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计算机技?g的日益普及,多媒体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已经广泛应用于幼儿园课程教学中,它有效的将文字、图像、动画、声音相互结合,让教学活动更富有直观、生动、形象、感染力强等特点,极大的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有效地提高幼儿在五大领域方面的认知、技能、情感、理解能力。多媒体教学对改革幼儿园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推动幼儿园教育现代化进程都有着非常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多媒体;幼儿园教学;有效性
乌申斯基说:“儿童是用形式、声音、色彩和感受来感受周围的事物。”信息时代的到来,大大推进了多媒体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发展,给幼儿园教育活动带来了新的生命力。多媒体展示给幼儿的是一种直观、生动、立体的效果,它以形象生动的画面,悦耳动听的声音,给予幼儿强烈的感染力,不但活跃了幼儿的思维,还极大地调动了幼儿的兴趣,激发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动手动脑的参与欲望,促使幼儿在创作过程中能更积极地表现自我。
一、一次多媒体教学展示活动中的启发
如今多媒体技术已经越来越普遍使用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富有形象、生动的画面与操作更能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活跃教学氛围,大大提高教学的灵活性。在吴中区举办的幼儿园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说课比赛中,看了那么多优秀的演示,引发了我许多的感想。我感觉,多媒体信息技术已不再复杂,不再那么遥远,它就在我们身边,多媒体技术的巧妙运用让传统的教学活动真正的“活”了起来。轻轻一点,动态的画面印入了孩子们的眼睛;轻轻一点,奇妙的声音传进了孩子们的耳朵;轻轻一点,趣味性的呈现影响了孩子们的心灵,极大限度地激发了孩子创造的火花。
二、活动案例:幼儿园小班综合教学《小金鱼逃走了》
下面我想从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谈谈多媒体运用对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影响。
(一)活动的目标
通过观察不同的画面,感知小金鱼的形态和色彩,并尝试用短句、方位词表述小金鱼不同的躲藏之处,感受与小金鱼做游戏带来的乐趣。
(二)多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运用
《小金鱼逃走了》活动一开始我运用插入多媒体音频的功能,播放一段哭声,让幼儿猜一猜是谁在哭呢?接着运用白板软件独特的透视镜功能带着孩子们一起寻找哭声的来源,激发幼儿寻找的兴趣,先找到尾巴,“这是什么呀?小尾巴长什么样呢”再找到身体,一步一步展示逐一让孩子们感知小金鱼的形态。那小金鱼为什么哭呢?通过播放插入的多媒体音频,让幼儿听一听小金鱼不开心的原因,体会小金鱼的孤独感。通过多媒体声音与画面的结合效果,创设一个良好的情境,充分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孩子们一下子充满了兴趣。
在寻找小金鱼的过程中,这一环节我出示四个场景,请幼儿根据小金鱼藏身的特点想一想小鱼会藏在哪一个场景中,并鼓励他们说说为什么。为了更好的促进师幼互动,请幼儿自己上来操作,把小金鱼拖进画面中,如果对了便会发出鼓掌的激励声音,不合适的将会弹出。这里主要运用了电子白板的容器功能,随意让幼儿选择,操作的对错一目了然,体现了《纲要》中指出的“以幼儿为主”这一理念,也富有趣味感孩子们乐意一起参与进来。
最后在小游戏“小金鱼回家啦”中,画面先出现一个池塘的图片,然后运用透明度的功能,通过不断点击出现许许多多的小金鱼。孩子们一下子觉得十分奇妙,“哇,池塘里有这么多的小金鱼,你们还能找到哪条是小金鱼吗?”师幼一起找一找,找到后再次运用透明度的功能把小鱼放大,给幼儿一个更直观的感受,也对孩子今天的表现加以肯定。
三、在实践与反思中悟出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在这次综合活动《小金鱼逃走了》中,我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综合运用色彩、声音、动画等设计了生动有趣的多媒体,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越性,使教学活动真正的“活”起来,让孩子在玩中得到发展。可见,多媒体在幼儿园教学中的运用对提高幼儿的素质,发展幼儿的智力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一)多媒体的运用让孩子充满兴趣,乐意参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是对于幼儿期来说想让他们“坐得住”、“学得进”单凭传统的说教方法未免太枯燥乏味了,也不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而运用多媒体教学可充分调动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获取,使他们愿意开动小脑筋,也发展了幼儿的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促使幼儿全面和谐发展。多媒体教学在呈现中有着声色并茂、动静结合、高度智能化等强大的技术特点,它使传统教学中无法或难以表达的内容,形象直观地展现在幼儿的面前,让幼儿各感官获得满足,兴趣也就被调动了起来。
(二)灵活多样的操作,更能促进活动的有效性
以往教学活动中,常常存在这样的现象:老师一边忙着出示图例,还一边忙着讲解;有时候一边展现图片,还要一边放音频;还有的时候展示的图片、文字不够清晰,无法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这样传统的教学方法既不方便又浪费了许多活动时间,也让幼儿有了等待和分散注意力的过程。但由于电脑具有多次重复操作,不厌倦,不急躁,不失真的特点,所以为我们老师的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教学环节的需要、幼儿活动中实际的回应,自如地演绎操作。在导入画面时,教师能更好地倾听幼儿的言语、关注幼儿发现的问题,对于幼儿感兴趣的画面、问题,教师可灵活操作,回放画面,让他们看得更清楚,理解得更透彻,这样在师幼互动中,教师也能及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更容易突破重难点。这不仅能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而且也更能促进教师实际教学的有效性。
(三)互动性的教学模式提高幼儿思维及动手能力
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无意注意占主导位置,应当引导他们积极运用感官,主动的去感知认识事物。在引导和传授的过程中,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靠抽象的讲解,幼儿只能被动的接受,无法深入的认识。而多媒体教学可以将一些复杂、繁琐的过程集中呈现出来,例如科学活动《毛毛虫和蝴蝶》,这种动态的过程单凭图片是不能形象地展现出来的,而多媒体就能将这些事物的变化动态的展现出来,使幼儿获得感性认识。
幼儿园的教学主要以游戏为主,趣味性强的多媒体还提供了良好的人机功能,使幼儿不仅能看到听到,更可能自己动手去参与教学过程,提高了相应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总之,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将成为对幼儿进行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优化教育手段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作为奋斗在一线的幼儿园教师来说我们只有充分掌握多媒体技术,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幼儿认知发展规律,才能使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参考文献:
[1]季红.多媒体技术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年25期
[2]庄华玲.多媒体在幼儿教学中的优势[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1年06期
[3]何雪英.幼儿教学中交互式电子白板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年01期
[4]唐玉梅.中外多媒体幼儿教育的现状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年04期
[5]王海燕.多媒体和幼儿园科学活动整合的探讨[J].中小学电教(下).2012年04期
[6]虞潇潇.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运用[J].浙江教育技术.2010年02期
[7]董洪欢.让孩子快乐分享�D�D论多媒体教学技术在幼儿园小班教学中的应用[J].浙江教育技术.2011年03期
【多媒体技术让幼儿园教学“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