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我,了解更多信息哦~
9月,宝宝开始上幼儿园了。
从来未独自离家的宝宝,
会想爸爸妈妈一直哭泣吗?
会适应幼儿园这个新环境吗?
会被其他小朋友欺负吗?
……
宝妈宝爸别担心,关于入园的所有焦虑精诚实验幼儿园为您悉数解答,更有精诚宝妈分享“过来人的”经验,帮您和孩子轻松应对入园焦虑,让孩子爱上幼儿园。
精诚实验幼儿园育慧里园
天空班张承林的妈妈
根据亲身经历认真总结,
形成近五千字的文章——
《孩子新入园,父母怎样做》,
帮助新入园的
宝贝顺利度过入园焦虑期!
经验就在这里,赶快行动吧!
家里的男宝入园两年了,回想起两年前的此刻,觉得有一些体会想要与感兴趣的家长们分享。我琢磨了一下,觉得在孩子刚入园时候注意三个关系非常重要。第一是与孩子的关系,第二是与幼儿园老师的关系,第三是与其他家长的关系。
家长与孩子是相互成全
共同成长的关系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换到一家陌生的单位上班会是怎样的感觉?可能是新奇、忐忑或许还伴着或多或少的害怕与担心。
而从未离开过父母的孩子呢?刚刚入园的他们会是怎样的感觉呢?
我想他们忐忑与害怕的感觉恐怕只会更加强烈啊,要知道他们可是需要从自由散漫的家庭生活过渡到有规则有秩序的集体生活啊,那难度是不是有点像远古人迈出直立行走的第一步?
如果这样想,那我们可以更容易理解并接纳孩子的焦虑,也更容易接受孩子刚入园的各种反常甚至退化行为。
我们理解但不纵容,要知道孩子的坚强也是因为我们的成全,所以我们必须坚定地与孩子一起成长:首先,放下我们自己的焦虑和不安,并把这种安定的情绪传递给孩子;其次,要对孩子有充分的信心,倾听他理解他安慰他但不纵容他,用合适的方式方法引导他帮助他;最后,要舍得放手看他磨练看他坚强看他独立。
我记得我家男宝入园前的那个暑假,我们陆陆续续地给他购买了各种上幼儿园的绘本,也给他看过好几遍巧虎初入幼儿园的那一期CD,专门几次路过幼儿园,让他在门口看里面的情况,更时不时地给他描述幼儿园的美好生活:有很多很好玩的玩具,有小伙伴儿们一起玩耍,有老师像妈妈一样温柔…….通过我们的努力小朋友似乎已经非常熟悉幼儿园生活了。
但是,小朋友在刚入幼儿园的第一个月还是让我们吃足了苦头:遇到一点点事情就肆意发脾气,甚至崩溃大哭;每天早晨五点半醒来,开启炼狱般的两小时,一边哭一边找各种理由不去幼儿园;因为情绪不佳一向健康的孩子在一个月里竟然发烧两次……那段时间老母亲真是心疼得无法描述啊!尽管如此还是狠下心来, 坚持每天送园,绝不因孩子的请求而有例外;另外不管孩子哭闹得有多厉害,表现得有多不舍,交给老师转身就走;但每天放学,爸爸妈妈又早早地去门口等候,不要他感觉自己被忘记了。这些都是最基本的操作啊!
终于,差不多两个月过去了,我们的耐心有了回报——小朋友的情绪渐渐趋于稳定,在幼儿园里有了自己玩得来的小伙伴,也习惯了幼儿园的饮食和作息。在这个过程当中,我感觉有几个做法值得分享:
描述“我的一天”
父母与孩子每天晚上一起分别描述“我的一天”,对白天的幼儿园生活、家长的日常工作进行复盘。做这个的好处是增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相互的了解,增强孩子的记忆能力、表达能力和归纳思考的能力。而在新入园的阶段,通过描述“我的一天”,父母至少可以大略知道幼儿园一天的事情,养成习惯之后,孩子也会很自然地与父母倾诉。当然,父母一定不能简单敷衍地描述自己的一天,一定得有的放矢。我有时候故意描述一段自己做得不好的事情请孩子进行点评并想办法完善,而他提出的办法有时候确实让我们或者眼前一亮或者忍俊不禁或者感慨万千——他的思考就是他的成长,而我们露了怯,也会让他在“报忧”的时候少一些心理负担。其实我建议“我的一天”活动可以坚持到孩子长大,这对父母与子女来说可都是宝贵的财富啊!
与孩子扮演角色做游戏
与孩子扮演角色做游戏,让孩子扮演幼儿园的老师,父母扮演孩子以及幼儿园的其他小朋友。相信我,孩子会非常享受这个游戏的。做这个的好处是可以平衡孩子内心对于“公平”的诉求,父母可以了解到幼儿园老师的日常及对孩子的具体要求。扮演游戏结束之后,父母可以问问为什么“小老师”要求我们这样做而不能那样做啊,小朋友的回答也往往加入了他的理解和思考,这样可以方便他们在幼儿园时更快的理解老师的要求。如果有一些理解是偏颇的,父母也可以及时矫正和引导。当然万一孩子在幼儿园遇到了一些不合理的要求在游戏中体现了出来,父母也可以及时与幼儿园老师了解、沟通和澄清。
邀请小伙伴一起玩耍
邀请小伙伴课后一起玩耍。父母要鼓励但不强求孩子扩大交友的范围,带孩子去找邻居同龄的小朋友一起玩,也可以邀请班里的小朋友来家串门或者一起去参加活动。从个体到集体,我们需要为孩子创造人际交往的机会和环境。有了熟悉和亲密的小伙伴,孩子可能每天就是盼着到幼儿园与小伙伴一起分享一起玩耍了,那入园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家长与幼儿园老师之间是
平等支持的关系
孩子入园开启了他的社交生涯,而作为父母的我们也因此多了好多关系要面对和处理。如何与幼儿园老师相处,我猜测很多家长也像我当初那样有些迷茫。其实,现在回过头来想想,我非常赞同“最好的教育关系是家长支持老师,老师支持孩子”这个观点。
尊重老师
这种尊重在于认可“幼儿园老师是教育者”,而并不是“照看孩子、带孩子玩耍的保姆”。基于这种尊重,父母便不会将幼儿园老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简单定义为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定义为付出多少保育费应该获得多少回报的金钱关系。幼教确实是一份职业,但是需要更多的爱心、耐心和教育的艺术。除去极少数的害群之马,大多数的幼儿园老师对待孩子和蔼宽容、耐心而又不忘记教育规则,是值得我们家长信任的。
信任老师
我们不需要逢迎巴结幼儿园老师。父母们或者担心因为自己表现不好导致孩子遭遇不公,又或者想通过自己的表现而让孩子获得更多的照拂,与老师相处时总有一些不自然的状态。正如我们上条说的“家长应该尊重老师”,那么一个有师德的老师也应该“尊重家长”。基于这种尊重,老师便不会因为家长献殷勤而对孩子倾斜资源,也不会因为家长的言语行为不当而迁怒到孩子身上。我认为家长与老师之间是可以平等沟通和深入交流的,家长有疑惑及时向老师提出,而老师给予及时的解释,家长有建议及时传递给老师,老师根据实际情况接受或者拒绝并给出理由,这种良好的互动关系应该比在群里比赛“谢师作文”更合适吧?一些好的建议如果被采纳,惠及的将是更多的孩子,这比期冀老师偏爱自家孩子应该更合适吧?
支持老师
最重要的是,我们需要支持老师,老师需要支持孩子。既然家长和老师的目标非常一致——为了孩子好,那么很多看似对立分割的问题便有了解决的办法。父母是孩子认识世界的第一步,而老师在孩子习惯养成和规则意识培养方面都起到必不可少的作用。因此,老师与父母之间是相辅相成的,这也是为什么每个幼儿园都强调“家园共育”的理念。孩子入园了,并不意味着教育的主战场从家庭转移到幼儿园,父母就可以甩手轻松了,而是父母在选择三观匹配的幼儿园之后,需要更多了解幼儿园以及老师的教育理念,并适时恰当地与家庭教育进行交融:认可的地方家园共同强化,不认可的地方与主班老师或者园方领导进行沟通,了解真正的动因,合理就接受,不合理就弱化,但是千万不能在孩子面前拆老师的台,拆幼儿园的台,这会让幼小的孩子在价值判断中迷失方向;此外还需要关注并积极参与班级活动,孩子会因为父母积极的态度而更加热爱幼儿园,也会因为父母的参与而对幼儿园增加集体的归属感。
每个人都不是圣人,幼儿园老师固然在某些方面具有很多专业的优势,但是也有一些技能方面的短板,这是非常正常的。作为家长,如果恰巧在这些方面有长处,那该怎样做?是挑剔老师没有做到更好,还是发挥特长授人以渔?答案不言自明。不是为了讨好老师,不是为了自己出风头,也不是单纯为了自己孩子获得福利,而是给整个集体创造更多的方便同时方便自己孩子,这才是家长支持老师的真正出发点。我现在很感念孩子所在班级的家长们,有的爸爸拿出昂贵的单反相机为孩子们的联欢晚会拍下美好的瞬间,有的妈妈自发组织课后的奥森团建增加了解,有的爸爸把家里的时钟拼图送到班里让更多的孩子在游戏中学习认识时间,有的妈妈在群里分享了识字的资源,有的爸爸将老师群里的照片汇总整理存了班级网盘……用眼睛来观察,用心灵来感受,家长可以支持老师的地方有很多,而这些支持必然化成和风细雨滋润着我们心目中那些珍贵的幼苗们。
家长之间是
智慧宽容的关系
孩子入园了,有了新的伙伴,我们也多了很多家长朋友。从彼此陌生、相互观察,到加为微信好友、增加了解,再到因孩子的缘故可能亲近也可能疏远,这都是自然规律、人之常情。那么,如何处理与其他家长的关系呢?我个人觉得也挺简单的,只要贯彻我们平时与人交往的原则便好了,那就是平等、信任、理解和宽容。此外,不嫉妒别人的财富和地位、不传播别人的八卦是非、不与别人争强好胜同样适用于家长圈。
略有不同的是,家长交往的特殊性在于那个起到纽带作用的孩子。孩子与孩子之间相处融洽,除了父母给孩子强化好朋友的概念之外,课后家长带孩子们一起聚餐、活动甚至旅游,都是非常好的做法——既让孩子体验到了友谊的美好,又让家长有机会分享班级动态和育儿观点——这对入园之初颇感孤单的家长而言,那真是非常美妙的感受啊!
不过,有的孩子可以与某几位小朋友一直保持融洽的关系,但有的孩子可能经常换好朋友。孩子换了好朋友怎么办?这个最简单,家长“结交新朋友,不忘老朋友”就可以了啊。
如何处理孩子间的矛盾
比较棘手的还是孩子之间闹了矛盾,家长之间该如何面对。被打的一方自是心疼万分,但打人的一方也并非心安理得。我感觉比较有效的办法是,先让自家孩子描述或者表演一下事情的起因与过程(先不要着急生气,孩子的描述毕竟是片面的、利己的),然后向老师了解事情起因与经过,有条件的话再请其他家长问问孩子当时的情形,最后做出综合的判断再与对方家长沟通。沟通并不是为了讨教真理,而是为了教育孩子不犯类似的错误。孩子大多数时候是无心的,所以,即使孩子被打了,家长也没有必要对打人的孩子及家长不依不饶。孩子被打了,家长肯定需要教育孩子下次该如何去做;孩子打了人,家长则应当与幼儿园老师一起想办法,加强引导教育,减少此类事情的发生。当然很多小打小闹的事情孩子转脸儿就忘,家长们也没有必要耿耿于怀了。
我家孩子性急,有时会动手,入园前我们曾极度担心孩子会因为打人被劝退回家,而这孩子也果真在刚入园的时候打过几次小朋友,并遭遇过其他家长的私信投诉。动手的缘由实在是有些简单令成人无法理解:争抢玩具或绘本、不小心磕碰到、不喜欢小朋友的发型或者衣着、争抢好朋友资源……等等。为了能够尽快修正孩子的缺点,我们在入园之初就向班里的几位老师如实描述了孩子打人的特性及情境,也买了很多有关“打人不对”的教育绘本,并采用“要友好”等正面说教而非“不能打人”这样的禁止性语言。最终多亏了老师们恩威并施以及我们的锲而不舍,孩子最终彻底改掉了这个毛病。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非常感激那些家长们,记忆最深的有两位家长,一位是女孩的妈妈,发消息说“我不是为了告状来的,而是沟通一下情况,所以请你一定不能责罚孩子…….”;另一位是男孩的妈妈,她在知道两个孩子在园里屡屡不睦的情况下,多次邀请我们一起在周末看看展览逛逛动物园,而俩孩子相互也越看越顺眼,不多久便成为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了。家长如此智慧宽容,我们唯有感激感谢!
孩子就要入园了,他的人生、我们的育儿生涯都将谱写新的篇章。请让我们丢掉焦虑,认真思考和妥善处理上面所提到的三个关系,以平和而积极心态迎接和拥抱即将到来的三年幼儿园生活,这也将是我们与孩子最美好的时光和最宝贵的财富。愿每个孩子轻松应对入园焦虑,早日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
幼儿的健康成长离不开
家长朋友的支持与配合!
相信在精诚实验幼儿园
优质的教育资源培养下,
孩子的未来更具竞争力!
责编:宋维萌
编辑:侯彬
供稿:张承林妈妈(精诚实验幼儿园育慧里园家长)
来源:精诚宣传与公共关系部
投稿邮箱:jcnews1992@163.com
给精诚宝妈点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