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区角是幼儿园活动组织的重要形式,是幼儿教师与孩子进行互动、交流的重要场所。区角的创设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之上,是幼儿教师必修的技能,不仅要考虑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还应这针对本班教室的面积大小、区角性质,环境的主题、材料投放等方面具体分析,具体创设。
关键词:建构区 游戏唤醒 中介学习 环境创设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9-0073-01
幼儿园区角是在幼教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以儿童发展为本的先进理念呼唤下应运而生的活动形式,为幼儿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孩子以小组或个人的形式自主进行观察、探索、操作。建构区作为活动区中基本区域,对于幼儿的动作协调性,以及空间感知觉的发展都可以起到促进作用。[1]
1 理论基础:游戏唤醒与中介学习经验
“唤醒”是游戏唤醒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学习的内驱力中演化出来的,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种机能状态。游戏的唤醒理论描述了机体不同性质的行为与不同性质的环境刺激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揭示了环境与人的行为之间的交互作用,也启示我们应当重视幼儿园环境的合理组织。[2]所以,我们应当在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背景中注意环境刺激的适当性、合理性,从整体上考虑游戏材料的数量、新异性等因素的合理组织与结构问题。
维果斯基关于“心理发展的文化历史理论”的一个重要假设是“人的心理过程的变化,与他的实践活动过程的变化是同样的,换言之,他们都是被中介的”。[3]他从马克思的活动观点出发,提出了人的心理受劳动活动制约的原理,并从劳动活动中引申出工具中介性思想,强调人的心理活动与劳动活动都是以工具作为中介的。儿童心理的发展就是?和?在与成人交往的交往过程中通过掌握心理机能的发展过程,直接接触刺激源和中介学习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两种形式,玩具是儿童学习的重要资源。
2 建构区创设展示与分析
2.1 位置确定
根据空间的大小,建构区可以分成小型的活动区和大型活动区。每一种活动区都有他的特点和具体要求,首先要考虑的是“动静分区”。建构区属于动区,活动类型较为热闹,所以应尽可能与安静的区角相隔离,减少活动时的相互干扰。
2.2 区域名称:拼拼搭搭
幼儿对叠音词一般较为喜欢,拼拼搭搭也凸显出建构区的本质特点与理念。制作材料可选取生活中常见的废旧鸡蛋壳,颜色美观,环保实用,配用彩色卡纸装饰,在字体的设计中可以加入七巧板的元素。
2.3 制定规则
进入区角前,必须建立好规则。在建立规则过程中,教师可与幼儿探讨协商,共同制定,避免教师独断,提高幼儿的参与度,加强师幼之间良好互动。
(1)确定进去人数。活动区一般人数以4-6人为宜,名卡是孩子自我管理的一种方式,入区时孩子将名卡插入区域设置的袋子中。(也可采用贴照片、小夹子等各种形式)
(2)约定活动基本要求。不能把要求定的太高,太复杂,使孩子对活动产生畏难情绪,可以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
(3)将规则置于区角入口处显眼的位置。
2.4 创设环境
(1)地面:选择黄、绿的地毯,颜色清新亮丽,给幼儿营造轻松、愉快的心理氛围。
(2)背景墙:墙面的设计以幼儿欣赏、感受为主,是以图片、图示和文字的形式出现的平面区角,主题为“我的城市我的家”,由两部分构成。利用墙绘和幼儿接触范围广、接触时间长的特点,对幼儿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
左边以城市建筑为框架,用彩带拼出城市建筑轮廓,给孩子在搭建过程中能够给予幼儿启发,建筑的窗户用各种基本图形的元素组成,还有公路、红绿灯、公交车均采用图形元素有利于幼儿对图形的认识与经验的获得。
右边以大理古城崇圣寺三塔为原型设计,给予幼儿更多不同类型的建筑,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启发幼儿可以将生活中、电视中、中等看到的不同建筑在区角中搭建,进行游戏。建构区的平面空间可以让幼儿边欣赏、边学习,可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综合素质的提高、增强知识的实用性。
2.5 投放材料
材料投放应考虑到不同幼儿发展水平的需求,分批投放,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在投放材料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材料的投放以低结构的木质材料为主。低结构的材料,可操作性强,给予幼儿发挥的空间,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
(2)多种类型、形状的积木,丰富了单调的木质材料,提升了幼儿动手操作的兴趣。
(3)废旧材料的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废旧材料,都可以用来建构,如饮料瓶,纸箱等。
(4)材料架上的材料需摆放整齐。
(5)材料架上的材料需分类摆放。
区角是孩子们自主游戏的“地盘”,通过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创设的环境中,幼儿可自由选择、自我操作、探索学习,从而积累经验,获得身体、情感、认知及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环境与幼儿的发展是交互的,所以我们教师应关注幼儿的参与,创设适合幼儿发展,调动幼儿全身心参与的场所。
参考文献:
[1] 王莉.幼儿园活动区创设入门[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13:108.
[2][3] 刘焱.儿童游戏通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33.
[4] 李俐.幼儿园班级环境建设[J].学前教育研究,2008(8).
【幼儿园建构区创设理论基础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