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幼儿园生态自然角种植园活动之我见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明确指出,“幼儿园教师是履行幼儿园教育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而专家们也都认为:观察能力,是幼儿园教师的专业体现。

  2015年江苏省进行了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的推进,目标是以游戏精神为切入点,全面实施幼儿园课程改革,贯彻落实《3-6儿童学习发展指南》。明确了幼儿园课程改革的第一步:改造我们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并细化了6个支架。支架1明确指出,观察1名儿童,每天观察3次,每次3分钟,自己用随笔(最好是白描)方式记录,同事们之间以即兴谈话或沙龙方式高频度讨论自己观察到的儿童行为(也可以正式讨论),坚持做1-2个月,直接提出了幼儿园教师观察记录的要求。

  而另外5个支架指明了课程游戏化开展的不同途径,如幼儿自主进餐、弹性作息时间等等,扩大观察幼儿的视角。而如何处理好教师的预设活动与幼儿自主游戏之间的关系?教师怎样在自主游戏中推动幼儿的好奇心、想象力与创造性?老师如何观察游戏、解读游戏,并用观察的结果与反思推进幼儿的学习与思维?这些话题大家都还只是在摸索之中。

  如果一日生活皆是课程。看懂幼儿的行为,才是幼儿老师的专业。那么,自然角种植园作为大自然的缩影,是孩子认识自然、探索自然的一个智慧区,老师们是如何来创设我们的自然角和种植园呢?如何通过自然角和种植园推动我们的课程游戏化发展呢?这些会带来哪些收获呢?通过一年多来的实践,我们有了以下的认识。

  一、多元环境�D�D激发幼儿探索自然界的奥秘

  对于室内的自然角,我们本着季节性、丰富性、艺术性、探索性、整洁性、区域性的特点,充分利用窗台、走廊或废旧的纸板、瓶瓶罐罐等,搭建出富有层次的平台,把“五区” 观赏区、种植区、饲养区、工具区和观察区相对分开,把水培、土培和小动物自然生态循环性结合,如吊兰下的金鱼、芋头下的蝌蚪,让孩子真切体验到: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

  户外的种植园,我们把绿绿葱葱的瓜果时令蔬菜长到了自己的责任田里,让孩子真实感受到:茄子树是这样的,四季豆藤是那样的,蕃茄原来是一丛一丛长大的。

  这样的环境,美化的是身边,丰富的是孩子,扩大的是视野。

  二、多元感知�D�D鼓励孩子多样感官探索自然界的有趣

  自然角种植园的动植物是不断生长变化的,什么时候要浇水,什么时候要捉虫,小蝌蚪长出来什么来,蚕宝宝长了几厘米,要坚持观察。

  他们去看、去听、去讲、去画、去记录、去争吵、去尝试、去解决。

  他们为了观察日期天气的记录,仔细研究环境墙,从而发现正确的记录方法。

  他们为了克服心中的恐惧,反复地尝试,体验以往不敢尝试的东西。通过实践证明:原来我可以。

  孩子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点滴时间、进行细致的观察探索,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获得知识经验,培养个性品质,体验发现的快乐。

  三、多元互动�D�D体验家园合作主动探究自然界的快乐

  除了孩子之间的讨论交流,师生的互动交往,家园的亲子参与也是必须的。

  让原来观赏性的自然角变成了放学时亲子互动的平台,邀请爷爷奶奶来参观菜园和孩子“忆苦思甜”,让小朋友早晨和下午拉着爸爸妈妈手讲述种植的故事�D�D我们还可以利用网络,如微信、QQ群等向家长介绍班级自然角的创建情况以及需要提供的帮助等,周末进行家庭领养和寄养,让家长和孩子共同饲养动物;开展家庭亲子手工种植活动,用拼图材料动手制作,种植小植物,体验大自然搬到作品中的美丽。让家长多了解孩子,更让家长了解学前教育的特殊性,这会给我们的活动带来意外的收获。

  四、多元发展�D�D收获自由自主愉悦创新的游戏课程成果

  教育即生活,生活即课程,课程即游戏。

  在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做一做的过程中,幼儿动手动脑。在常态一日生活环节之中,持之以恒,将促进他们多元的发展。如在区域游戏中,孩子们给丝瓜去皮,清洗拔出来的胡萝卜,剥长长的豆角,再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这些活动由点的关注(开放性的、渗透性的、包容性的)去聚焦、去拓展成长期性的、持续性地观察,从而推进幼儿的整体发展。让孩子、教师在其中都能享受“自由、自主、愉悦、创新”的游戏化课程成果。

  从自然角拓展出课程网络,从种植园延伸出集体教学和区域游戏、科学活动、社会活动、语言活动、生活活动等等,把自然角与户外游戏、一日生活、集体教学课程紧密结合,在晨间体育活动、自主上午茶、自选区域等游戏时,我们的幼儿有更多的时间自主安排自己的活动,孩子们经常三个一伙结伴用扁担挑水去劳动。在除草、担水浇花的过程中,带动幼儿整个身体的协调运动,能够帮助幼儿锻炼身体协调性,促进幼儿身体发育。

  我们坚定地认为:课程是幼儿的,教师要现在儿童立场为孩子设计真正属于他们的课程,而不是教师的课程。在认识上没有问题,但在行为上我们会经常回到教师的立场,根据教师的思维逻辑去设计儿童的行为。比如,春天,是花开的季节,找春天找花开是亲近自然感受生命体验成长的过程,它带给孩子的更应该是一种情感和体验:自然的美好和心情的愉悦!教师让家长带孩子参观公园、花园,隐含目的是观察春天的季节特征。比如,亲子采摘草莓,隐含的目的是观察大棚中专业草莓种植环境和方法,为我们的小菜园种植草莓积累经验。

  将传统的自然角、种植园变成为儿童的乐园和儿童的“教科书”,将过去观赏性的环境变为实用性的教育资源,让儿童参与其中,融合课程意蕴,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

  微观的小小自然角、广义的生态种植园,在这个过程中,观察是老师的核心素养。看懂孩子的行为是一个基础。课程游戏化的进程也在发生改变。看懂之后,同样也是付出,也是支持,但结果就不一样了。孩子得到了有动机的发展, 老师也去验证自己的行为,教师专业自觉性就来了。所以无论是老师,还是孩子,幼儿园的一切都在变化。

【幼儿园生态自然角种植园活动之我见】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幼儿园生态自然角种植园活动之我见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