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我县民办幼儿园异军突起。自2011年起,在政府的扶持下民办幼儿园不断发展壮大,在加快学前教育发展方面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但我县民办园大多规模较小、家庭作坊式较多,家族式的管理,导致民办园缺乏制约机制,财务管理混乱。依据《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意见》的要求,各民办园必须依法设立会计机构、配备会计人员、依法设置会计账簿,规范财务管理,因此,引导民办园规范财务管理,促进学前教育康、有序发展,既是落实《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意见》的必然要求,又是全面贯彻财政法规、财务规则、会计准则制度,保障财政资金安全高效使用的基础。
关键词:民办幼儿园 账务管理 会计规范化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水平日渐提高,知识经济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人们对子女的教育越来越重视,对教育投入与获取的回报之间的关系感受越来越深。近十年,特别是农村,迫切希望子女早入幼儿园,上好幼儿园,但2011年以前仅有一家公办幼儿园,两家企办园,数量过少,招生数额有限,为民办园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与空间。2011-2013年,依据《西安市扶持民办企事业办幼儿园发展实施方案》,通过政府财政扶持,对相关新建和改扩建园按办园规模给予每园20-30万元一次性奖补;对提升等级的民办、企业办幼儿园按不同等级给予每园10-25万元一次性奖补;对考评优秀和良好等次幼儿园依次给予每园10万、5万奖补,至2014年底,我县新增公办园20所,幼儿园总数达77所,在园幼儿16023人,其中民办园53所,占幼儿园总数的68.8%,民办园幼儿总数8540人,占在园幼儿总数的53.3%。民办园的不断发展扩大了教育规模,增加了教育总量,补充了公办园所缺,增强了我县教育改革发展的动力,也为公办园深化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启示。随着财政投入力度的逐步加大,财政补助标准逐步提高,2014年公用经费达到每生每年1150元,2015年达到了每生每年1300元。民办园在按《会计法》和会计制度的相关要求,加强财务管理,规范使用奖补资金、公用经费、学前一年免费、贫困生补助的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令教育监管部门不容忽视。
一、民办园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自2011年下半年奖补资金发放以来,教育监管部门在规范民办园账务过程中,通过日常检查和多次专项检查发现民办园账务存在的问题有:
(一)无预算,缺乏约束力,支出随意性较大
民办园预算编制的过程,在一定意义上来说是幼儿园发展规划以及资源配置的过程,完善的预算管理工作,能够规范幼儿园的内部经济行为,为落儿园战略发展规划和优化资源配置打下基础。但是我县大多民办园规模较小,家庭作坊式作业,管理模式大多采取家族式管理,认为预算可有可无,使得民办园日常经营开支无约束,合理性较差,支出随意性较大,造成民办园在发展过程中随时有资金失控的风险。
(二)重拨款,轻管理,银行账户形同虚设
各民办园在争取资金的过程中不惜花费精力、财力,但资金到账后只在银行账户钻一下,马上以提现方式全部提走,好的虽做不到专款专用,但还反映在账务中,更有甚者资金不见踪影,银行账户形同虚设,缺乏必要的监督,难以反映民办园的各种经济活动。
(三)支出发票全是白条子
按财务管理规定,开支票据均须是合法凭证,但民办园除电费、电话费外,均是白条子,严重违反现金管理制度,违反财经纪律,逃避监督,造成管理失控,还直接流失了国家税收。
(四)会计核算不合理
民办园规模较小,无专职财务人员,聘请的兼职会计业务能力参差不齐;科目设置不按会计制度的要求,企事业混用,随心所欲;奖补资金不专款专用,没有用于改善办园条件、补充玩教具、保教和生活设施设备、培训教职工上,固定资产无论从记账还是管理上都较为混乱;没有建立幼儿园伙食专账,独立核算。
(五)财务监督薄弱甚至缺失
民办园大多规模较小,家庭作坊式作业,首先,内部监督机制缺失;其次,兼职的财务人员无财务监督权;最后,由于财务意识淡薄,各民办园对教育、物价、财政三方监管部门的监管抵触情绪较大。
对民办园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们要正确认识,成绩是主流,问题是支流,通过财务检查和专项审计,使各民办园认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逐步规范会计工作,与公办幼儿园接轨,推进学前教育事业康发展。
二、充分认识加强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加强财务管理是提升民办园内部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民办园的发展弥补了公办园的不足,教育监管部门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民办园所提供的公共服务职能,在行动上给予更多的扶持与规范,帮助民办园认识到财务管理既是单位管理的综合反映,又是内部管理的重要基础,进一步提升单位管理水平必须加强财务管理工作。
(二)加强民办园财务管理是落实《西安市扶持民办企事业办幼儿园发展的实施方案》的必然要求
《实施方案》要求受奖补单位要自觉遵守财经纪律、法规,按照《会计法》和会计制度的相关要求,加强财务管理,规范使用奖补资金。全面落实《实施方案》,明确财政资金管理的重要性和严肃性,规范会计核算,将民办园的任何财政支出均纳入规范化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民办学校应当建立财务、会计制度和资产管理制度,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会计账簿。教育监管部门应组织民办园举办者和财务人员的财务管理专题培训,增进举办者对规范财务管理的正确认识,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技能,确保民办园财务管理的规范化,保障财政资金的安全、高效使用,维护家长和儿童的利益。
三、强化财务管理,实现会计工作规范化
(一)严格预算约束
财务预算是单位整个财务管理的核心,各民办园应本着“量入为出,统筹兼顾,保证重点,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每年的经费预算,遵循先有预算,后有支出的原则,严格预算执行,以最经济有效的方式维持幼儿园正常运转和发展的基本需要,增强预算约束,减少支出的随意性。 (二)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良好的财务管理制度是民办园日常运营管理有序进行的基础,为规范民办幼儿园财务行为,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幼教事业发展,民办园应根据会计法律法规,结合幼儿园自身情况,逐步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为规范财务管理提供制度支撑。
(三)夯实会计基础,推进财务工作规范化
1、依法配备会计人员
各民办园必须依照《会计法》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配备有会计从业资格的专职会计人员,个别规模较小的民办园,应当根据《代理记账管理暂行办法》委托会计师事务所或者有代理记账许可证书的其他代理记账机构进行代理记账。
2、加强银行账户管理
各民办园必须在银行开设以审批部门批准的幼儿园名称为名的银行基本账户,学前一年免费教育、贫困生补助、公用经费及各种奖补等财政资金必须拨付至该账户,逐步规范,将各民办园收取的保教费也收缴至该账户,统一管理、统一使用,从而便于监督各民办园的日常经营活动。
3、严格控制白条进账、结算方式
各民办园应沿用会计核算中心的管理办法,严格控制白条进账,单位对经常性小额零星办公用品的采购,可采用“定点采购定期结算”的办法,定期结算时应付原始账单,逐步规范票据,使用正规税务发票,避免逃税行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严格结算方式,单笔业务在千元以上必须转账支付,严禁坐收坐支。
4、依法建立会计账册,规范会计核算
各民办园应当按照《会计法》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建立会计账册,规范建立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及其他辅助性账簿,进行会计核算,及时提供合法、真实、准确、完整的会计信息。将学前一年免费教育、贫困生补助、公用经费及各县补助资金落实到位并做到专款专用。幼儿园伙食建立专帐,独立核算,按成本收取,收支平衡,严禁克扣幼儿伙食费,并定期向家长公布伙食账目,接受家长监督。
5、加强资产管理
资产包括流动资产、固定资产等,各民办园应建立、全货币资金的内部管理控制制度,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严格按事业单位六类分类登记明细科目,民办园作为自主经营单位,应对其所拥有的固定资产根据性质和消耗方式预计使用寿命计提折旧,合理分摊各期成本。
四、加大监管力度
明确举办者和财务人员职责,建立全内部监督机制。举办者作为单位的负责人,对会计资料的合法、真实、准确、完整负有责任,会计人员必须以财经法律、法规为依据,认真履行会计监督职责。
加强属地财务管理。按照属地原则,各中心学校必须增强防范风险的意识,加强对辖属民办园的财务监管力度,促使民办幼儿园规范、康发展。
充分发挥会计核算中心的监督职能。作为对公办学校及幼儿园实施财务管理的会计核算中心,必须充分加强对民办园各类财政资金支出的审查与监督,对其财务管理进行指导与监督,发现问题要求及时整改,引导其逐步规范。
加强财政、审计、税务机关的监督是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有效进行的重要保证。财政、审计、税务监督是政府监督的有效手段,各单位必须自觉接受并配合财政、审计、税务机关依法进行监督,推动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充分开展,保证财政资金的高效安全使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新编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与实务.中国商业出版社
[3]张继.民办幼儿园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民办幼儿园的账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