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话题
关于游戏是什么现在已经有一些基本达成共识的说法:
“游戏是学前儿童的基本活动”
“游戏是幼儿自发、自主、自由的活动”
“游戏是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是幼儿的基本权利”
“游戏反映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水平”
“游戏是幼儿的主动学习”等等……
这些说法看的越多,老师们就越发困惑:
“到底什么是游戏?”
其实,游戏作为处于成长中的学前儿童的基本活动,最吸人眼球的是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生机勃勃、主动学习的精神。
所谓主动学习,简单来说,就是主动获取新知,渴望学习;主动建构经验,而不是简单复制信息。这一点我们牢记心里,可能就不容易被各种质疑所困惑了。
当然,我们还要注意,幼儿园游戏不再仅仅是自然活动,它是有一定的教育性的。
所以在幼儿园游戏问题上,我们要反对三种倾向:
? 反对轻视和忽视儿童游戏的游戏无用论倾向;
? 反对把游戏仅仅作为灌输知识技能的手段的倾向;
? 反对盲目崇拜儿童活动的自发性、把游戏活动神圣化的倾向。
对于幼儿园游戏,我们既要尊重幼儿游戏的自主性,也要对幼儿的游戏加以适当的指导或干预以促进幼儿的学习和发展。
如何理性看待游戏我们已经了解了。
那到底如何理性看待教学呢?教学和游戏是对立的吗?谈游戏就不能谈教学吗?
在我们的纲要指南中都没有明确提到幼儿园教学这样的字眼?教学是被幼儿园所排斥的事情吗?
显然不是。
我们来看什么是以教学为主的教育活动:
朱家雄老师曾告诉过我们:“所有的课程模式都可以用处理好教学和游戏的关系来解释。课程的有效性就体现在教学和游戏的比例是否适合于你的孩子。”
我们应站在课程的游戏视角,从游戏的角度认识和发现预设的(或计划的)课程中引入游戏的可能性,在非游戏活动中植入游戏,创造能够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的条件。
换言之,教师在设计预成性课程方案时,要按照课程的目标与要求,为幼儿创设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游戏(学习)环境,支持、促进和引导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所以不要认为说我们幼儿园采用了什么课程,就表示我们没有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违背指南精神。这样的观念是异化和极端的。
游戏化的活动设计,有哪些要点呢?
(这里仅探讨几个与数学学科和数学活动高度相关的要点,而不是全面的去谈游戏开发、活动设计的全部流程。)
我们要抓住这三个角度:
? 情境——创设的情境要符合相应年龄段幼儿的认知水平。
不能为追求新异而超出其理解范围,否则情境非但不能激趣,反而会增加幼儿的认知负担;另一方面,可通过打开视、听、味、触、嗅等多感官通道为幼儿创设不同的情境,使其获得生动形象的情境体验。
游戏活动的情境类型主要分为:故事型、问题型、生活型。
由于篇幅的缘故,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下“如何将问题融入情境中”的活动设计:
以小动物过河情境为例:
小动物们来到了河边想要过河,山羊爷爷说要过河需要搭建木筏,木筏用到的材料呢需要用积木来换。
完整版课程设计与流程
可扫描文末二维码,免费申请试用
五块积木换一根木头,五根木头可以搭一个木筏,一个木筏呢只能送一只小动物过河。同时积木怎么来呢,山羊爷爷说有一个兑换的规则是,投色子看点数,点数是几就取几块积木,凑够五块时就可以换木头了。
完整版课程设计与流程
可扫描文末二维码,免费申请试用
在这个情境中,从累计第一块木头,到最终送完搭建足够木筏送完最后一只小动物过河,孩子们都沉浸在一个情境中,而情境中的问题就是兑换概念的理解。
同时还涉及到按群计数的一些目标。整个游戏下来,孩子们的兴趣非常浓厚。
在搭木筏游戏过后,孩子们对兑换的兴趣不减,老师甚至可以尝试将小动物搭木筏的情境去掉,让孩子直接来玩兑换游戏,规则还是五个换1个,但不再需要情境支撑,孩子们就对整个游戏充满了兴趣。
完整版课程设计与流程
可扫描文末二维码,免费申请试用
这样的游戏可以在户外活动中开展,也可以在一些区域活动或过度环节开展。当然兑换的规则还可以让孩子们来制定,理解兑换,对于后期孩子进一步学习换算、理解位值1和10、10和100之间的换算至关重要。
? 任务——或者说数学活动的内容设置,目标分解,是最核心的部分。
对于数学活动来说,在基于科学、适宜的目标分解基础上,设置相应的活动任务尤为重要。其中任务的互动性和挑战性是值得我们老师去注意的。这里包含了不同活动类型的互动设置,以及师幼互动的注意点。
只有通过有效的师幼互动,才能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幼儿可以理解和接受的知识与经验。
但在现实的数学教育活动中,师幼互动存在着不少问题,如:
多由教师单向发起,教师对幼儿发起的互动回应较少;
互动方式单一,教师习惯采取指令式、指导式、暗示式或讲解式互动;
只重视显性的师幼互动,而忽视环境创设与材料投放等引发的隐性互动等。
可见,有必要提高教师与幼儿在数学活动中互动的有效性。
? 材料——是支撑活动开展的重要载体。
孩子的数学学习也是基于操作的,所以材料必不可少。以往老师对材料的选取和投放比较困惑,一般是与在制作材料上下了很大工夫,不断需要制作,不断需要绞尽脑汁去设计去创造有关。
但实际上,如果我们真正了解数学的本质,数学无处不在的本质,就能够更好地理解怎样材料是最适合数学学习的。
那么,如何更合理地设计教学活动,创建不同的教学情境,来调动幼儿学习积极性,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您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
免费了解和体验
更多大中小班不同阶段的
教育活动的设计
以及教学过程中正确的观察评价指引
扫码后填写报名表
开通后我们会第一时间联系您~
猜您还想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