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1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5)09-122-01
在当前的幼儿教育改革中,科学教育是一个重要课题。幼儿园科学教育是原来的自然常识教育的发展,它的内容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扩展和更新,并体现出一些新的观念,但它与传统的常识教学不尽相同。它作为幼儿园自然常识教学的继续和发展,幼儿园科学教育不仅要丰富幼儿的科学知识,开阔幼儿的眼界,而且要发展幼儿的智力,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幼儿园科学教育强调的是幼儿的实践活动,如何进行幼儿科学教育是当今幼儿教育界讨论的热点之一。幼儿园科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要形成幼儿的探索技能和发展他们对客观事物的理解能力。当幼儿在进行亲自实践时,就获得了观察和操作各种自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机会。在观察和操作这些材料的过程中,幼儿认识各种事物和现象之间的相同点、差异性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等。他们通过嗅、看、听、摸、捏、尝等方式,探索各种材料的属性,提高了自身的观察力;他们利用直接观察到的事实进行思考,推断出事物的组成与相互关系以及把事物按自己的认知模式分类,在具体探索性的科学活动中,幼儿进行着观察、比较、分类、推理和判断。
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探索,我觉得在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幼儿的探索技能,提高他们对客观事物的理解能力,并将这两方面的任务渗透到科学活动中,而且把两者紧密地结合起来,在同一过程中完成。
探索技能是指多方寻求答案、解决疑难问题所需的认知能力。我觉得在教育活动中,操作是重要的一环,它对于培养幼儿学科学的兴趣,发展幼儿的自信心、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激发幼儿学科学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好奇心。
运用实物、图片等各种材料创设情境,把幼儿置身于这种情境中。教师必须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通过自己的实践和讲述,幼儿懂得了用力大时东西动得快,用力小就慢而近,用力很小时重的东西不动的道理;感知到物体运动与力的关系;获取了有关物体移动需要力的经验。这既活跃了幼儿的思维,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又让他们在“打打闹闹”中获得知识。
第二,提高幼儿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幼儿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各种操作活动,幼儿能发现很多新的问题,甚至是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问题。
第三,有助于培养幼儿在科学活动中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教师要致力于对幼儿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培养,让他们自己选择、自己决定、自己进行观察发现。一方面要允许幼儿按自己的思路去分类,另一方面需要提供一些活动,帮助他们理解分类可以从多种角度进行。鼓励幼儿不断变换分类方式,并讲出为什么这样分类。
另外,还要经常提供交流的机会。让幼儿向老师 或同伴讲述自己观察到了什么,怎样观察到的,怎样推理和分类的,这样做对于培养幼儿与他人交流的技能是十分重要的。在幼儿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教给他们一些描述性的词语,如柔软的、光滑的、刺鼻的等。
幼儿对客观事物的理解能力,是指把握事物的特征、区别事物的异同、找出事物间的关系或联系的能力。教师可以对幼儿进行下列三个方面的训练,来形成幼儿认知事物的理性框架,即认知结构,从而有效地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
第一,让幼儿从不同的角度理解物体的一般特征,如颜色、形状、大小、味道、声音、硬度、宽度以及结构等。教师可为幼儿提供各类金属制品、塑料制品以及有特殊气味的物体,引导幼儿认识、讨论物体一般特征所包含的各个方面,使幼儿养成多角度认识事物的能力。
第二,让幼儿理解事物之间存在着共性和特殊性,找出事物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教师可为幼儿提供岩石、瓦片、硬币、扣子、玩具、昆虫、动物卡片、花草、树叶、种子、乐器、平面几何图形等,让幼儿讨论哪些物体有相同之处,哪些物体完全不同,在同一类物体中,哪些方面相同,哪些方面不同。
第三,让幼儿宏观地、概括地把握事物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教师可引导幼儿从物质的生物性与非生物性、物质的存在形式等方面去理解事物。
为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教师还要鼓励和接受幼儿的新奇想法和做法,并给幼儿提供自由探索的时间和空间。科学宫是培养幼儿对科学产生兴趣的很好的场所,那里有丰富的材料,幼儿可在宽松的心理环境下自由操作、探索、想象、创造。从小培养的兴趣会成为幼儿以后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强大动力。可以说,幼儿园科学教育中培养起来的兴趣,对幼儿一生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总之,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幼儿感兴趣的科学知识,教师的教育机智和教育艺术是科学教育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
【幼儿园如何进行科学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