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儿园课程的设置最重要的是符合幼儿的求知需要,适合幼儿的生活经验,活动应该围绕幼儿周围的世界展开,这样使幼儿的原有经验得到运用,知识得到升华,充分发掘和利用吴江经济特色来开发幼儿参土园本课程,使幼儿从中得到喜悦、收获和成长。
关键词幼儿园乡土资源园本课程
“我们的实际生活,就是我们的全部课程;我们的课程,就是我们的实际生活。”这是陶行知先生在长期教育实践中,对于课程资源认识的心得。陶先生以生活为源头活水的课程资源观是其生活教育理论在课程领域里的灵活运用,生活教育理论是其课程资源观的理论基石。发掘与利用富有地方特色的幼儿园课程资源的目的,不仅有利于形成独具特色的园本课程,使幼儿园课程乡土化、个性化、多样化,也有利于扩展幼儿的生活和学习的空间,使幼儿园课程进一步贴近社会现实、贴近生活、贴近大自然,使幼儿在受到情感陶冶的同时增强对社会与自然的感知与了解。
一、充分挖掘乡土经济特色资源
吴江东邻上海,西濒太湖,南连浙江,北依苏州,地处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经济圈的腹地。如今的吴江已实现了由昔日鱼米水乡、丝绸之都到今日新兴工业化城市的跨越。我们吴江人用自己的聪明才智,积极筹划发展蓝图,精心打造了电子资讯、丝绸纺织、电缆光缆、临沪经济及“一镇一业”等五大经济板块,逐步形成了良性互动、优势共享、前后配套的产业集群发展新格局。其中电子信息、丝绸纺织、电缆光缆三大支柱产业在工业经济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吴江丰富多彩的地方经济特色,给幼儿园的乡土课程也带来了诸多的特色课题的选择。当然我们在构筑乡土教育课程时,不必也不可能面面俱到,而且地方经济特色是否都适宜幼儿的学习也是值得探讨的问题。要从幼儿教育的实际出发,结合幼儿实际生活经验和幼儿的接受能力等多方面因素考虑。
我们必须思考如何把优秀的、康的、积极向上的,能正面反映生活的吴江经济的题材进行筛选、整理、加工,使其成为适合幼儿经验背景,易于幼儿理解和接受的教育内容;课程内容必须取材于幼儿的生活经验,满足幼儿的兴趣热点,考虑课程活动的主体�D�D幼儿的实际特点,并结合教师、幼儿园、家庭、社会环境因素,突出幼儿的个性发展,把握地方的经济发展特征,构筑个性化的乡土教育课程。
二,充分利用园内教育资源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创设与幼儿教育和发展相适应的和谐环境,引导幼儿个性康发展。”瑞吉欧将环境视为“一个可以支持社会互动、探索与学习的‘容器’”。可见,环境对幼儿的发展影响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幼儿园环境教育以有一种独特的形式对幼儿的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那就是�D�D墙饰。我们要结合吴江本土经济特色来利用好园内这一教育资源。
例如,要让幼儿了解家乡,首先要先让他们了解家乡的地理环境。为了能让幼儿了解每个镇区的具体位置,在课题活动开展时我们通过地图向幼儿介绍每个镇区所在的位置,让幼儿对地理概念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活动结束后,我们将地图粘贴在墙面上,让幼儿在空余时间继续熟悉吴江的地理环境。有时候小朋友会把你拉到地图前自豪地对你说:“我家在这里。”也会看到小朋友手指着地图向同伴介绍自己家所在镇区的位置。这样不但使幼儿巩固了吴江地理环境知识,同时也在心中增长了一份家乡自豪感。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在“手”对人类意义的问题上指出“人类从腰骨树起,前脚变成一双可以自由活动的手,进步便一日千里,超越了一切动物。”划时代的解放了手后,人类才能创造工具、文字。假使人把双手束缚起来,就不能执行头脑的命令,为此,他提倡“解放小孩子的手”。在墙饰的创设过程中,我们根据幼儿的能力和布置的要求设计制作,并征求和采纳幼儿意见,有目的、有意识地鼓励幼儿参与收集布置材料,并对某些材料进行简单的加工,使幼儿园的空间环境充满童趣,让幼儿无拘无束、积极愉快地活动于其中。
在课题活动开展期间我们将孩子们利用自己家乡生产的特色产品制作的“席草贴画”“电线贴画”“布料贴画”等带有乡土经济特色的作品布置在主题墙上。孩子们看到自己的作品,总是情不自禁地向同伴、教师、家长介绍,与大家交流,分享他的成功。为此我们应尽可能将所开展的教育活动与墙饰呼应,把墙饰变成幼儿学习经验的总结和提升,让每一墙饰都成为孩子学习和发展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
乡土生活,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它充满着旺盛的生命力与无限的生机,并将贯穿于我们的教育教学之中。在开展乡土化主题活动中,我们看到了孩子的快乐和进步,会创造了、会求知了、会学习了。开发乡土园本课程,能让大家认识到乡土资源蕴含着丰富而浓厚的教育价值,让我们每位教师都树立课程的整体观、乡土观、综合观,为孩子的成长创造富裕的求知资源,真正满足其生成发展的需要,促使幼儿康茁壮地成长。
【开发幼儿园乡土园本课程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