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新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俗话说“情感是教育的桥梁”。平时,我们虽然会每天与家长送孩子来园时作沟通,也会与有特殊情况没来园的家长做电话家访,但是走进孩子的家庭,与家长面对面的家访总能让我体会到了电访所不能达到的效果。面对面促膝交谈与电话里的听声不见面,那感觉和效果就是不一样。与早上匆匆忙忙的沟通相比,走进家庭的家访更能用心的聆听家长的心声,也更能表达我们对家长与孩子的看法。更能及时了解孩子学习和生活的情况以及思想动态,让每一个孩子不在幼儿园还继续享受老师给予的关爱;更能取得了家长对幼儿园和教师的理解和支持,加深了教师与家长的感情。
幼儿教育是由家庭、幼儿园、社会三方面共同协作完成的,这三方面互相制约、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组成了教育的整体。而家庭教育是这个整体的起点和基点,家庭教育对幼儿成长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如果幼儿园和家庭教育不相一致,双方的力量就无以成为一种合力,甚至可能相互抵消。因此,幼儿园必须充分重视家庭教育,做好家长工作。而在家长工作的多种形式中,家庭访问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是连接教师与幼儿、家长的情感纽带,是家长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实践中,我认为以下几种家访形式较为有效:
1.新生家访
对于将要入园的幼儿,我们需要提前进行家访,了解一下孩子的家庭教育环境,询问一下孩子的性格与爱好,在接触中投其所好,让他喜欢你、亲近你,消除入园的陌生感与恐惧感。在家访时,还要随时做好记录,如:孩子的优点与不足、身体特殊疾病、哪方面需要个别照顾、最喜欢什么、最害怕什么等等,以便在幼儿入园后,教师能有的放矢的进行教育、引导和照料,使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环境。
当幼儿入园后,我们还应定期进行家访,了解新生的适应情况:是否喜欢上幼儿园、有无不习惯之处及需要家长配合的工作等,借以建立师生情感,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进行教育。
2.常规性家访
常规性家访是对每个家庭的定期访问。针对班级里每个孩子的发展水平、在家中的表现、最近情绪变化等问题,通过家访的形式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对于孩子在家中的表现表扬进步、指出不足,做到心中有数、因材施教,家长由此能感受到老师对孩子的关心,从而信任、理解和支持老师。这种形式的家访一般在学期初与学期末时进行效果较好。
3.情感性家访
情感性家访是为了表达对孩子及家长的情感并进一步建立情感而进行的访问。这种访问是因人因事而进行的不定期访问。如:对生病的孩子或家长前去探望、给过生日的孩子进行庆祝、给缺损型家庭的孩子送去节日问候等。
我班浩浩小朋友的妈妈看见老师总是不愿说话。有一天,当我得知浩浩妈妈生病了,特意在下班后去探望了她,浩浩妈妈感激得不知说什么好了。从此,浩浩妈妈见了老师亲近多了,话也多了,也能积极参与班级活动了。因此我认为,情感性家访是促进老师与孩子、老师与家长之间情感建立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
4.问题儿童的重点家访
重点性家访是对个性特殊的幼儿或家庭教育存在问题的家长进行的访问。这种家访主要是与家长共同分析孩子的情况,商讨教育措施。
我们班有个叫一凡的孩子,生性调皮好动,上课总是东张西望、坐不住,并且喜欢攻击其他小朋友。针对他的情况,我们制定了详细的家访计划,定期进行家访,与家长共同商量教育方法,决定采取多表扬、少批评,以点带面的方法。通过这样的家访也让孩子感受到:虽然自己很调皮、不听话,但是老师还是喜欢他的。做错事后老师和爸爸妈妈批评教育他是为了让他更棒。同时帮助他看到自己的优点,鼓励他取得进步。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帮助,孩子真的进步特别大。
5.延续巩固工作
根据制定的家访计划,针对每一名幼儿的性格特点,设计好家访的内容,预先通知家长,约定时间。我们不怕天冷雨淋,自始至终没叫一声苦,没说一句怨言,按照园里的部署,认真完成了任务。家访时我们做到了态度和蔼可亲,语言简洁明了,认真做好家访记录。
在家访的过程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家长们对子女的殷切希望,也感受到他们对老师的尊重与信赖。我们详细地了解幼儿的兴趣爱好,性格特长及家庭结构,成长经历,在家表现并听取了家长对老师的建议…同时我们还有礼节,有分寸地向家长反映幼儿在园的表现,肯定幼儿的优点,甚至是家长还没注意到的闪光点,诚恳地指出幼儿的缺点,耐心地传授家庭教育的方法。让家长知道幼儿的康成长不仅是幼儿园的责任,也是家庭的责任,提醒家长不仅要关心幼儿的学习,生活,更要关心幼儿的情感和品德。
苏霍姆林斯基曾谈到:“儿童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和谐的全面发展,就是两个教育者�D�D学校和家庭。”可见家园合作的重要性,而家访正是幼儿园和家庭加强沟通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作为一名老师,我们要深入到家长中,采取灵活多变的形式把家访工作落到实处,真正做到家园合作,共同引导幼儿康发展。
【浅谈幼儿园家访工作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