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过听听、唱唱、动动、玩玩的趣味活动来增强儿童的节奏感,促进儿童动作协调性的发展,从而使幼儿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这体现了学前儿童音乐的(趣味性)。
2.健康概念(身心健康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3.加德纳认为,婴儿期以后,儿童能够用语言区“阅读”自己所接触到的物体和人,这属于(符号的认识(2-7岁)阶段。
4.成人要注意保护幼儿的耳朵以防冻疮,是因为幼儿(耳廓血液循环差)。
5.儿童在(10-18个月)处于前语言发展的辨义水平阶段。
6.(整体性原则)主要是指幼儿园语言教育是培养幼儿在倾听、说话、早期阅读、书写等几个方面的统一发展。
7.铃木音乐教育体系中有许多独特的教育方法(母亲参与、集体教学、听觉训练)。
8.在泥工活动中要求儿童会塑造物体的主要特征,会使用一些简单的辅助材料来表现出简单的情节,并能按意愿大胆塑造属于(中班)的手工活动??要求。
9.动作反馈时常与语言相结合,而且对不同的幼儿应用不同的反馈方式,如对中班幼儿,教师的反馈语言可以是(“你刚才……”)。
10.婴儿生下来就会吮吸,食物进入就会引起唾液分泌,这种现象属于(非条件反射)。
11.“常规掩盖法”被公认为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有效方法,主要用来治疗(弱视)。
12.正常新生儿每分钟呼吸约(40-44次)。
13.大脑皮质的发育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育成熟的,(3岁)时小脑的发育基本和成人相同。
14.动静交替、劳逸结合地组织活动,符合大脑皮质活动的(镶嵌式原则)。
15.歌唱活动最基础的目标是(让幼儿参与享受歌唱活动的快乐)。
16.幼儿在学前期需要获得的基本阅读技能包括观察模拟书面语言的能力、预期的技能和(自我调试的技能)。
17.欣赏音乐包括(音乐感知、情感体验、联想想象)。
18.新生儿出血约需8-10分钟凝固,成人仅需3-4分钟凝固。幼儿约需要(4-6)分钟。
19.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特点(全面性、生活化、探索性)。
20.孩子从高处往坚硬的地面跳,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胯骨移位)
21.在谈话活动中出现谈话内容中断的时候,要想延续谈话,则谈话者可采用(修补的方法)。
22.不同人种及个人之间眼睛颜色的差异是由于(虹膜)内色素细胞产生的不同色素决定的。
23.儿童建构科学概念的基础是(科学经验)。
24.新生儿的颅骨还没有发育完全,有前囟、后囟之分,其中前囟门约在(1-2岁)时闭合。
25.2-3岁儿童在对音乐感知体验的结果进行表达时,一般易采用的创造性表达手段是(动作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