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巧妙利用乡土资源优化幼儿园活动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简称《纲要》,下文同)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的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陈鹤琴先生也曾指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我们的活教材。”张纲中心幼儿(简称我园,下文同)地处农村,在开展游戏活动时存在不少问题,如:游戏活动变为一种室内指定性活动,活动区内容长时期不变,活动区设施城市化,游戏远离幼儿的生活实际而成为一种摆设,不能真正提供幼儿动手、动脑的机会,等等。为了克服以上问题,必须努力挖掘并运用周围环境里的教育资源,开展特色化游戏,把游戏活动延伸到自然、社会、家庭中去,让每个幼儿在环境中获得自主愉悦的发展,真正体现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活的乡村教育要用活的环境”的教育思想。

  一、利用自然资源,开展游戏活动

  我园地处农村山区,独特的地理自然环境铸就了乡土氛围的形成。乡村的一条小路、一条水沟、一丛野草、一块泥地、一块石头、田野里的萝卜青菜、山林间的小道、野果,等等,都能成为孩子活动的游戏材料。

  在活动区的创设中,我园充分利用乡土资源来开展活动。短短几年的实践,渐渐形成了具有乡村特色的区角活动,赢得同行与领导的好评。为了充分利用所在镇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我园组织教师开展讨论,在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中,因地制宜地开展特色游戏活动。

  1.利用身边的自然物开展游戏活动。《纲要》指出:“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游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活动,而游戏活动的开展需要大量的物质材料,才能满足幼儿探索的需求。”因此,教师应从实际出发,和幼儿一起收集身边的自然物,并分班分类,形成各班的特色。例如:小班收集各种竹根、树根和泥巴等,做成各种造型。利用茶籽、红豆、绿豆、花籽、花生、稻子等各类种子进行粘贴;中班开展编织活动,师幼利用芦苇编席子、簸箕、背篓、锅盖,用高粱秆、麦秆扎扫帚,用狗尾巴草编结花环、草帽,用粽叶做纸偶,用竹条编篮子,用柳条编帽子,等等。还可利用螺丝做花瓶、风铃、小鸟等工艺品,在河蚌上画画,用螃蟹壳、龙虾壳作粘贴画;大班幼儿开展“玩石头”活动,幼儿在鹅卵石上画画,用小石头做小动物、做拼图,收集花石子、黑石子、大理石等举办石头展览;大2班利用“茶叶之乡”的优势,开办“下蜀茶坊”,小朋友们在泡茶、品茶的过程中,了解各种茶叶及其用途:绿茶可以提神脑,芦蒿茶可以减肥,银杏茶可以降压,枸杞茶可以清火明目,山上的女儿红可以直接泡茶,等等。在“建构区”,幼儿用玉米棒搭房子,用芦苇搭小桥;在“体育活动区”,幼儿用松果做毽子,用稻草搓跳绳,用松树桩做小推车、梅花桩。这些利用自然物开展的游戏,极大地促进了幼儿创造力的发展,有效地激发了幼儿亲近自然的积极性、主动性。

  2.利用废旧物品,开展游戏活动。现在的包装材料品种繁多,美观耐用且来源广泛,弃之可惜。现成的玩具在平时的教育活动中已满足不了幼儿的需要,教师应在生活中做有心人,不断发掘废旧物品的教育价值,为幼儿提供更丰富的游戏材料。如废旧自行车轮胎可以用作“钻山洞”,也可以做滚圈;汽车轮胎下面装上轮子可以做小车,两边系上绳子可以荡秋千;易拉罐可以用在体育器械“小推车”“踩高跷”上,也可以做玩水、玩沙的器具,还可以做“表演区”的小鼓;瓶盖,在“区”可当作发声音的串铃,在“智力区”可以当棋子;而将旧挂历纸的图案剪下来,在“语言区”可以让幼儿练习拼图说话,其“日期”放在“数字区”可以做数字卡,让幼儿学习排序,做算术题,将挂历纸卷起来还可做成纸棒,用于体育游戏。总之,废旧物品在幼儿游戏活动中的利用举不胜举,教师在和幼儿改造废旧物品的同时,可鼓励幼儿一物多用,调动幼儿的“发现”兴趣,引导幼儿大胆、主动地创造。

  二、利用社区资源,丰富游戏内容

  《纲要》指出:幼儿园要与社区合作,引导幼儿了解与其生活相关的各行各业人们的劳动,培养其对劳动的热爱和劳动成果的尊重。

  本着这一宗旨,我园将幼儿的游戏活动扩展延伸至社会之中,具体的做法是:

  1.利用社区的物质环境,扩展幼儿游戏的空间。杜威认为,只有在社会与儿童之间找到平衡点时,幼儿对于活动才有真正意义上的兴趣。据此,努力利用周围的社会环境,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园是在原来镇上的砖瓦厂旧址上建造的,东面有砖瓦厂的厂房和烧砖的窑,教师们在检查排除了危险因素后,带幼儿去砖瓦厂活动。孩子们表现出来的兴趣出乎教师的预料,他们有的和起泥巴学做砖胚,有的到窑洞里去探个究竟,有的还用废砖头造起了房子,一边造,一边修改设计,俨然一副工程师的模样。他们还对教师说,下回要戴安全帽才像工程师;在“周围的人怎样工作”这个主题里,教师组织孩子到幼儿园斜对面的摩托车维修站去参观,看到地上各种各样、千奇百怪的零件,孩子们特别好奇,忍不住地问这问那。有的孩子专注地玩着螺丝螺帽,有的敲敲打打,十分高兴。在这种开放的社会环境中,幼儿主动地与环境发生互动,从中了解了物质的诸多属性,激发出探索、创造的欲望。

  2.利用社区的特色,丰富游戏内容。镇里有一家地毯厂,我园组织幼儿前去参观,并利用厂里废旧的彩线,在大班开展“我们的家乡”刺绣活动,绣出美丽的长江、长长的沪宁线、高耸的武歧山,进一步激发了幼儿爱家乡的情感。幼儿园的后面有一片田地,秋天,我园组织小朋友在看秋收的同时受教育,激发了小朋友对农民的尊重。同时,把稻草带回来,小朋友学起了编草绳,在以编织为特色的班级,教师利用草绳开展了许多活动。

  3.利用民间游戏与传统节日,作为游戏新内容。民间游戏内容广泛,形式多样,乡土气息浓厚,开展幼儿民间游戏能让幼儿在玩中获得多方面的发展。教师平时注意收集、挖掘民间游戏,作为幼儿游戏的新内容。因此,不管在游戏活动时间,还是在自由活动时间,都有孩子玩“弹蚕豆”、“跳房子”、“滚铁圈”、“丢沙包”等民间游戏。

  我园还利用民间传统节日,作为游戏的新内容,元宵节,撮元宵;端午节,包粽子;春节,刻对联,等等。尽管做工粗糙,不太美观,但幼儿在制作的过程中得到了成功的体验,分享到了快乐。

  三、视家长为宝贵资源,延伸特色化游戏活动

  目前,农村幼儿的家长们,对幼儿教育开始引起了重视,他们愿意为幼儿买图书、玩具等,注意对幼儿进行早期智力开发。

  不过,一些家长往往忽视自己居住的环境所蕴含的教育价值,常对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教育能力持怀疑态度,只把教师当成“教育者”,不知道自己也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所以,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是幼儿园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从纵深层面充分挖掘教育资源的关键。

  1.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在“家长学校”等活动中,以具体生动的活动事例向家长讲解,以增加家长对活动的认识。如在剥豆子活动中,可向家长介绍,这是一个手脑并用、劳智相长的活动,不仅能促进幼儿小肌肉群的发育,同时也能促进脑的发育,养成劳动的习惯和技能。家长的认识提高了,也就不再认为孩子是瞎胡闹了。在此基础上,我园指导家长多带孩子到大自然中散步,看风景,采野花,放风筝;向家长倡议带孩子们玩自己小时侯玩过的游戏;还建议家长开辟一块属于幼儿自己的活动区域,允许孩子随意操作、摆弄。

  2把家长当作一种教育资源。在农村,家长相对比较空闲,我园就有计划、有组织地邀请一些有特长的家长参与园内活动。如有的家长擅长编织,就请他们教编织班的孩子;有的家长在玩具厂上班,就请她带一些废旧的布料给孩子们做娃娃;还有的家长是医生、警察,举办主题活动时就请他们给小朋友上课。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体验到了责任感,有了新的教育观,孩子们也为自己的家长感到自豪,使家园形成了合力。

  我园地处美丽的长江中下游区域,青山绿水是孩子们快乐的源泉。为此,应努力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充分挖掘身边的教育资源,顺应孩子的天性,开展特色化游戏,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学中乐,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巧妙利用乡土资源优化幼儿园活动】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巧妙利用乡土资源优化幼儿园活动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