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幼儿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思考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提出,幼儿数学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更为重要的是要加强幼儿对数学知识形成过程的体验,让幼儿在知识体验中感悟数学的本质,掌握数学思想。这就要求幼儿数学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促进幼儿数学教学生活化,让幼儿走进生活,利用生活中的数学课程资源进行知识体验,综合提升幼儿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幼儿园数学 教学生活化 联系生活实际 数学素养 思考

  数学是一门工具学科,也是一门应用学科。由于年龄特点,幼儿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很难深入,教师应利用生活中的课程资源进行科学引导,让幼儿对身边的数、量、形、时间、空间等概念产生浓厚的兴趣,让幼儿了解学习数学的用处,学会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数学思维方法,从而实现在学中玩,在玩中学,通过实践体验激活知识积淀,综合提高幼儿数学素养。

  一、利用生活中的画册进行数的书写教学,激发幼儿书写数字的积极性,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我们知道,幼儿的数学书写习惯很差,从握笔的姿势到书写的顺序,随意性很强,对很多数字的书写似是而非。为矫正这一坏习惯,教师要使幼儿从小就形成良好的数学书写习惯,掌握正确的书写顺序,在学会书写的同时,还要提高幼儿对数字的认知能力。通过对生活课程资源的观察和比较,幼儿能够进行基本数字的大小比较,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比如,在进行“团结树”的教学过程中,结合幼儿对画册感兴趣的特点,教师上课时采用观察画册的方法进行教学。先让幼儿看画册上都画了什么,绝大多数幼儿发现了一棵树居然有三个“脑袋”,每个“脑袋”上长出的水果各不相同。于是教师引导幼儿在画册上的日字格内写出每种水果的个数,提示书写的规范性和正确性。幼儿很感兴趣,先是认真地观察、计数,再拿起笔来仔细地书写。写完后,教师利用视频展台进行计数结果、书写的展示,并及时进行评价。教师再次引导幼儿,结合自己数水果的过程体验:“你认为5、6、7这几个数字那个最小?”幼儿很自然地回答出:“5最小。”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激发幼儿自主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数数、书写的习惯,还能使他们对数字的大小产生浓厚的兴趣,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利用数学实践活动进行数学认识能力的培养,调动幼儿数学思维,提高学习效果

  幼儿喜欢参加生活中的各种活动,尤其是一些节日性的活动,幼儿更是感兴趣。教师应抓住幼儿的这一心理特点,以生活中的各种活动为契机进行数学知识的教学,在活动中进行数学知识的认知和理解,通过活动内容进行数学思维训练,提高幼儿对数学算理的理解能力。另外,幼儿在活动中,能够进行自主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中提高对问题处理的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为将来学好数学奠定基础,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比如,在进行“数月饼”的教学过程中,本节课的主要教学任务就是培养幼儿按群数数的能力。结合幼儿喜欢吃月饼的特点,教师在课堂上利用月饼卡片进行群数教学。在群数的过程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念引导幼儿理解群数的概念,也就是两个两个地数,或者是三个三个地数,或者是五个五地数。在念的引导下,在月饼卡片的辅助下,幼儿很快地理解了群数的概念和操作方法。为了巩固学习成果,教师安排幼儿回家后和家长一起进行反馈训练,让家长买一些真的月饼,再次进行群数练习,强化群数能力。这种教学方法,幼儿很喜欢。在家里,家长还可以激励幼儿,群数的越快、越准,奖赏的月饼就越多。这种教学模式,还可以让幼儿体验合作探究式学习,延伸学习内容。家长可以给幼儿准备很多种食物,可以进行五个五个地数,还可以八个八个地数,或者是十个十个地数,家长和幼儿可以进行分工,也可以自主合作,看谁完成的群数任务又快又准。在这一合作学习中,有效提高了幼儿的问题处理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三、利用数学中的素材进行游戏教学,增强数学体验,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推理能力

  幼儿比较喜欢玩游戏,尤其是在幼儿园里,很多小朋聚集在一起最喜欢玩游戏了。幼儿数学教师也要抓住幼儿的这一特点,结合教材实际进行游戏环节设置,将数学知识融入游戏之中,尤其是那些难以理解的理论性知识,让幼儿通过游戏活动感悟其中的道理,通过亲身体验理解数学本质,实现由感性学习到理性提升。同时,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能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积极思考,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推理能力,有效提高幼儿的数学学科素养。

  比如,在进行“跷跷板”的教学过程中,重量这一概念很抽象、很专业,导致幼儿对重量概念以及轻重的理解还很差,很多幼儿基本不懂什么是重量。为突破这一教学难关,教师采用的是游戏法进行教学,将幼儿带到户外的娱乐场里,通过跷跷板游戏,让幼儿感受不同小朋友的轻重。具体方法是两个幼儿分坐两端,下沉一端的幼儿较重,上翘一端的幼儿较轻,水平的话两个幼儿轻重同样。方法告知了幼儿,之后可以让幼儿进行自由结组,尝试探究不同人的轻重。通过这样的游戏实践,幼儿掌握了轻重的概念。回到教室后,让幼儿利用各种小动物的图卡继续探究,可以用多个小鸭和一个小鹿进行比较,也可以用其他的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丰富学习内容。幼儿探究兴趣很浓,相互交流很充分,收到很好的学习效果。

  总之,幼儿数学生活化教学方式是新课程标准下的具体要求,也是提高幼儿数学教学质量的理论基础,更是培养幼儿数学思维和能力的保障。这一教学方法的运用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幼儿的自主学习、认知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和提高,对生活中的数学课程资源的关注度有所提高,合作探究式学习能力有所加强。在运用生活课程资源进行数学教学的同时,更要努力培养幼儿学会用数学思维方法去思考,在问题发现和解决中提高实践技能,综合提高了幼儿数学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2]张雪芳.幼儿数学教学整合的尝试.宁夏教育研究,2004(6).

  [3]林丽娟.利用幼儿实际生活学习数学.都市家教:下半月,2012(2).

  [4]孔敬芬.浅谈关于幼儿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思考.祖国:建设版,2013(3).

  [5]茅丹.生活,幼儿数学的土壤�D�D浅析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学苑教育,2014(1).

  (责编 张亚欣)

【幼儿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思考】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幼儿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思考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