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话题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的文件精神,推进婴幼儿照护服务的专业化和高质量发展,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于2021年10月31日在成都举办了“第三届托育与儿童早期发展论坛”。本届论坛由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主办,四川省优生托育协会、四川悦思贝儿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承办,金苹果学前教育集团、中日幼儿交流会协办。
本次论坛邀请到了国内外儿童保健、托育和教育等多学科专家学者、实践者,以及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通过主题报告、线上邀约发言、圆桌讨论等形式,探讨新形势下婴幼儿托育面临的新问题和挑战。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人口家庭处处长苏建明,四川省优生托育协会常务副会长、省医药爱心扶贫基金会秘书长郎永长出席了本次论坛。
01
回应性照护对于婴幼儿成长的重要意义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童连发表了以《婴幼儿回应性照护》为题的精彩演讲,详细介绍了“回应性照护”这一教育概念的理论基础与实施要点。
童教授强调,回应性照护对于婴幼儿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能够建立幼儿安全感与他人的信任关系,促进婴幼儿语言、社会性、认知发展,使婴幼儿获得更多的情感支持。
童教授认为,保育人员与婴幼儿的关系和互动是决定托育质量的核心要素,托育性机构的教育质量往往取决于结构质量、过程质量与结局质量。“回应性照护”的实施要点就在于陪伴、观察、了解、高度投入,尊重孩子的自主性、及时做出教育策略的调整。在这一过程中,老师的理念和技能是根本,而非结构化课程安排、定期科学评估和反馈等内容也同样十分重要。
02
儿童早期发展与共同富裕之路
在中国从事多年婴幼儿教育研究的斯坦福大学教授Scott Rozelle在论坛上做了题为《应对中国0~3岁儿童早期发展的挑战: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的线上演讲。基于自身对于中国0~3岁儿童的长期教育研究,Scott Rozelle教授从“中国的人力资本问题”“识别这一问题的来源”“谋求解决途径”三个角度说明了0~3岁幼儿教育对于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意义。
认知能力往往在孩子3岁之前就已经开始发展,3岁是幼儿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窗口期。Scott Rozelle教授在演讲中巧妙引用了我国“三岁看老”的民间俗语,强调了0~3岁幼儿的认知能力发展对于其人生发展与成长的重要作用,说明了这在这一时期对婴幼儿进行科学养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在阐释问题现象与原因的同时,Scott Rozelle教授在最后同样给出了自己的建议,他认为建立农村地区教育人力资本十分重要,这就包括加强对父母养育能力的指导,使其掌握这一年龄段孩子的“育人之道”。
03
提升婴幼儿保育质量的国外经验
日本保育学会会长、东京大学教授秋田喜代美在论坛上发表题为《日本保育质量评估指南介绍》的线上演讲。围绕“如何提升0~2岁婴幼儿的保育质量”这一内容,向与会者分享了日本的探索与实践。
通过分析日本0~2岁婴幼儿保育现状,秋田教授介绍了体系质量、保育过程质量与保育监测质量对于保育质量提升的重要意义。针对日本国内保育发展状况与突出问题,秋田教授介绍了日本政府为有效提升保育园(托育园)利用率而设置的各级保育园认证标准体系,同时也介绍了日本各地幼儿园的具体教育实践,强调了“抓住孩子的心”的重要性,明确了尊重孩子、认可孩子、接受孩子不同的个性的教育原则。
在论坛上,另一位日本学者,筑波大学教授安梅敕江带来了题为《架桥儿童托育科学与实践:基于云计算支持系统和长期队列研究》的线上分享,通过赋能理论展示了她所带领的研究团队在互联网领域的教育实践与最新成果。
通过“赋能理念架起科学与实践的桥梁”、“基于循证科学的实践”、“基于互联网的支持系统”三部分的阐述,安梅教授详细介绍了她所在的“生涯赋能科学研究室”在社区共同体支持个体生命全周期的健康与发展领域的实验数据与研究成果。
通过队列研究,安梅教授的团队获得了一系列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的研究结果。在此基础上,研究人员开发了一个互联网系统,在这一系统中,保教人员能够随时上传幼儿发育情况、社会技能、困难行为、保育环境等基本信息数据,在提供相应问题的解决方法与建议的同时,系统也能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发展状况,为婴幼儿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通过本次会议,与会嘉宾就如何更好地促进婴幼儿照护事业健康发展针对性地开展了互动交流,共同探讨了我国与世界婴幼儿托育事业的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为今后进一步推动我国婴幼儿托育服务专业化、规范化、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力量。
论坛召开次日,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童连女士、四川省优生托育协会秘书长张颖女士一行四人对金苹果吚呀学苑进行了参观调研。
调研过程中,双方围绕“适宜的照护性环境建设,婴幼儿的营养膳食及活动,照护人员的可持续专业成长”等内容进行了交流。童教授、张秘书长对吚呀学苑优质的环境生态及精细化的保育、养育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