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儿童与幼儿园,到底谁适应谁?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摘 要】儿童与幼儿园谁适应谁的问题,是学前教育界所关注并讨论的重要问题。本文对这一问题进行历史梳理和现实反思,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即幼儿园办学必须以“幼儿园适应儿童”为核心理念。

  【关键词】学前教育教育理念幼儿园儿童观

  一、东西方历史演进:从儿童顺应教育,到教育尊重儿童

  从历史上来看,从古代至现代,教育与儿童的关系,经历了从儿童顺应教育,到教育尊重儿童的变迁。

  1.西方历史演进

  这种变迁在西方教育史上显示的尤为明显。远古时期,由于认识水平有限,人们并不能清晰、有意识地区分“儿童”与“成人”的概念,儿童仅仅被当作是社会的一员,其区别于成人的特点没有得到关注。此时除了少量具有一定教育意义的仪式性活动外,鲜有专门为儿童设计的教育活动,儿童与成人一起进行采集和狩猎,在活动过程中通过自身的观察、模仿来掌握生活技能。及至中世纪,虽然人类文明获得极大进步,但是在对儿童的教育问题上,依然是儿童单方面适应教育。一方面,人们看不到儿童区别于成人的独有特性,将其看作是成人的缩小版;而另一方面,教育沦为宗教附庸,教会以教育为手段培养便于控制的社会成员。由此,教育与生活实际相脱离,儿童不得不接受超越其实际水平、忽视其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而接下来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时期,虽然出现了一些有关儿童的新的观念,人们开始关注儿童内在的兴趣和规律,但是中世纪时的教育方式仍占主流。直到启蒙运动时期,随着以卢梭为代表的自然主义教育深入人心,人们对教育与儿童间关系的认识才开始发生较大的变革。自然主义教育强调,人的发展有内在的固有倾向,教育必须尊重人自身的内在自然进程,而不是将外在的规则强加于儿童。由此,教育与儿童的关系,第一次由“儿童顺应教育”,转向“教育尊重儿童”。而19世纪的“教育心理学化”运动,则更是将焦点放在了受教育者的内在心理机制上,致力于研究如何让教育进一步适应人固有的学习规律和发展程式。自20世纪以降,无论是以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教育家,还是50年代之后以皮亚杰为代表的心理学家,都进一步关注了儿童作为儿童所具有的独特性,强调教育对于儿童的尊重。

  2.我国历史演进

  在我国,教育也同样经历了从“儿童顺应教育”到“教育尊重儿童”的变迁。在整个封建社会当中,儿童的地位很低,在家中被视作传宗接代或者光宗耀祖的工具,而在社会层面上则被看成是需要被控制的臣民。而与其相对应的,儿童从小就被教育以“四书五经”、“三纲五常”,接受教育的内容直接服务于家庭和统治者的需要,而不符合儿童自身的兴趣和发展规律。近代随着社会的变革和西方新思想的涌入,鲁迅等新文化运动先锋者开始反思成人对儿童的压迫,并一度响亮地提出了“儿童本位主义”,提倡教育应理解和尊重儿童。但尽管新的思想已经出现,但广大的社会生活仍然有一定的滞后性,再加上社会的动荡和物质文化的落后,多数儿童并不能够真正接受到适应其兴趣和发展规律的教育。1949建国之初,儿童被看作是未来的社会建设者,教育的目的是将其培养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此时儿童的教育问题虽然得到重视,但教育明显是从教育国家、社会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优师教研出发,带有很浓的“儿童适应教育”的意味。接下来,从大跃进开始到文革的结束,儿童中心主义被斥为“资产阶级情调”,正常的教育活动遭到异化,儿童的天性更是在一句句毛泽东诗词、一声声中“为人民服务”的口号中被抹杀殆尽。而只有在十年浩劫结束之后,科学的儿童观才得以在我国兴起和传播,逐渐被人们知晓和认可。而近年来,随着西方教育思想的不断传播,以及本土教育学、心理学的不断发展,“教育尊重儿童”的理念则更加深入人心,教育的进行必须符合儿童自身的发展规律,这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们的共识。

  二、当代中国社会呼声:儿童与幼儿园,两者应当相互适应

  1.当前中国社会存在幼儿园忽视儿童发展规律的现象

  在当今中国社会,尽管学前教育界“儿童中心”、“儿童本位”、“教育顺应儿童发展规律”等理念传播盛行,很多幼儿园也打出了“尊重孩子”、“一切为了孩子”等标语和口号,但在现实层面上,学前教育领域仍然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儿童单方面适应幼儿园”的状况。

  这种状况首先表现在幼儿园“小学化”的情况当中:一方面,幼儿园不顾儿童的兴趣倾向和知识接受能力,一味教授不适应其发展规律的知识;另一方面,幼儿园为了完成沉重的知识传授任务,占用了大量本该属于儿童游戏和自由活动的时间。而即使是在“小学化”情况不严重的幼儿园中,也多多少少地存在着纪律死板、管理过严的问题,教师等管理者出于自身管理的便利以及培养“守纪律的孩子”的目标,用威严的纪律限制儿童的自由活动和探索欲望。在知识重负和纪律的管理下,儿童的本性不得发挥,儿童只能调整自己来适应幼儿园的教育。“儿童单方面适应幼儿园”的状况还表现在,很多幼儿园举办的活动,其形式、规则及内容,都有强烈的“成人化”意味,而不顾儿童自身的喜好和接受度。河南郑州一幼儿园为100多名“自由恋爱”儿童举办的“集体婚礼”,就可以很好地突出这一点。幼儿园自身打着“培养康婚姻观”的旗号,表面上是在顺应儿童的发展,但实际上却是在迎合家长们的愿望(“家长们都很期待”)。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类似的现象:比如一些幼儿园在早操的时候不放,却播乐坛流行曲;课教儿童唱成人的歌;运动会举办儿童根本不懂规则、只能由把爸爸妈妈主导进行的游戏等等。这些都是不顾儿童自身兴趣、单方面假设儿童应当适应幼儿园教育的行为。而与此同时,类似于“幼儿园教师扇幼儿耳光”的恶性事件,以及幼儿园中的体罚、谩骂等恶性行为,其背后都是“儿童应当适应幼儿园的要求,而幼儿园不必顾及儿童”的歪曲观念。

  2.人们呼吁幼儿园教育必须考虑儿童的特征和内在机制

  针对这样的情况,人们们纷纷呼吁,幼儿园教育必须将儿童自身的特征和内在发展机制考虑在内,而不能一味要求儿童去适应幼儿园教育。之所以如此,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儿童并非是成人的缩小版,而是拥有自身独特发展特征。无论是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和道德发展阶段论,还是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都在强调这样一个事实:儿童不是“小大人”,其感知、理解世界的方式与成人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因此,幼儿园教育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以适应儿童发展的方式去对待儿童,而不是以成人所臆想出的形式去对待儿童。

  其次,儿童虽然在诸多方面区别于成人,但其作为“人”的存在,享有和成人无差别的尊严和其他的一切基本人权,理应在人格上受到成人的尊重。有学者提出,儿童不仅是一个“儿童”,而且还确实是一个“人”,成人和儿童作为人的存在是没有差别的。由此,在幼儿园教育中,儿童应当得到成人的尊重,应当被倾听、被理解,而不是被迫接受成人的习惯和喜好。

  最后,在幼儿园教育的目的方面,尽管幼儿园需要培养儿童为未来生活做准备的能力,但是与此同时,根据杜威“教育即生活”的理念,幼儿园教育本身便是幼儿生活的一部分。由此,在教授必要知识技能的同时,幼儿园也必须顾及儿童此时此地的快乐和福祉,而不是牺牲当前的欢乐去准备虚无缥缈的未来。

  3.儿童与幼儿园应相互适应,是当前我国教育领域的主流声音

  纵观学者们的文献,可以看出,当前我国教育领域在这一问题上的观点,主要集中在“儿童与幼儿园应相互适应”上。

  一方面,很多学者认为无论是“儿童适应幼儿园”,还是“儿童适应幼儿园”,都各自有其道理所在,因而综合、辩证来看,两者必须相互适应,在实践中力求达到一种平衡。而另一方面,也有学者鲜明地提出“幼儿园必须适应儿童”的观点,然而,细读文章全篇可以发现,这些学者并非在表达“幼儿园适应儿童,比儿童适应幼儿园更重要”这一意味,而只是针对当前幼儿园一味迎合社会需求、家长要求而不顾儿童发展规律的弊端,提出与其制衡的意见。与其说他们认为幼儿园必须适应儿童,不如说他们的观点是不能一味地让儿童适应幼儿园,幼儿园也应该在一定程度上迎合儿童的发展规律,也即幼儿园与儿童应当相互适应。总之,在这个问题上,多数人的观点是比较辩证的,认为适应不应该是单方面的,而应该是相互的。

  三、讨论及现实思索:必须以“幼儿园适应儿童”为理念

  在这一问题上,笔者通过对历史的梳理和对现实状况的考量,认为当前中国社会的幼儿园办学必须以“幼儿园适应儿童”作为核心理念,也即“幼儿园适应儿童”应该胜过“儿童适应幼儿园”。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这一理念自身具有合理性,二是历史发展过程提供了参考,三是出于现实状况的考虑。

  1.理念自身的合理性

  “幼儿园应当适应儿童”这一理念自身具有合理性。有关幼儿园教育为什么应当适应儿童,前文已经在第二部分进行过论述,这里主要论证的是为什么“幼儿园适应儿童”比“幼儿园与儿童相互适应”更具合理性。

  人们之所以认为幼儿园与儿童应当相互适应,是因为在儿童需要得到教育的顺应之外,幼儿园教育也因承担着社会功能而应当得到儿童的适应。从国家本位、社会本位的角度来说,这样的观点是正确的。但是,从根本上说,之所以要促进国家、社会的发展和繁荣,归根结蒂还是为了保证每一位国家公民、社会成员的福祉和利益。如果为了服务于国家和社会的需求,就牺牲了儿童的欢乐,那么就相当于为了社会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这显然是不合理的。的确,个人可以为了国家和社会的利益而做出个人让步和付出,但这必须建立在有思考能力的个人主动自愿的基础之上。儿童尚不具有思考和选择的能力,成人没有权利和资格让儿童去承担未来社会的责任。由此,幼儿园不应当以承担社会功能为借口,实施违背儿童的发展规律的教育。

  而除此之外,让儿童顺应幼儿园的意志,以求培养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这不仅是不合理的,而且还在很大程度上是不现实的。教育为未来社会培养人才,这一点的前提是明确地知道未来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然而,现在社会出于迅速而不间断的变化之中,高等教育尚不能得心应手地预测学生毕业后的人才市场,学前教育又怎么可能预测到十几年后社会的状况?以此时此刻的社会之需,去培养十几年后走入社会的人,这在飞速变化的世界中,怎么可能取得成功呢?

  综上,让儿童适应幼儿园,这既不合理,也不现实,“幼儿园适应儿童”比“幼儿园和儿童相互适应”更具合理性。因此,幼儿园应当集中精力探索儿童的内在兴趣和发展机制,努力地适应儿童的发展。

  2.历史发展趋势作为参考

  通过前文对历史发展趋势的梳理,可以明显地看出,无论是西方社会还是我国,教育都经历了一个从“儿童适应教育”到“教育适应儿童”的历史演变过程。可以说,教育越来越顺应儿童的内在发展机制,这是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为了顺应历史的发展的趋势,我们必须努力做到让学前教育适应儿童,而不是让儿童适应教育。

  尽管从当前的现实状况来看,教育都还没有真正做到把“适应儿童天性”放在教育的首位�D�D在整个世界范围内,教育仍然在很大程度上把“培养儿童以适应社会和国家需要”作为自身的目标。但是,从历史发展的趋势来看,“儿童本位”的教育理念将会进一步得到重视和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教育能够更大程度上从“儿童适应教育”向“教育适应儿童”转变。当我们转变教育以顺应儿童时,我们也顺应了历史的大势所趋。

  3.现实状况的考量

  从理念与实践的关系来看,理念总是具有一定超前性,而实践则因为现实因素的错综复杂和多方制约而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当前,学前教育主流声音提倡的理念是“儿童与幼儿园相互适应”,然而从现实的层面看,幼儿园在实际办学中往往更加倾向“儿童适应幼儿园”,而幼儿园对儿童的适应则更多地作为一种口号存在,并没有深入实质。因此,出于改变现状、让幼儿园更加关注儿童自身特点的角度看,我们不能中庸而温和地提出“两者应当相互适应”,而应该旗帜鲜明、声音响亮地呼吁“幼儿园应当适应儿童”。尽管幼儿园和儿童的相互适应也许更加接近现阶段所能达到的现实目标,但是我们的理念必须比现实目标超前一步,鲜明地要求幼儿园去适应儿童,这样才更可能达到让幼儿园关注、重视儿童内在发展机制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傅小芳,王淑宁.儿童生活与儿童教育�D�D从西方儿童观的历史演变中作观析[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8,04:8-10.

  [2]杨佳,周红安,杨汉麟.西方儿童观的历史演进[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04:34-38.

  [3]段镇.儿童观的演变�D�D从奴才观到主人观[J].当代青年研究,1990,06:5-9+50.

  [4]王海英.20世纪中国儿童观研究的反思[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02:16-24.

  [5]王振宇.树立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维护学前教育的庄严性�D�D从幼儿“集体婚礼”说起[J].幼儿教育,2013,15:1-6.

  [6]石中英.教育哲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5.

  [7]于娜.幼儿园班级生活中的儿童形象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

  [8]李利峰.从幼儿园虐童事件看教师儿童观的重塑[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3,03:36-37.

  [9]罗华.我们需要怎样的儿童观�D�D对学前教育现存问题的反思[J].文教资料,2012,05:145-147.

  作者简介:

  王一杰,本科,北京师范大学在校学生。

【儿童与幼儿园,到底谁适应谁?】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儿童与幼儿园,到底谁适应谁?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