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寒假后,宝贝不愿去幼儿园!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寒假过后,孩子在幼儿园门口哭闹不休的场面屡屡上演。有的家长心疼不已,甚至跟着落泪;有的家长觉得心烦,认为孩子没完没了地哭闹,都是在家里被惯坏了,现在就该“做做规矩”……

  

   事实上,孩子的哭闹,是一种分离焦虑的表现,非常正常,这正说明,你和孩子建立起了很好的亲子依恋关系。在3岁左右,孩子的社会性和独立性都有了较大发展,可他此时的心态很矛盾:既想要往外走,却又时时刻刻都还要回来寻求父母的保护和关照。如果忽视孩子的心理需求,硬把他往外推,反而会加深他的焦虑,使他变得越来越黏人。

   家长过度紧张不必要,因为你的过激反应,无论是心疼、焦虑还是心烦、生气,都容易加剧孩子的状况;简单地教导他“要乖乖地去幼儿园哦”也不行,因为他的情感、愿望没有获得肯定,会容易导致逆反心理。想要帮助孩子面对分离,家长首先要把心态放轻松。与其一遍遍地劝说、安慰,不如来做做游戏吧!

  

   游戏一:爱的口袋和勇敢的心

   适合:离开家长就会不安的孩子,让他们能时时感受到父母的爱与支持。

   准备:一个小口袋,如果是家长和孩子一起动手做的,那就太棒了;一块小石头,或者任何这一类型的小东西。

  

   和孩子一起准备一个“爱的口袋”,每天早晨,往里面满满地装上“爸爸妈妈的爱”。告诉孩子,如果在幼儿园里想爸爸妈妈了,觉得孤单了,需要关心和鼓励了……打开小口袋,就能从里面拿到一些“爸爸妈妈的爱”。(可配图,家长和孩子一起拿着爱心口袋,笑眯眯的样子)

   Tips:

   ?可以找些具象的东西代表“爸爸妈妈的爱”,比如一些轻盈柔软的羽毛,或孩子心爱的玻璃珠子,因为小孩子更喜欢具体化、可触摸的东西。

   ?可以每天早晨一起想象:今天,“爸爸妈妈的爱”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好像什么东西?把这个准备的过程也变成游戏!

  

   解析:

   有的孩子玩一会儿,或跑开一段距离,就要回去看看父母是否还在身边,看到了,便能继续安心地玩,或跑得更远一点。父母此时虽然什么都不用做,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就是“在那里”。当孩子确信了父母在那里,就能自由地进行活动与探索。以象征性的方式,让他时时刻刻能感受到父母的爱,就会给予他独立活动的勇气。

  

   游戏的延伸:

   ?孩子在幼儿园时,有什么样的情绪、想法,乃至哭泣的眼泪,都可以先存在小口袋里,等到晚上见到爸爸妈妈了,再打开口袋,把它们拿出来,跟爸爸妈妈说说。

   ?过一段时间,再给他一块小石头,代表他自己的勇气和力量,让他在有需要时可以选择:是从“爱的口袋”里去拿爸爸妈妈为他准备好的爱和支持呢,还是摸摸“勇敢的心”,自己设法度过思念的时刻?再之后,可以让孩子把自己对爸爸妈妈的爱放进“爱的口袋”,让它和“爸爸妈妈的爱”在一起,这样他的口袋就会越来越满,他也会渐渐学会如何自己装满“爱的口袋”。

  

   游戏二:假装你是哭闹的小孩

   适合:不愿面对分离,习惯性哭闹的孩子,让他们能坦然而轻松地面对自己的情绪。

  

   让孩子扮演父母,而父母扮演孩子。但父母一定不要扮演一个“懂事”的好孩子,而要扮演一个哭闹黏人的小孩,并且要演得比孩子的实际情况更加夸张(但要注意,不要让孩子觉得这是在嘲笑他)。

   此时孩子可能有两种反应:

   反应一:学着父母平时对他说的话,反过来“教育”父母:“爸爸/妈妈要上班,宝宝去幼儿园,到了晚上就来接你。”这样很好,说明道理他都已经懂了,哭闹只是在发泄情绪而已。而父母对他这个角色的夸张扮演,让他能从一个安全的距离去观察和评价自己,而不再沉溺于情绪之中。

   反应二:采取截然相反的态度:“不想去幼儿园就不去吧!爸爸/妈妈来陪你玩!”这时父母一定不要去纠正他,因为这是他真实心理的流露。不妨就顺着他的思路走,一起逃幼儿园、逃工作,到他想去的地方、做他想做的事情。用这种象征性的方式,给予他现实中无法实现的心理补偿。

  

   解析:

   这个游戏的关键是,一定不要说教,一丁点儿都不要!首先要让孩子的情绪充分(但不过分地)表达出来,并获得认可。这也是角色扮演游戏的重要功能之一。通过反反复复的假装游戏,还能引导孩子去探索情绪的各种可能性与应对方式,掌握一些控制情绪的方法。比如扮演哭闹小孩的父母可以说:“如果你再多抱我3分钟,那么你离开后,我只哭3分钟就好。”

  

   游戏的延伸:

   ?变换角色,让孩子轮流扮演爸爸、妈妈、奶奶、老师、其他小朋友……和家长扮演的哭闹小孩相处,请他想出各种办法,让“小孩”停止哭闹,开心地在幼儿园里。

   ?反过来,家长可以扮演一个舍不得离开的哭闹的大人,学着孩子的口吻:“我不要去上班!我会很想你的。”让孩子来“教育”父母。

   ?让这样的戏码在幼儿园门口上演,而且每天都翻出不同的花样(爸爸妈妈“黏”孩子的招数越滑稽越好),把分离变成让每个人都能哈哈大笑的游戏。

  

   游戏三:你绝对逃不出我的手掌心

   适合:生性活跃的孩子,让他们能意识到对丰富多彩的外面世界的渴望,和自身蕴藏的能量。

  

   可以只是拉着孩子的手,也可以用双臂紧紧将他抱住,家长要注意控制自己的力量,尽量让孩子尽到他的最大努力,才能从自己身边逃脱,然后一起欢呼:“Freedom!自由了!”(可配图,家长和孩子开心地拥抱)

   Tips:

   ?要一直注意观察孩子的表现,如果他正全力以赴,家长不妨与他“僵持”一会儿,但如果他表现出沮丧、烦躁等负面情绪,就要降低束缚的力量。

   ?也可以转入“拉锯战”,在他即将逃走的瞬间,又将他拉回,如此反复。父母一定要抱着愉快的心态控制好自己的力量,比如可以在游戏过程中不断地大呼小叫:“哎呀!差一点就让你逃走啦。不行不行,我要加点力量,因为你变得越来越厉害了。”

   ?这个游戏特别适合爸爸和儿子玩,也适合性格活泼的女孩子。在家里玩得很熟悉了以后,可以把它变成早晨在幼儿园门口的特殊的告别仪式哦!

  

   解析:

   身体的接触能给孩子带来与父母的连接,这种连接正是安全感的重要来源;奋力对抗的过程则能让他将负面情绪宣泄出来,并转化为正面的努力。在孩子矛盾的内心里,既渴望父母的怀抱,同时又渴望着外部世界,既需要保护和照顾,又想要发展、证实自己的力量,这两种欲望同等强烈。因此当孩子表现出软弱的一面时,父母不妨帮助他认识到自己内心的力量。但同时也要让他坚信,不管怎样,父母都会是他最坚实的依靠。

  

   游戏四:乘公车

   适合:久久都无法适应分离这件事的孩子,让他们能面对分离时刻的感受,并且了解离开的人,还会再度回到身边,感受到相聚那一刻的快乐。

   准备:若干把椅子;参与人数要多一些。

  

   把椅子在房间的中央排成一列,有几个人,就搬几把椅子,如果人多,也可以排成两列,好像真的公共汽车上那样。大家各自挑选位置坐好,可以选出一个司机,也可以一起说:“汽车开啦!”用一小段,或者节奏,大家一起打拍子,当或节奏停止时:“汽车到站啦!”然后坐在最前面的人先“下车”,离开座位,跑到房间里最远的那个角落呆着。其他人继续重复刚才的步骤,直到最后一个人也离开了。最后,所有人都回到房间中央,描述刚才发生的事(有人离开),以及自己的感受(会有点舍不得,觉得心里空落落的,等等)。(可配图,大家排排坐的样子)

   Tips:

   ?倾听孩子的话,不要打断,在他说完以后,再给予正面的回应。一定避免评判,最简单的回应方法就是重复他的感受:“当爸爸离开时,你觉得有点难过。”

   ?最后让大家握手或拥抱在一起:“我们又聚在一起啦!”不需要再解释更多,孩子会有所领悟的。

  

   解析:

   这个游戏的关键在于(也是所有游戏的关键)不要添加说教成分,只是直接地陈述感受、作出回应。家长可以借由这种方式让孩子了解面对分离时的心理处理技巧,但不要急于获得任何现实中的进展,你可以和孩子反反复复地玩,让孩子自己发挥。最好的引导方式,不是用语言告诉孩子该怎么做,而是让他在反复的练习、体验中逐渐领会。

【寒假后,宝贝不愿去幼儿园!】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寒假后,宝贝不愿去幼儿园!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