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儿期是培养自信心的关键期,也是个性品质可塑性较强的时期,从小培养幼儿相信自己的力量,增强自信心,对个体的身心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幼儿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角色,对于培养幼儿的自信心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觉得幼儿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和任务是:预防幼儿骄傲、固执与退缩、自卑等不良性格发展,培养幼儿自信心,使他们充满自信地走向未来,成为新时期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幼儿 自信心 培养
一、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为幼儿营造民主、尊重和平等的心理环境
民主、尊重和平等的心理环境是幼儿建立自信心的精神奠基,在这样的环境中,幼儿可以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我觉得幼儿教师应该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为幼儿营造民主、尊重和平等的心理环境。
1.认真观察每个幼儿,专心捕捉幼儿的亮点,让幼儿获得自我认同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指出:每个幼儿都有各自的优势智能领域,作为教育者应该尽可能挖掘每个孩子的优势,专心观察孩子的每一个细节,捕捉幼儿显露出的亮点,适时将它放大,将这个亮点培植成教育的生长点。有位老师曾这样感慨过:没有一种草不开花,没有一个孩子不完美,每一个孩子都是充满色彩的生命画卷,这张画卷并非缺少值得欣赏的东西,真正缺少的是欣赏的目光,所以老师更要有一双充满爱的发现的眼睛。我们班石老师对待特别调皮的孩子时,就是随时发现他的优点,表扬他,让他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改掉不好的行为习惯。
2.多鼓励支持幼儿,为每个幼儿搭好阶梯,让幼儿获得成就感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指出每个幼儿现有的发展水平和在成人的指导下所能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会有差距,所以教师要及时鼓励幼儿,善于发现每个幼儿的现有水平并引导幼儿实现新的发展目标。教师要注意认真剖析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能力水平,根据他们各自的实际情况,做好一名建筑师,为他们搭好阶梯,并给予肯定和鼓励,使幼儿增加对自己的信心,相信自己的能力,他就会想着去做好另一件事。
3.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幼儿获得社会归属感
幼儿老师要注重幼儿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有的幼儿由于年龄特点的限制,往往缺乏解决矛盾的方法和技能,通常以伤害别人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而这正是导致他们受挫的重要原因之一。老师可以采用相应的管理模式,比如自主生活管理模式,通过幼儿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提醒,相互监督,共同维护幼儿园的秩序。在这个过程中针对幼儿产生的问题,老师要以爱为底层,如微笑、点头、亲抚及亲切的语言,让他们感到安全,对老师产生信任。二层要委婉指出他们的缺点或错误,让幼儿自然地接受。最后以信任或期望态度结束,相信幼儿以后一定能做得更好。这样孩子就会产生被尊重、被喜爱的感觉,就会逐渐学会自己去寻找同伴,学会友好的与人相处。
二、为幼儿创造各种锻炼机会,丰富幼儿的成功体验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应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自信心”。幼儿时期是各种能力发展的关键期,首先教师应该根据每个幼儿不同的发展特点,因人而异,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要善于抓住幼儿身上的长处来带动幼儿克服自身不足的地方,让每个幼儿有足够的机会获得成功和满足,产生自信心。比如设置“挑战123”专栏,让幼儿以闯关的形式参与活动,每闯完一关就会看见一句“你真棒”,当闯完三关后就可以戴上皇冠,孩子们在这种玩玩乐乐中学会了一些基本技能,增强了自信心。还可以在每班布置“自信舞台”,小朋友们可以在每天的饭前一刻钟上小舞台表演节目,尽量鼓励那些平时很少有表现机会的幼儿上台,获得锻炼机会,同时表演完毕,引导其他孩子给他鼓掌,让他们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对幼儿做出及时恰当的评价,使幼儿充分认识和发挥自己的潜能
幼儿期的自我意识正处于从生理的自我向社会的自我过渡的时期,这个时期幼儿总是以自己主观的想法解释外界现象,他们的自我评价带有明显的他律性、表面性和片面性。因此他们对自己能力的认识和评价往往是片面的,肤浅的,而且主要依赖成人的评价。在幼儿园里,他们往往通过老师的评价来评价自己,年龄越小的幼儿受老师评价的影响越大,所以老师在一日的保教活动中要对幼儿做出及时瀹当的评价。
首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身上的闪光点,学会赏识孩子。用欣赏信任期待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孩子,给孩子以鼓励和力量,使孩子敢于相信自己的力量,能大胆地进行创造、想象和活动。
其次教师应及时肯定鼓励孩子的每一个进步和优点,哪怕在成人眼中是微不足道的也不要轻易的放过,因为老师的鼓励和积极的评价是孩子获得自信心的重要途径。
最后教师要善于运用鼓励性的评价言语,“你真棒,你的进步真大,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行”等鼓励性地评价言语能激励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从而更主动积极地去学习。
四、做好家园联系工作,使幼儿受到一致的积极的教育影响
实现家园互动,家长和教师必须建立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交流和沟通是建立这种关系的重要途径。
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家园互动活动,激发家长与教师的互动热情,让家长充分体验认识到新的教育观念和方法的价值,拉近双方的心理距离。教师可以利用节假日逐户进行家访,“三八节”举行“做合格妈妈”的家长报告会,请家长来园参加半日观摩活动,召开班级家长座谈会,交流教育经验。平时可以通过面试和便条的形式,请家长协助工作和交流幼儿的表现,让家长走进来,经常性地直接参与幼儿园教育活动,深入到幼儿园教育过程深层次的环节中去,同时改变家长的错误教养态度,教给家长正确的教育方式。在实习期间,我了解到我们班周佳的父亲是律师,他带着竞争的心理培养自己的孩子,强硬灌输,加班加点,希望孩子成才,经过两次家访,教师介绍他看《早期教育与天才》、《怎样开发幼儿的智力》等书,建议他尊重信任孩子,家庭作业量适当,不要操之过急。他又来幼儿园观看教师上数学、语言活动。他说,幼儿园的启发式教学比我的硬教效果好,我对孩子要求过高了。对于保护过多的家长则指出危害,改变态度,配合训练。
幼儿自信心的教育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工作,要真正实现这种教育的价值,就必须从儿童生活地具体问题出发,让幼儿在具体的生活中体验自己的感受和变化。所以老师和家长要共同努力,加大这方面的教育和研究的力度,探索通过各种途径,采取有效方法帮助幼儿增强自信心。
【幼儿园对幼儿自信心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