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班幼儿是指刚入园的幼儿,由于他们年龄小,自制力差,如果没有良好的常规培养,保教活动就不能很好地实施,对日后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带来极大的困难,并影响孩子的康成长。那么,如何使幼儿在小小班时期就养成良好的生活常规呢?
一、关爱幼儿,建立师幼情感
老师要和幼儿建立深厚的感情,这是培养良好常规的前提。小小班幼儿年龄小,自理能力差,如衣服、裤子、袜子不会脱,老师耐心地帮助脱,并有序地放在枕头边上;鞋子不会摆放,老师要不厌其烦地帮助他们摆放整齐;睡觉哭闹时就哄着睡在老师身边;幼儿在吃饭时,会出现不会使用勺子、筷子等情况,这就需要幼儿教师帮助幼儿进食,并在一口口喂幼儿的同时,慢慢教幼儿如何使用勺子、筷子。幼儿在园时,难免会出现与其他幼儿产生小矛盾,想妈妈、爸爸的心理,情绪会有所波动,幼儿教师要在方式方法上掌握好“度”,尽快帮助幼儿稳定情绪,让幼儿开心、快乐地融入到集体中来。
二、巧用,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常规习惯
小小班幼儿年龄小,喜欢接受老师亲切、易懂的语言。因此,要经常用来激发幼儿的兴趣,并帮助幼儿掌握生活常规要领。
在培养幼儿排起队步时,我们先运用小动物一个跟着一个走的表演,让幼儿观看小动物们是怎样走的。然后我们在教室贴上线,让孩子们听着轻松而舒缓的练习一个跟着一个走。经过几次练习,虽然不太整齐,但孩子们会做了。
在引导幼儿排队喝水时,我们先让幼儿自觉地排好队,不推不挤,然后一个一个取自己的杯子,喝多少水接多少水,并鼓励幼儿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在进餐前,让幼儿朗诵小《爱惜粮食》及古诗《悯农》,让幼儿知道吃饭不要掉饭粒,粮食来的不容易。
在培养饭前便后要洗手的好习惯时,让幼儿一边洗一边朗诵:“小朋友,来洗手,袖子卷高点,龙头开小点,肥皂少打点,手心手背搓一搓,看谁洗得最干净。”这样幼儿在不觉之中掌握了洗手的要领。
三、常规培养游戏化,语言慢、轻、短
在日常活动中,对小小班幼儿讲话要做到慢、轻、短,即语速慢一些,声音轻一些,语句短一些,老师可以在向幼儿提出要求的时候一边说一边做,提高语言的示范性和直观性。一次提的要求不能太多太杂,要突出重点。以孩子学习搬椅子为例,我们在念和示范动作时,“一手抓椅背,一手抓椅座,两手抓住放胸前,一个挨着一个放”,教师的语速要慢,让孩子一听就能明白。动作要和动作内容一致。另外,教师要用充满激情、童趣的语言告诉幼儿做事情的准则,可以适当地把规则变得趣味化,让幼儿更容易理解,以至于不触犯规则。例如,在让孩子养成轻放椅子的习惯时,可以告诉孩子:椅子喜欢爱护它的孩子,如果小朋友推椅子、用力放椅子,椅子会摔跤,它的小脚还会断呢,多疼啊!
四、正面引导,表扬为主
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小孩是喜欢称赞的,没有一个孩子不喜欢听好话,也没有一个孩子是喜欢有人骂他的。”可见,教师对幼儿鼓励、表扬的重要。在鼓励表扬时,语言要温和,面带微笑,让幼儿觉得有亲切感,使幼儿有信心做到遵守一日常规。反之,如果教师一味地批评,他们就会产生反感,甚至害怕。如,班级中有个女孩,胆子特别小,老师声音稍微大点就会害怕地哭出来。在一次活动课上,我发现她学得特别认真,就表扬了她,没想到她很开心地笑了,从此以后老师声音稍微大点,她仍然很开心。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经常鼓励和表扬幼儿,使他们更加努力做好每件事,自觉培养幼儿的好习惯。
五、常规教育,需要持续性和统一性
进行常规的训练,老师们的意见和方式要相同,否则孩子会感到无所适从。如,小小班孩子在学习排队时,教师在给孩子认真讲解、示范和练习一个一个拉着衣尾走的方法,如果班上三位老师都能统一要求,长期坚持下去,那么孩子的排队就会排得很好,无论是哪位老师让小朋友排队,他们都能按之前老师的要求来做;但如果教师在给孩子的练习中,一位老师严格要求,另一位老师则很随便,这样孩子就会很松散,长期下去,孩子们就会养成散漫的习惯,不利于常规的培养,所以需要坚持持续性和统一性。此外,还要把家园结合起来进行常规培养,使常规培养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幼儿园小班常规培养的策略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