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对幼儿园课堂“小学化”的思考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摘 要:现在有很多私立幼儿园按照小学的教育和管理方式实施教育,幼儿教育呈现小学化倾向。违反幼儿教育规律,影响幼儿身心康发展,剥夺幼儿幸福童年,又具有严重的危害性,我们幼教工作者必须加以引导和纠正。

  关键词:幼儿园;课堂教育;小学化倾向;思考对策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10-0144-01

  幼儿教育对于人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养成非常重要,它主要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兴趣。然而很多幼儿园按照小学的教育和管理方式实施教育,幼儿教育呈现小学化倾向。违反幼儿教育规律,影响幼儿身心康发展,剥夺幼儿幸福童年,又具有严重的危害性。作为一线工作者,我无时不在关心和思考这个问题,结合一些优秀的教学案例,就幼儿园课堂“小学化”谈谈我的看法。

  一、分析形成的原因

  (一)幼儿园的管理模式和领导者的管理理念存在问题。幼儿园的管理模式一方面与国家的主导方向及教育主管部门的导向是分不开的,英美等国不要求上课坐端正目不转睛地盯着教师,学生课堂上表现比较自由,孩子可以吃,可以走动……干自己想干的事情,这样的教学环境并不影响幼儿思维能力,学习兴趣、创造力和想像力的培养和发展。但在国内很多幼儿园按照小学的教育和管理方式实施教育,幼儿教育呈现小学化倾向。教师要反复规范幼儿上课的坐姿,要求“坐端正,小眼睛看老师”,惟恐孩子在幼儿园不能养成良好的倾听和坐的习惯。幼儿园的管理模式也取决于幼儿园管理者的办学理念和要求。管理者的要求决定了大部分教师的努力方向。要求各班必须抓好课堂教学常规,教师们便努力要求幼儿。

  (二)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师的教学理念指导着教师的行动。教师的专业素养,理论知识决定着教师的教学水平。对于幼儿的年龄特点、接受兴趣、注意力的了解等直接决定着教师教学内容的选材、教学过程的设计和教学方法的使用。

  (三)家长对学前教育的盲目要求。目前教育的“功利性”也波及到幼儿家长,他们不愿意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只看孩子在幼儿园认了多少字、会背多少诗、能做多少算术题、会不会说英语等等,家长这种“望子成龙,盼女成凤”、急功近利的思想,让很多幼儿园很难坚持原有的办园理念。一些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要求,在课堂上进行小学知识的传授。

  二、对幼儿园课堂的几点建议

  (一)趣味性贯穿始终。要调动幼儿的注意力光靠语言的强调是不行的,教师必须想办法激发幼儿兴趣,近而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说:“对孩子来说,游戏是学习,游戏是劳动,游戏是重要的教育形式”,高尔基也曾说过:“游戏是小儿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途径”。但同时又受到教学内容的局限,所以让整个教学活动变得富有趣味、融入游戏是幼儿教师课前预设时需要突破的难点。课堂中应当更多地安排游戏,唱歌,跳舞,跑跑跳跳这样的活动,让孩子过剩的精力得以释放。

  (二)内容选材贴近生活。将幼儿的生活经验、生活所见和幼儿的学习活动联系,是幼儿园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联系生活幼儿才会有更多话想说,更多的兴趣去了解,才会变枯燥为快乐。比如某教师要让幼儿感受数字的重要性和有趣,她组织了《生活中的数字》教学活动。让幼儿先说说在生活中哪里见过数字?然后让幼儿相互看看课前准备的一件带数字的物体并说说上面的数字表示什么?再让幼儿看生活中带数字的物体“公交车、菜单、验钞机、超市的货架、食品袋……”最后再让幼儿讨论没有这些数字会怎么样?活动中激发幼儿不断探索,将幼儿的生活经验与教学内容紧紧联系,使幼儿对生活中的数字有了极大的兴趣,在活动结束后还会去探究,活动的选材意味深长。

  目标的制定简单、清晰、准确。教学目标的制定也是决定一堂课的中心要素。很多教师在确定目标时有些盲目,目标太多、太大、模糊,反而使课堂环节松散、内容繁多。

  (三)注重对幼儿思维能力的培养。3-6岁是幼儿智力形成的关键时期。幼儿园教学活动是幼儿思维培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幼儿园五大领域的教学内容以训练幼儿的思维能力为主,不必程式化的死记硬背,而是以能引导幼儿学会探究、学会思考、学会提问、学会交流、学会合作等为主。比如某教师设计的科学活动《神奇的药水》,为幼儿提供了碘,苹果、桔子、大白菜等各种水果、蔬菜,以及含有淀粉的雪饼、馒头等,引导幼儿操作、探究,得出结论碘遇到淀粉会变色。

  (四)课堂时间的控制。幼儿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严格控制时间。幼儿正处于长身体阶段,机体和神经系统都还比较弱。如果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大脑容易疲劳,会造成神经系统的伤害,并引起心理上变化,如表情呆板、烦躁、或者等。过早、过多的规范性学习还能导致幼儿近视、驼背、消瘦等身体不良症状产生。一般小班上学期10分钟,中班上学期15分钟,大班上学期20分钟,下学期时可多加5分钟。

  当然幼儿园课堂活动是小学课堂教学的基础,却也有不同的特点和要求,需要一线教师不断探索和研究,全力遏制“幼儿园课堂小学化”倾向,争取让幼儿园的课堂更富趣味性,适宜幼儿,为他们以后的学习做好兴趣铺垫。

【对幼儿园课堂“小学化”的思考】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对幼儿园课堂“小学化”的思考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