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萌发动机、激发学习兴趣,注意发展孩子的智力 动机是学习的内部动力,是非智力因素的核心。教师应想方设法让幼儿认识到学习对自己有什么好处。如让幼儿会唱歌跳舞后可以表演;学会认字后可以看书、看报纸;学会写字后可以写信、写小说、写动画片,现在学好了本领以后可以当老师、科学家等。从而萌发幼儿学习动机,使学习成为他们自身的需要。
稳定的兴趣是克服困难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前提条件。为了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用启发性教学方法,使幼儿的心理处于主动,活跃状态。例如:在愉快的气氛中,教师创设情景,把泥捏的鸭子和一个铁制的鸭子放在磁铁旁。教师演示,让幼儿知道两种材料制成的鸭子,谁是磁铁的朋友,激发幼儿兴趣。在此基础上,教师又巧设提问:“这些不同材料的物品。都谁能和磁铁交朋友,不能和磁铁交朋友的我们想办法帮助他们成为好朋友。”一下子点燃了孩子们的好奇心。他们纷纷动脑,出主意,以浓烈的兴趣投入到实际活动中。在学中开发智力。
二、培养幼儿热爱集体生活,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以学习为主,这就要求幼儿自觉地服从和遵守集体行为规则,小学的学习有较多的规则。幼儿由于缺乏规则意识,入小学后常出现上课好动,不守纪律等现象,从而影响了学习成绩。规则总是在活动中产生的,教师应注重开展各类游戏活动,让幼儿按一定的社会准则去行动,培养他们的规则意识。规则的制定不仅仅是教育者的需要。例如:秋游活动中应有哪些规则,可以让孩子们自己讨论制定,让幼儿懂得集体生活中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不对,什么叫做得好,什么叫做的不好等。懂得在集体生活中团结友爱,诚实谦虚,礼貌待人,互让互谅。这对儿童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尤其是弥补独生子女,因没有兄弟姐妹造成的孤僻‘娇惯、任性、自私等习惯很有好处。
三、培养意志品质,增强孩子独立生活能力
意志是人根据预定的目的去行动,并且自觉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意志是一个人成才不可或缺的条件,自觉性、坚持性、自制力都是良好意志品质的具体表现。幼儿的意志较软弱,自制力较差,容易受环境和他人的影响,遇到困难有畏难情绪,往往依赖于成人等。过去,幼儿园没有注重意志的培养。幼儿入小学后的独立性、坚持性较差,缺乏任务意识,不能很好地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
针对以上现象,教师应把培养任务意识、规范意识、独立性作为幼儿园和小学衔接工作中的突破口。提高幼儿适应能力。
小学的学习有较多的规则,规则总是在活动中产生的,教师应该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逐渐培养幼儿独立收拾和整理自己的玩具、用具、图书、衣物等能力。为了培养幼儿独立性和主动性,还要给幼儿提供机会,让他们自己选择和安排游戏、玩具和伙伴。提高幼儿的独立意识。让他们知道什么时候做什么,并自觉去做,什么时候不该做什么,能努力控制自己的行为,成人和幼儿一起讨论和决定事情,可以使幼儿学会发表意见,并在执行决定的过程中获得体验成功的喜悦。提高幼儿独立生活能力。
四、培养自我肯定需要,增强自信心
自我肯定对将来学业是否成功关系很大。自信心的缺乏可能是幼儿入小学学习失败的原因之一。俗话说:“千人千面,幼儿也不例外”。尽管幼儿年龄小,性格单纯天真,但他们也各有个性,他们的性格远不是大人想象的那么简单,幼儿的身心是一棵嫩弱的幼苗,只有在和风细雨的气氛中,幼苗才能自由充分地成长。对于那些缺乏自信、胆小、自卑、任性骄横,动不动就发脾气,“以我为中心”的孩子,教师应满怀强烈的爱心,以期待的心理、感化和鼓励幼儿。如采取个别交谈的方式,鼓励并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又如体育游戏就是矫正幼儿不良性格和行为习惯的“和风细雨”。在游戏中让幼儿担任主角,增强幼儿的兴趣及信心,使其心理得到满足。有的幼儿听不进同伴的意见,在游戏中能改进幼儿的弱点,使孩子们慢慢懂得,世界不仅仅是自己的,同伴也有份,同伴也有权按自己的想法去做。如果总是像在家里那样随心所欲、我行我素,大家就玩不成。大家在欢声笑语中,孤僻的变得开朗,不合群的变得合群,自私的变得识大体。孩子们就是在这样的气氛中尽情地表现自己、改造自己、相信自己,从而体验成功的快乐。这实际也培养了幼儿积极主动的参与社会行为的能力及自信心,减少了孤僻、畏惧行为。教师的期待心理表现在抓住一切教育契机、善于捕捉幼儿尤其是能力较差幼儿身上的闪光点,肯定孩子点滴进步,促使每一个孩子在各自的水平上得到最佳的发展。
五、培养孩子操作技能,发展孩子动手能力
手动作的灵巧性,对人类社会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因此要经常锻炼幼儿手的动作,提供幼儿动手操作的机会。如教孩子们自己穿衣服,系鞋带,整理被褥;让幼儿多做手工、用彩笔、毛笔画画、用剪刀剪纸、剪拼图案,用筷子夹食物制作玩具等。虽然在这一时期内,这些动作还掌握得不够准确熟练,但是已经逐步能按物体的特点来做出相应的动作,我们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鼓励和支持孩子制作下去,可以给他们当当顾问,给他们找找材料,给他们做做示范,使其动脑动手制作成功。这样,孩子不但初步地掌握了成人使用工具的方法和经验,而且逐渐提高了动手的能力。幼儿们逐渐掌握了操作的技能,为入小学打下了书写的基础。
【要重视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