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有效利用民族音乐资源开展幼儿园音乐教育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摘要]民族是幼儿园开展教育时应予以高度重视与有效利用的重要教育资源。幼儿园在收集民族资源时应遵循民族性、趣味性、教育性、适宜性等原则。在运用民族资源时,应注意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将游戏和教学相结合,将教育和其他领域教育相结合。

  [关键词]民族;教育;幼儿园教育

  民族是各族人民表达感情、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丰富的表现形式包括歌唱、乐曲、打击乐器、民族等。作为幼儿园开展游戏、表演,播放等时可以选择与利用的教学资源,民族有助于实现幼儿园课程形式的多样化,有助于幼儿获得民歌、民舞、演奏等方面的初步知识,唤起幼儿利用进行独立的创造性活动的兴趣与愿望,有助于引导幼儿更好地在审美实践中感受美、体验美、理解美,达到审美素质与艺术技能的和谐统一。可见,利用民族开展幼儿园教育,是拓展幼儿园教育资源、促进幼儿康成长的有效途径。

  一、选择民族的四个原则

  (一)民族性原则

  儿童是生活在现实社会文化环境中的人,儿童的认知发展特点决定了其对自身经历的事物具有较高的敏感度。民族往往是儿童直接生活于其中的文化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将其作为教育资源加以利用,是完全符合儿童发展规律与特点的。更为重要的是,民族承载了传承各民族文化的重任,其蕴含的独特民族精神和情感是其他艺术形式所不能取代的。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各族人民基于自己的生活体验与审美趣向,用灵巧的双手制作出了本民族独特的乐器,创作了别具风格的乐曲,无论其曲调还是表现形式通常都具有独特的韵味,对促进儿童对周围环境与本民族文化的熟悉具有重要的价值。

  (二)趣味性原则

  民族来源于生活,与幼儿的生活密切相关。为了满足儿童的需要,在选择民族资源时要遵循趣味性原则,这就要求选择的作品表达的艺术形象要鲜明、生动,所描写的内容应是幼儿生活中比较熟悉和感兴趣的事物,这样更能唤起幼儿的情感共鸣,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唤起他们欣赏的兴趣,充分发挥幼儿的想像力。如壮族歌曲《花狗仔》讲述的是花狗仔看门与孩子逗趣的事情;仡佬族歌曲《长大了》表现了孩子们斗鸡、爬山等快乐游戏的场景。将这样充满童趣、贴近幼儿生活的民族素材应用于幼儿园教育活动中,不仅能够让幼儿获得愉悦的身心体验及美的享受,还能让他们沐浴于充满游戏气氛的环境中,加深对的感受,进而增加其学习兴趣,增进其学习效果。

  (三)教育性原则

  童年期的美育对儿童的康发展至关重要。民族中往往蕴含着各民族人民好客、热情、谦逊等优秀品格,以及各民族在长期待人接物中形成的传统礼仪习惯,而幼儿是喜欢在活动中模仿成人行为,并真实地表现其喜、怒、哀、乐等情感的,所以运用民族、游戏、等来引导幼儿求真、向善、爱美,是对幼儿进行美育启蒙的重要途径。所谓坚持教育性原则,即是要求选择这些有积极引导意义的民族作品,如壮族歌曲《包粽粑》表现了壮族小娃崽们用白花花的糯米包粽子,然后送给解放军的过程,体现了军民一家亲的浓浓鱼水情;回族歌曲《羊肉串》表现了回族小朋友用羊肉串招待好朋友的温馨情谊。这些蕴涵美好情感的民族有助于陶冶幼儿的情操、美化幼儿的心灵。

  (四)适宜性原则

  一些优秀的儿童作品之所以能取得成功,是因为它们所表现和宣扬的主题是当时社会大环境所认同的价值追求。为了适应现代孩子对审美的需求,幼儿园还需要遵循适宜性原则,对收集的民族资源进行改编。为此,幼儿园应充分利用教师自身的特长,挖掘家乡原生态地反映日常生活的民族民间,并在结构、节奏、歌词上予以变化,将之改编为适宜幼儿传唱的歌曲,最终引入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如壮族歌曲《敬酒歌》《迎客歌》《送客歌》等最能反映壮族人民热情待客的礼节,其歌曲曲调也有着极其浓郁的壮族民歌风格,但其歌词过于复杂,不利于幼儿理解和记忆。于是教师对歌词进行了简化,只保留了部分沿用本土壮语语音的衬词,这就不仅有利于儿童理解与接受,而且使人感到熟悉又新鲜,有效地传承了原生态的壮族文化。

  二、利用民族资源的教育策略

  (一)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将考察研究、基地研究和集中研究相结合

  教学素材的筛选和组织对教师的基本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3_为充分挖掘和发挥教师们自身的优势,幼儿园应分析相关教学领域教师的背景状况,发动教师利用自己的社会资源在假期时深入乡间,收集学习当地典型的民族作品,并之带回幼儿园。对这些收集到的资源,幼儿园要及时组织相关教师进行研讨,首先由收集者介绍作品反映的文化特点及民俗民风,表演流行的童谣及民间,组织大家相互学习;然后,邀请各民族民间艺人到幼儿园参与教学活动,现场表演相关童谣;最后,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和学者,与教师一起对收集到的民族资源进行改编,以适应新形势下儿童的需要。这样,民族资源收集的过程实质成为一个培训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们自身的民族素养得到了充实和提高,同时为开展民族活动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所谓考察研究指创造机会,让老师们到广阔的乡村去采风。如在“三月三”等特殊节日,组织教师和孩子们到民族聚居地参加歌圩活动,感受民间的节庆氛围,为教师了解各民族的特点提供第一手资料,为有效地开展民族教学活动提供理论与经验的保障。基地研究指教师以同年龄段为单位组成研究小组,以班级为实验基地开展教学研讨,探索有效的教学指导策略,并形成活动案例。集中研究指在每周一次的课题组研讨时间,各研究小组以文本研讨或活动观摩研讨的形式,进行摆问题、求途径、找策略的深入研究,由此形成“发现问题�D�D理论学习�D�D实践行动�D�D自我建构�D�D再学习�D�D再实践�D�D再建构�D�D再研讨一提升理论”的循环往复、层层递进的过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二)充分利用民族素材,将游戏和教学相结合

  幼儿活动的形式是多样的,不同的活动形式其教学侧重点不同,对幼儿能力发展的作用也不同。这就要求教师处理好素材,能够形成不同形式的活动,促进幼儿多方面能力的发展。如壮族幼曲《赶歌圩》的内容大意是:“三月三”歌圩已经开台了,一群壮族小娃听到远处传来阿爸阿妈的歌声,也想赶到歌圩参加表演。在途中,他们热心帮助了去赶歌圩的爷爷奶奶和小弟弟,并动脑筋加快速度赶到歌圩,演唱了快乐的新童谣。这首歌曲内容贴近生活,情节充满童趣,易于幼儿理解和接受。教师可将这一素材编成歌曲版和舞曲版,创设欣赏、欣赏、学习歌曲、节奏乐等多种教学活动,培养幼儿对的感受力、表现力、创造力及合作演唱的能力。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形式之一。幼儿园教学游戏化,就是用游戏化的方法对幼儿进行教育,在愉快的游戏过程中培养幼儿的素质、学习品质、以及良好的个性与社会性品质。在开展民族教学活动时,幼儿园也应力求做到寓教于乐,寓教于“玩”。如壮族歌舞《板凳龙》、汉族歌舞《舞金狮》、瑶族歌曲《骑青马》等都是根据各族的体育游戏题材改编而来的,其中有壮族的板凳杂耍、汉族的舞狮、青竹当马愉快竞赛等活动,都有助于发展幼儿的身体素质。在实施过程中,可以先让幼儿对舞板凳龙、舞小狮有亲身的游戏体验,再让幼儿在玩玩、唱唱、跳跳中逐渐学会唱歌曲,进而引导幼儿根据歌词表演,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幼儿动作的协调性,而且能够提高幼儿对民族游戏及的理解与表现力。

  (三)将教育与其他领域教育相结合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划分为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大领域”,同时强调“各领域的内容要相互渗透……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幼儿教育作为艺术领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具有该领域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完整性,又与其他学科、领域之间有着强有力的渗透关系。幼儿对相关民族知识的了解,能使幼儿对民族作品形成更全面、更直观、更多元的认识和理解,因此在幼儿园民族教育实践中,教师应善于将民族融合到幼儿一日生活及其他领域教育中,使抽象的、难以理解的作品内容变得形象、生动、有趣,从而既提升幼儿生活中艺术活动的质量,又促进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的发展。

【有效利用民族音乐资源开展幼儿园音乐教育】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有效利用民族音乐资源开展幼儿园音乐教育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