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随现代学校的快速发展,学校的医疗服务的需求巨大,但各大中小学校暨幼儿园属卫生室设置发展却千差万别,如何解决学校的防疫、卫生服务实际问题,实现学校医疗的优质服务,是新时期学校面对的新问题。本文通过对大中小幼各级学校的调查,发现学校医务室发展各有优弊,隐忧很多,建议各学校抓住国家教育医疗综合改革的契机,寻找良好的举措推动学校卫生(所)室发展,整合医疗资源,使学校的医疗卫生机构能够实现提供优质服务,切实保障广大师生学习和康生活。
关键词:卫生室;现状;问题;对策
根据国家卫生部和教育部《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暨《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规定:普通高等学校设校医院或卫生科。校医院应当设卫生科(室),负责师生的卫生保工作。城市普通中小学、农村中心小学和普通中学设卫生室,按学生人数600:1的比例配备专职卫生技术人员[1]。卫生室是指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学校卫生机构,承担学校预防保、康教育、常见病和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学校卫生日常监督为师生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寄宿制学校必须设立卫生室,非寄宿制学校可视具体情况设卫生室和保室[2]。学校在履行该要求时由于自身条件的不同而差别巨大,怎样谋求更好地实现学校的卫生服务,形成有效有益的医务机构,是值得积极探讨的。
1 学校医务室的现状和问题
大学的校区医院建设都能按照教育部和卫计委的规定执行。整个运营总的还是比较好的,特别是医科大学的附属医院,社会化程度高,医疗水平高,对学校所在地方患者医疗服务起到了巨大作用。
近年来随着交通和信息的便利,中小学学生家长越来越选择子女就学与具有优异资源的学校。这样就出现在中小学学校中,特别是中小学的寄宿生越来越多,并有日益有增加之势,学校卫生室建设和功能要求就日益提高。在广大媒体及大众急切关切子女上放学乘车安全的同时,寄宿生的医疗卫生防疫安全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大问题。经对多所中小学校的调查发现,城市集镇的中小学均设置了卫生室,基本完成了学校医疗服务、卫生防疫、康教育等功能任务;而偏远和不发达地区教育资源贫乏地方财力有限就无法按规定实现卫生室的设置了。调查发现:①学校卫生室配备缺口很大,一些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根本没有卫生室;②缺乏具有执业医师、执业护士资格的和专业人才:由于学校卫生室是”清水衙门”,已取得执业资格的医务人员很少有愿意做校医的,这就造成了有的学校虽然有卫生室,但是没有具有执业资格的医生,个别学校的校医甚至由体育老师、生物老师兼任;③药品、器械的养护维护存在不足:学校卫生室储存设施不全,涉药人员养护意识不强,对药品存放的环境缺乏调控意识,库存药品缺乏必要的保护措施;④购买药品存在问题:购药记录不完备,进药渠道不规范,过期药品经常不报损。
城镇各幼儿园大多也积极设置了卫生室,但管理极为不规范,近期媒体也披露幼儿园医务员为了增加收入而让幼儿过量服用药品的严重事件发生,这种情况的发生使得医务室的设立如同南辕北辙,极度违反了国家政策。
经对某大学附属医疗机构调查发现:这一大学教职工及学生共计4000余人,其开设的附属医疗所行政管理及医护、后勤共计10人,医疗所占地1000m2左右,仅对发放卫生卡的大学教职工及学生提供廉价门诊服务(在其它卫生机构门诊自费),服务时间为8h正常工作时间,其它时间以及住院服务均由学生自行在地方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医并在地方社保报账。在学校校门不远800m处就有许多药房并有一家社区卫生服务站。随着国家医疗体制改革不断完善,地方县乡(社区)村三级卫生服务机构也相应的得到设置并开始有效运转,这就极大方便了广大群众就医。笔者认为在大学所在地均为大中城市,医疗资源相对充裕,如上大学医院的设置明显就有很多不妥,具体如下。
1.1 大学社会化的医院建制 其人员薪金、占地等都很多,增加了管理成本,自然增加了国家和学生负担。如若医院的运营费用较大,就存在大学无力承担学生补贴和医疗机构运行困难的隐忧。
1.2 大学医院并不向社会开放 日常业务少,未提供24h覆盖服务,且与附近社区卫生服务站设置区域重叠,既不能服务社会也不能全期服务学校师生,造成医疗资源的极大浪费。
1.3 大学医院不能帮助学生完成社保报账的便捷服务,对大多为外地生的学生自然会因到地方社保报账流程影响其学习时间,内延服务还有1000m现象。
1.4 大学医疗服务机构医疗技术交流局限 医疗经验不足,无医疗服务优势,如遇一些学生出现一些看似轻微实际怪急偏的病症处理不及时,也会造成医疗事故,这一点亦是不容忽视的。
2 对策和办法
2.1 强化地方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核心作用,加强大学附属医疗机构社会化 大学医疗服务机构为多年形成的,其也是符合国家规定的,对学校医疗服务、卫生防疫、康教育、医疗保险都做了许多工作。随着现在医改后地方医疗机构建制的日趋成熟,其也应该与时俱进,划入地方医疗服务机构建制,服从地方医疗机构监管,降低大学运营成本,祛除条块分割,优化地方资源配置,实现既服务院校师生也方便地方大众就近就医。比如各大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良好实现了学校师生服务和社会化服务;如果大学医院这一块软硬件资源相对附近社区医疗机构比较优势较弱,就就近整合资源由社区医疗机构来完成这一大学医疗服务工作,这两种模式都能很好实现资源优化和成本优势。
2.2 提高监管意识,加强中小学卫生室良好有效管理 学校卫生室是专为学生提供医药服务的重要场所,有关人士认为,学校卫生室规模不大,药品各类也比较少,容易成为监管遗忘角落。因其服务对象主要为学生,其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显得特别突出。一旦出现安全问题,社会影响就非常大。为此,需要有关部门把强化学校卫生室管理纳入议事日程,加强对学校卫生室的监管。
针对城市集镇的中小学均设置了卫生室建设,地方要以卫生管理为主,强调其公益性,通过加强管理和促进医务人员与地方高等级医院医疗技术交流,以大带小促进医疗服务快速对接,使学校医务室提高疾控意识、医疗技能、快速反应机制,避免出现管理盲区,对其用医用药都要有严格良好的监管办法,不能由于学生对医疗知识和防范意识的低弱而任由一些违规事件的发生。 2.3 卫生主管部门要加大卫生室的创建验收力度 卫生主管部门应该会同教育主管部门等,带领检验检疫部门等人员,制定严格的卫生室合格验收规范,并进行逐个学校的验收检查,要求他们的硬件、软件、人员等方面达到强制性的标准。要逐个把卫生室的验收标准责任落实到学校领导的身上,落实责任制。在卫生室不合格,人员素质不够,工作制度不到位的情况下发生的卫生安全事故,要严格追究领导在卫生室创建当中的责任,促使学校重视对卫生室的建设工作。
2.4 扩大校医培训范围,提高学校卫生管理能力 针对学校卫生监督人员不足、监督力量薄弱的问题,县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可在乡(镇)卫生院或防报站,聘任学校卫生监督工作协管员,参与日常的检查、指导,及时发现学校存在的安全隐患。加强学校校医、保医等相关人员卫生知识、法律知识的培训。在学校卫生监督培训工作中,扩大培训范围,市以下卫生监督人员很少有机会参加国家级省级组织的培训,学校校医更是没有机会。国家级专家到各省或附近的几个省联合分期分批对市、县级卫生监督人员开展师资培训,再通过他们对学校卫生管理人员开展培训,这样就扩大了培训范围,也提高的学校的卫生管理能力。
2.5 多种举措多头并举,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卫生室设置和建设 偏远地区教育卫生资源均相对贫乏,地方一级要将学校卫生室建设纳入教育卫生发展统筹考虑,如果地方确实财力有限可委托协调村级卫生站来完成学校卫生室的职能,也可通过一定政策利好鼓励村际医疗人才或公益资金投入卫生室建设,但同样不能由于其地方偏远而放松监管,更应该通过网络、定期巡诊来有效监管,并有效地推动地方高等级医院医疗帮扶宣教等形式来加强其卫生室服务和建设。
对于幼儿园的医务室管理,要积极配合政府将幼儿园收归地方统一管理的契机,尽快出台幼儿园系列教育卫生工作管理办法,通过法规规范医务室工作行为,并由社区乡镇一级加强对其管理,防止和杜绝幼儿伤害事件的发生。
伴随国家教育医疗卫生改革深度推进,针对基数达几亿的广大莘莘学子和幼小儿童的医疗卫生工作将更加紧迫,学校及幼儿园不能仅只管教学成绩忽视学生的体质康。各教育机构要在当地政府和教育卫生部门的管理协调下,在区域内整合资源,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向学生及家长负责,保障学生学期卫生工作,维持区域稳定,奉献良好服务给广大学子。
参考文献:
[1]国家教委,卫生部.学校卫生工作条例[S].1990.
[2]教育部,卫生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的通知[S].2008.编辑/成森
【大中小学幼儿园卫生室调查及改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