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心理学家乌申斯基曾这样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这充分说明了兴趣是学习的动机,而科学严谨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既比较抽象又枯燥无味,就更谈不上感兴趣了,怎样才能使幼儿积极主动、趣味盎然地投入到数学活动中,让他们在活动的过程中真正体验到数学故事化的快乐,在实践活动中,激起幼儿对数学的兴趣。我做了如下尝试。
一、制作形象的教具,融数学知识于故事之中
故事是孩子最喜爱最感兴趣的一种文学形式,通过故事教学,既能增长幼儿知识,又能发展幼儿智力。孩子都爱听故事,尤其是在听故事的同时,如果老师边讲边出示故事中的事物,那孩子的兴趣就更浓了。形象生动的教具最容易吸引幼儿的注意力,由此,我在教学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针对数学内容要求,自编了许多既有趣又符合知识要求的故事,并把数学教具作为故事中的道具。这样既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设计生动的游戏,寓数学教学于趣味之中
只有运用好幼儿感兴趣的事或物才能诱发幼儿学习动机、启迪思维、激发求知欲和创造欲。活泼好动是幼儿的天性,游戏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形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针对不同年龄班幼儿的特点,根据数学教学内容,设计搜集了大量幼儿感兴趣的数学教学游戏。
例如,学习了“5的相邻数”后,我就和幼儿一起玩“抢椅子”的游戏,进而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出示5把椅子,晴名幼儿参加游戏,教师击鼓,游戏开始,鼓停,有名幼儿没有抢到椅子,由此,通过对应比较,得出5比6少1,抢不到椅子的幼儿淘汰出去,这时,椅子和幼儿一样多,拿掉一把椅子,继续游戏,再通过对应比较得出5比4多1。总之,采用多种多样的游戏进行教学,不但可以使幼儿在欢乐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和巩固知识,激发学习兴趣,而且提高了幼儿的比较、分析、判断、推理能力。
三、提供合适的材料,让知识获取于操作之中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智慧自动作发端,活动是连接主客体的桥梁”,抽象概念的掌握要从动作开始,幼儿期幼儿的思维特点是直觉行动占主导地位,抽象思维开始萌芽,他们只有在动手操作时,才能很好地进行思维,促进思维能力,特别是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动手操作迎合了幼儿好动的生理特点,他们常常会长时间地摆弄物品并乐此不疲。因此,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种材料:火柴棒、冰糕棒、小石子、饮料管、各种插塑、瓶盖等,让幼儿动手操作,亲身实践。如:在比较长短宽窄时,我就让幼儿拿着冰糕棒、去量一量毛线的长短或桌子的宽窄。再如:在学习组成时,我分给幼儿足够的操作材料(插塑、石子、扣子、小棍),让幼儿自己去分,并把分的结果说出来,再引导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发现数的分合规律,按互补关系或互换关系列出组成式。
如在学习了配对后,我让幼儿折出5只小船,让幼儿画出相对应的小船。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发挥幼儿的创造性。只有让幼儿自己动手,自己操作,才能极大地调动幼儿参与活动,勤于动脑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其主动发现问题,积极探索,寻找答案,从而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
四、关注身边的素材,使数学内容于生活之中
幼儿周围的环境及日常生活中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数学材料。活动室墙壁上装饰的小花、小草、小动物等经常是我们数学教学活动中点数、加减运算的对象。孩子们对周围的事物多很熟悉,当他们看到、听到这些熟悉的东西也成为数学教育活动的内容,就会倍感亲切,非常兴奋,也容易接受。
例如;在学习“排序”时,我就让幼儿按各自高矮的规律来排队;按男女小朋友交替排列的规律来排队;按小朋友穿的衣服颜色来排队;再启发幼儿发现、寻找规律,有的小朋友想到了按胖瘦来排,还有的想到了按有没有辫子的规律,戴没戴帽子的规律等等。然后再过渡到按图形或几何形体的不同规律来排序。这样,孩子们身临其境的去感受、观察、寻找排序的规律,比用教具、图片效果好得多。充分运用幼儿的各种感官,让幼儿看一看、找一找、听一听、动一动、摸一摸,加深幼儿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当然,这几种方法也不是孤立的,而是融会贯通、交互运用的。就是将抽象、单调的数学知识以直观形象、通俗易懂且饶有趣味的形式让幼儿接受,进而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运用所学知识,去寻找规律、发现规律,做到举一反三。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创造性,达到开发智力的目的。总之,在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中,只有多样化的教学形式、适宜的操作材料才能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幼儿的整体素质,才能真正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乐中学”!
(作者单位:江苏省昆山市实验幼儿园)
【幼儿园数学活动有效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