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庭有了孩子之后,除了玩具,买得最多的恐怕就是童书了。选好的童书,一般获过国际大奖就不容易出错。
可买书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孩子并不是天生就会阅读,那么家长如何带领着孩子一起阅读,才能让孩子真正学会阅读、爱上阅读,真正发挥这些童书的价值?亲子共读中常出现各种不如人意的状况,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可能绝大多数家长都或多或少面临过类似的困扰。
儿童教育专家们在实践中发现,0到3岁和3到6岁的亲子共读其实有很大的区别。
对于0-3岁的幼儿,想要理解书里内容,最好方式就是与ta的生活相串联。因为这个年龄层的孩喜欢而且需要,把书中的经验跟现实生活中的经验相串联。
0到3岁的孩子最喜欢问:“这是什么?”,ta对认知的理解,在跟你共读的时候就能完全体现出来。
我们会碰到小宝宝在共读的时候,比如书上有鸭妈妈带鸭宝宝散步,孩子看一看就站起来了,你说“宝宝还没有看完,回来”,没有用。孩子会站起来走到玩具堆里面把他的小鸭子拿过来,笑嘻嘻的坐在你的膝盖上跟你一起共读。
这里面呈现了这一时期孩子的阅读理解。Ta理解到:这本书里面有鸭子,我知道什么是鸭子,我也有鸭子哎。
所以孩子跑过去把鸭子拿过来,其实是在进行阅读理解。这个理解并非以逻辑的方式,而是有什么,是什么。
而3到6岁的孩子,这个时候最想问的是“为什么”。
如果妈妈或幼儿园老师很亲切地跟孩子说一件事:是因为……孩子十有八九会接下来问“为什么?”,再解释一遍,还是问“为什么”。
有经验的大人在讲了两次之后,接下来的下一招就是“你说为什么呢?”,孩子就开始解释了,因为这样这样这样。
原来孩子并不是要问你为什么,他只是不会说“你可不可以听我说为什么”,他自己也想找为什么。
如果你想用以0-3岁同样的方式念给5岁的孩子,孩子会说“翻啊,后面怎么了,后面怎么了”,因为他们要知道后面故事的情节。他们关心的点不一样。
所以亲子共读的时候就要清楚区分,不同的年龄层有不同特点,家长要了解孩子的特别需要,孩子的成长特质,然后跟孩子进行适宜的共读。
以上内容只是亲子共读领域的一个小议题,至于更丰富的内容,本周“培德一席谈”特别邀请了李坤珊博士,在周五的晚上为大家揭秘如何真正让亲子共读产生力量。
李坤珊博士不仅是享誉国际幼教界的蒙特梭利专家,也是一位作家。她著有《童书非童书》、《小小爱书人》、《让孩子安心做自己》、和《让宝宝爱看书:0 ~ 3岁阅读行为放大镜》等书籍,担任台湾《亲子天下》月刊学前教育专栏作家。同时她还是一位绘本译者,译作包括大家非常熟悉的《菲菲生气了》、《棕熊,棕熊,你在看什么》 等经典作品。
李坤珊博士非常重视亲子共读,在她自己的两个孩子才一个月大时,就开始亲子共读。两个孩子长大后,都非常热爱读书。因而近二十年来,李坤珊博士一直致力于推广亲子共读、绘本教学和亲子教养。她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擅长以孩子的角度观看并诠释阅读行为,帮助父母与孩子一同创造美好的亲子共读体验。
关于亲子共读,也许你还有其他的困惑和好奇,或是想获得更多亲子共读的实践指南,快扫码加入培德云社区,锁定本周五的讲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