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由于我国的教育体制结构问题,许多家长都希望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为了迎合家长的需要,许多幼儿园采取了提前小学化教育。幼儿园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幼儿园的教育影响幼儿未来的发展,也关乎幼儿康心理的发展。由于许多幼儿园为了自身的利益,将幼儿园教育提前小学化,导致幼儿的心理受到了极大的影响,许多家长和幼儿园没有意识到幼儿园小学化对孩子的危害。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危害
幼儿园是学前教育,是为了促进孩子快乐成长的地方,主要的责任是塑造幼儿的康心理。幼儿园是幼儿玩耍的天堂,能让孩子在丰富多彩的集体生活中塑造正确的人格。由于幼儿园采取小学化教育,迫使幼儿每天接受繁重的教育,回家后还要继续写作业,这违背了幼儿教育的初衷,对幼儿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伤害。
一、形成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原因
(一)社会原因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幼儿的未来要一直面对不断的考试才能继续完成学业。这样的情况,导致人们对教育的过度重视。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社会制度还没有得到完善,面对日益激励的社会竞争,许多人已经将目光投到了幼儿身上。许多家长受到社会压力后,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对于许多幼儿园教育的理念产生了抵触和反对的情绪。幼儿园也是在这样背景下,被逼无奈地提前进行小学化教育。要将幼儿园教育做到更好,需要得到家长的理解,但这并非易事。
(二)家长原因
家长为了自己的虚荣心,将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现在中国的家长有一个通病,重视成绩,喜欢拿成绩来判定一个孩子的好坏,孩子的成绩好也是家长与人炫耀的资本。由于学前教育受到了许多家长错误教育观念的影响,幼儿园提前走上了小学化的道路。
(三)幼儿教师原因
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质缺失也是形成幼儿园提前小学化的关键因素。由于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质良莠不齐,在专业理论知识和教育发挥上没有足够的认识,不理解幼儿园提前小学化给幼儿带来的危害。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也不达标,幼儿教师需要身兼数职,而且对才艺方面也有所要求,许多幼儿园教师没有这样的能力,只能对孩子进行书本教育。
二、幼?涸敖逃?小学化对幼儿的危害
(一)影响幼儿的身心康
幼儿的身心发展还处于刚刚开始发育的阶段,需要遵守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不能将超出其能力范围的知识强加给幼儿。幼儿在这个年龄段需要每天无忧无虑地成长,而幼儿园教育提前小学化,导致幼儿每天被迫地接受较多的知识灌输,许多幼儿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造成了幼儿的手指变形、近视等现象。
(二)影响未来的学习
幼儿园过早地让幼儿接触到小学的知识,造成了日后升入小学后,再次学习已经学习过的知识,会产生厌烦的心理,直接影响学习成绩,这就是拔苗助长的后果。没上过学前班的小学生,比受过提前小学化教育的孩子明显成绩和学习兴趣都要强许多。由于幼儿过早地接触小学教育,受到学习压力,造成了课堂上学习效果不理想。
(三)影响幼儿的心理康发展
由于幼儿的身心发展还没有到能够理解小学知识的程度,教师虽然会进行小学化教育,但是并不会对幼儿进行学习方法的教学,只是一味地进行知识的灌输,幼儿只能通过繁琐的手段进行学习,导致幼儿的心理康受到了影响,阻碍了幼儿构建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三、解决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策略
(一)加强社会体制的建设
我国需要加强社会体制的建设,完善教育体系,只有在良好的社会环境中,幼儿的康成长才不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社会经济体系发展对教育事业的影响非常关键,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才能给幼儿的未来减轻压力,促使家长和教师改变传统的观念,对幼儿进行轻松的教学。
(二)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
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是整个幼儿园教育中的灵魂,作为教育的引导者,幼儿园教师必须具备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丰富的教学技能,能够在快乐教育中发挥专业能力,带领幼儿进行丰富多彩的课堂游戏活动。拥有专业的基本功,就不会再将幼儿教育局限于小学的教学知识。教师要对家长进行思想工作,积极争取家长的理解和配合。
(三)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体制
国家需要对幼儿园教育出台明确的管理法规,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体制,对防止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情况进行约束。教育部门需要在监管中加大力度,对于那些不顾幼儿身心康发展的幼儿园进行严肃的处理,使幼儿能够在康快乐的环境中成长。向全国各大幼儿园颁布监管幼儿园的法规,建立专业的监督管理队伍,避免出现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情况。
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上述总结,已经说明了幼儿园提前进入小学化教育给幼儿身心成长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幼儿是祖国未来的花朵,我们要遵循幼儿成长发育的规律,给孩子创建一个美好的童年生活。
参考文献:
[1]李康耀.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原因、问题、危害与对策[J].教育参考,2015(5):74-77.
[2]陈纳.幼儿园教育“隐性小学化”的特点、危害及成因分析[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3(5):90-93.
编辑 张珍珍
【试析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