可以理解为教师对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有序地制定一系列的行为规范,让幼儿经常固定的执行,从而形成良好的习惯。幼儿常规不只是日常规范,它涉及的范围可以将其归纳为三个方面:(1)关于幼儿在幼儿园一日生活各个环节安排的总体规定;(2)关于幼儿园中各环节中各种活动及每一种过程中某些具体的规定;(3)关于幼儿一般行为规范的规定。《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幼儿园日常生活组织要从实际出发,建立必要的合理的常规,坚持一贯性、一致性和灵活性的原则,培养幼儿的良好的习惯和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常规是社会的客观实在,社会和组织中为大多数人所认可的常规的制约。因此,在个体化的过程中,尤其在个体化的初始阶段(幼儿期是个体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起,逐步认识、理解和正确掌握这些常规非常必要。但在开展常规教育的过程中,幼儿园的管理者和教师把重心放在幼儿常规的补充和完善方面,很少涉足常规本身和教育过程、方法的研究,从而使幼儿园的常规教育无论是思想认识层面,还是在教育方法方面,都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社会领域的内容与要求中明确提出:“在共同的生活活动中,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学习自律和尊重他人。”这充分说明体验和理解是幼儿遵守常规的基础。现就幼儿幼儿园常规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一些探讨。
常规教育实施过程存在的问题
在一日生活中,幼儿常规的建立,是确保幼儿安全,发展幼儿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关键,但在教师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通常采取的高控制的手段,不敢放手让幼儿自主地活动,以求得表面的井然有序,这样一来,常规教育陷入了难以走出的“怪圈”:高控制形成了幼儿对教师的依赖,这种依赖使幼儿的自主性和规则意识很难形成,导致幼儿缺乏对行为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而这又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教师对幼儿的控制,这种捆绑式的常规教育将幼儿的主体性教育的内容抽空了,使得“培养幼儿的主体性”仅停留在口头上。
(一)在常规教育中过分强调指示性,缺乏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有些教育者认为小孩子幼稚无知,只会服从,出现了制定常规的“权威性”,教师成了常规的供应者,支配者、执法者,是集体中唯一的智者,是至高无上的,幼儿在常规制定中没有权利,只有服从的义务,只会让幼儿形成对权威盲目的信奉。因此,在幼儿园班级生活中,随时能听见教师说出的“不能乱丢玩具”、“不许大声说话”等限制性话语,这些包含着“不行”“不要”“不许”“不能”等指令性字眼的言语,说明了在教师心目中,“常规就是限制幼儿的不良行为,常规教育就是管。”将常规视为限制,从而使常规失去了对幼儿行为指引的作用,使幼儿的实践缺乏目标感而显得无所适从,甚至引起幼儿,尤其是大班幼儿的反感、挫败感。教育家洛克早就指出;驯良死板的儿童,既不会吵闹,也不会使成人受到任何干扰;但是,这种儿童终生终世对于自己和别人都是没有用处的,不可能有什么作为。而我们的有些教师却至今都没有认识到这种传统的常规教育的危害。教育的目的是解放心灵,而不是利用强势压迫使人服从。这种披着教育外衣的精神强制只能导致儿童心灵的压抑与封闭,甚至是心灵的麻木。
(二)把常规当作开展一切活动的前提
教师总要等到幼儿全部安静下来才开始活动,希望通过这种强化使幼儿形成自控并自觉安静地等待教师“上课”。不难看出,教师是在常规训练上而不是在如何激励幼儿发挥幼儿学习兴趣与动机方面下功夫,常规在这里不仅被当作工具,而且成了教育目的,其重要性往往被置于个体利益至上,使常规教育“过分强调环境的有序性,忽视幼儿的自主性,忽视强调遵守常规的个体差异。”这种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放在幼儿的常规教育培养上,教师的工作重心开始倾斜。活动中常规的确存在必要,但幼儿真正的纪律性与自制力来自他对活动的投入而非外部的约束,一味地强调常规与纪律,把它当作教育活动的前提条件,无异于本末倒置。
(三)过于强调规则的利他性
遵守规则,意味着替别人着想,同时要限制自己不合规范的行为。在班级生活中,当个人的想法或需要与集体或他人的利益相冲突时,按要求得放弃个人的想法或需要以免集体或他人利益受到损害,如“洗手时不要把水洒在别人身上,”“看到别人有困难要给予帮助”等都是利他性的规则。教师强调规则的利他性,使幼儿认为规则总是有利于别人的,别人需要规则而自己不需要,于是他最终学会的总是用规则来要求别人,而没有遵守规则的自觉性。
【幼儿园常规教育的理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