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
主题目标:
1、能从周围环境的变化中感知冬天明显的季节特征,对大自然的变化产生兴趣和探究愿望。
2、能尝试用多元方式表达自己对冬季的认识,学会保护皮肤及懂得御寒保暖的方法。
3、了解圣诞节的由来,感受节日的快乐。
环境布置
1.主题墙环境
布置“欢迎圣诞爷爷”的主题墙饰,包括以下几个板块:美丽的冬景、冬天的活动和节日的祝福。
2.互动墙环境
以长袜为道具,在每只长袜上贴上硬纸板,将班里每个孩子的名字写在硬纸板上。用图钉在长袜的顶端打个洞,并贴上圣诞海报或标语。然后将图钉钉在互动墙面上,留出足够的空间给孩子们悬挂长袜。孩子们每天到校后可以将贴有自己名字的长袜挂在相应的钉子上。
3.相关区域融合
美工区:投放各种纸张、颜料、彩笔、剪刀等,以及圣诞老人和圣诞树的图片,让幼儿绘画或泥塑。
圣诞袜子美术活动教案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排序的方法装扮圣诞袜,运用不同的材料进行表现。
2.、体验圣诞节的快乐气氛。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收集有关圣诞节的图片。
材料准备:圣诞袜纸样人手一份、棉花、赤豆、黄豆、橡皮泥(红、黄、绿)、雪花片(各种颜色)、盒子、双面胶、记号笔、银币、糖果、范例。
活动重点
利用不同的材料进行制作
活动流程
1.谈话导入主题
(1)师:再过几天是什么节日啊?你们喜欢过圣诞节吗?为什么?
(2)师:圣诞节的时候,圣诞爷爷会来给小朋友送圣诞礼物,你们开心吗?
(3)师:你们猜猜圣诞爷爷送给我们的礼物是放在哪里的,这样的圣诞袜能放礼物吗?怎么办?
2.观察比较,引导发现
(1)观察材料:看看是谁把圣诞袜打扮的这么漂亮啊?
(2)观察花纹:黑笔宝宝画了什么样的花纹啊?银笔宝宝帮圣诞袜装上了闪闪发光的银光灯,小朋友还能想出什么样的花纹?
(3)观察颜色:橡皮泥的颜色是怎么排队的?豆豆的颜色是怎么排队的?
(4)边观察,边演示:
撕去袜筒上的双面胶,沾上棉花(小块粘)。
用黑笔宝宝划伤袜筒上的花纹、周围的花纹、中心花纹。
用银笔宝宝点缀,画上闪闪发亮的银光灯。
用颜色排队的方法粘上橡皮泥。
用颜色排队的方法在橡皮泥上粘上雪花片和豆豆。
撕去袜子后面的双面胶。
找到另一半粘起来。
3.创作表现
(1)师:小朋友想不想做一个漂亮的圣诞袜?
(2)教师重点指导:站棉花时,要一小块一小块粘;画花纹时,要画得大些,鼓励幼儿创造想象不同的花纹;先画花纹,再装扮;颜色和材料的运用要用排序的方法》
(3)师:你们只有圣诞袜的一面,里面不能放礼物,怎么办?
4.展示交流
(1)幼儿带着自己做的一面圣诞袜去找好朋友,交流制作圣诞袜的快乐。
(2)圣诞老爷爷给小朋友送礼物。
大班
主题目标:
1、了解圣诞节的由来,感受圣诞节快乐的气氛。
2、尝试制作圣诞树、铃铛等,体验节日的喜悦。
3、积极参与圣诞节的环境布置,初步培养空间审美能力。。
环境布置
1.主题墙面环境
以“拥抱冬天”为主题设计一下几个板块:美丽的冬景、冬天的活动、和节日的祝福。
2.互动墙面环境
“我们眼中的圣诞节”:制作圣诞节迷宫墙。
3.相关区域活动
美工区:幼儿从家里带来了一些自己喜欢的小礼物,如帽子、围巾、袜子、手套、小汽车、糖果、水彩笔等,和教师一起在教室里布置一棵圣诞树,营造圣诞节欢乐的气氛;收集挂历纸、纸盒、瓶子等各种材料,引导幼儿用多种方式制作装饰物悬挂装饰教室;利用废旧材料制作贺卡送给父母或朋友,表达节日的祝福;提供大小不同的正方形蜡光纸、雪花剪纸步骤图,让幼儿练习剪雪花。
图书区:提供圣诞节故事书籍及图片,供幼儿翻阅;提供装订好的空白纸册、有关的旧画册,供幼儿剪贴、绘画制作“我看到的圣诞节”。
铃儿响叮当音乐活动教案
活动目标
1、产生对圣诞节的向往,培养音乐节奏感。
2、感受音乐欢快热烈的情绪,感受愉悦的节日气氛。
3、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
活动准备
圣诞树、花环、圣诞老人图片、音乐。
活动重点
能够创编动作并进行组合。
活动过程
1.播放《铃儿响叮当》
教师与幼儿根据音乐节奏拍手入室,初步感受音乐的欢乐气氛。
2.引入主题
引导幼儿观察活动室的墙饰、各种道具、引出主题——庆祝圣诞节。
3.引导幼儿大胆积极做动作
(1)幼儿倾听音乐,让幼儿说说:你听完这首歌曲有什么感觉。
(2)请幼儿为音乐配上自己喜欢的动作,教师引导幼儿进行观察和模仿。
(3)教师把幼儿表演的动作进行组合,示范表演。
(4)引导幼儿学习韵律表演,重点指导幼儿跑跳步的动作。
4.请幼儿自由选择道具进行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