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区域活动主要是指教师结合不同阶段的教育培养目标和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进行一系列区域的合理划分,并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各种材料的投放,创设更轻松、愉快的活动环境,使得幼儿可以以自己的能力,按照自身意愿来进行学习内容、活动搭档的选择,并在自主操作、探索中获得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策略
在开展各类幼儿区域活动过程中,要想让幼儿得到更全面的培养与发展,其教师不仅要重视材料的科学投放,在环境创设方面也要给予深入探究。区域活动的灵活开展,不仅能够为幼儿提供更多自主学习探究的机会,也能够使其个性特点得到充分发展,为此,教师应采用更新颖、多样的策略来创设环境,以此来给予幼儿一定启发,培养其养成良好活动意识与行为习惯。
一、准确把握区域特质,科学创设活动环境
对于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的创设来讲,教师要考虑的主要有数学区、科学区,以及角色区等诸多区域,且每个区域都拥有不同特质,参与人数也各不相同,对此,教师应给予综合考虑,并在此基础上来进行环境创设。教师应结合班级人数来进行科学设置,通常情况下,中大班都会设置七到九个区域,其中一般都拥有一到两个角色游戏区域,以此来确保每个区域都有大约五六个幼儿在玩游戏,既能够避免拥挤,也能够增加互动。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的是,即使是相同的游戏区域,由于年龄上存在的差异,游戏内容深度也会有所不同。针对角色区来讲,大班通常都会开展服装店、超市等一系列角色游戏,在此过程中,不仅可以学到怎样分类摆放物品,也能够完成简单的价格计算以及语言交往。而中班则一般都会开展美食店、美发店等以实际动手、语言交流为主的角色扮演,对一系列生活现场进行模拟再现。因此,为了创设更科学合理的活动环境,教师应对各区域的特质做出全面分析与准确把握。
二、结合幼儿兴趣爱好恰当增加区域环境内容
区域环境内容的增加往往都会对幼儿活动质量产生直接影响,能够让幼儿获得更理想的学习探究空间,能够将自身潜能充分发挥出来。但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活动区域应该充分体现出科学、丰富性,但并非是指越多越好。主要是因为幼儿注意力具有很强的不稳定性,若处于较为复杂的环境中,虽然可以快速吸引幼儿注意力,但也极易分散幼儿注意力,使其无法专心地完成某一活动,进而难以达到预期的活动目标,因此,要想实现环境内容的恰当增加,就要对环境与活动目标之间的关系作出充分考虑,真正实现有的放矢,并结合幼儿对活动的观察对其内容作出适当更换与补充。
例如:在开展“小小理发师”这一活动过程中,幼儿对理发、吹风等通常都具有较为浓厚的兴趣,对此,教师就可以适当增加“美美理发屋”这环境内容,带领幼儿参观附近的理发店,并与幼儿一起探讨应该准备什么用具,以此来充分满足幼儿需求,也为区域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有力支持。
三、科学提供操作材料,促进幼儿间的多元互动
除了区域的科学合理划分之外,材料的投放是否恰当合理对区域活动质量的高低也有着直接影响,对此,教师应着重从以下几点思考,以此来通过材料的科学投放,促进幼儿开展更多元化的互动交流。
1.注重材料的生态性与情感性。首先,针对生态性材料的投放来讲,其不仅可以有效降低课程财力、人力资源成本,也能够将幼儿活动的物体结构特征充分体现出来。比如,牛奶桶、报纸,以及硬板纸等都可以用作生态性材料;其次,对于情感性材料的投放来讲,应注重幼儿生活经历、有意义的信息在材料中的体现,以此来充分呈现出区域角色材料具有的生动且鲜活的情感意义。比如,可以将好朋友照片打印、塑封,然后进行拆分、拼图。
2.重视多元性材料的投放,为了促进幼儿的全面、个性发展,应积极为幼儿投放多元化材料,如,价值上、玩法上的多元,为此,因注重低结构游戏材料的丰富提供。
3.加强开放性、变化性材料的科学投放。首先,针对开放性材料来讲,其不仅能够有效避免幼儿产生挫败感,也能够进一步培养、锻炼其创造力与问题解决能力。比如,道具服装、积木等都可以为幼儿制作与游戏主题相关的道具提供重要素材,以此来进一步丰富游戏内容与形式;其次,变化性材料的科学投放,主要是指要定期更换、增加游戏材料,以此来吸引更多幼儿对不同区域活动的参与兴趣,以此来促进多种多样组合型游戏的产生与开展。
综上所述,广大幼师在设计、组织各项区域活动过程中,应成分认识到,加强环境创设优化,对调动幼儿参与积极性,优化活动环节与效果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为此,教师应自己探索、尝试更新颖的环境创设策略,为幼儿创设出更符合活动主题的环境,以此来让幼儿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并全身心投入其中,为各项活动的高效、有序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庄宏玲.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的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1(5):70-72.
[2]郑静.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和材料投放的??践策略[J].新课程,2016(7):60.
编辑 李琴芳
【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策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