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幼儿的观察评价,是近几年我国幼儿园教师们十分关注的一个话题。对这项工作的重视,反映出教育视角的两个转变:
一是从关注儿童的一般整体、基于普遍情况进行无差别的教育,转变到关注独特个体、基于个性需求进行差异化的教育;
二是从成人视角关注“教师如何教”,转变到站在儿童视角关注“幼儿如何学”以及“学得怎么样”。
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老师都把握不准观察的“度”,经常会出现以下明显的问题:
一是通常在幼儿的活动中存在太多的行为,总是不耐其烦地把幼儿行为的方方面面描述的很完整,自以为很清晰,很有逻辑,但其实是缺乏观察的目标性。
二是除了一些共性的工作,还要做很多繁杂琐碎的工作,所以观察就变得无计划、无方向且缺乏持久性。
三是浮于表面上“观察”孩子们的游戏,没有真正走近幼儿,走进他们的游戏,甚至有时候并不明白他们的游戏目的。当认为幼儿可以自己完成的时候,即便有孩子在寻求帮助,教师也是“管住嘴和手”,以致孩子们的游戏兴趣减半;当他们之间发生冲突时,教师总是迫不及待地去制止,生怕孩子们发生不安全的事情。
如何做到有效的观察和回应幼儿呢?
6月7日(今天)
晚19:30
欢迎各位老师来到直播间讨论交流
还有机会获得教学相关资源
等更多教学活动合集
识别扫描下方图片二维码
获得本场直播间链接
免费预约直播吧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