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公众号:启明七号Wonderland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kyMDIwNjk4NA==&mid=2247486905&idx=1&sn=7a8d0031993c6b706f43a985338e77e0
探究式教学:
Inquiry-Based Learning
社会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个文化参与的过程,学习者是通过参与到某个共同体的实践活动中,来建构有关的知识。学习不仅是个体对学习内容的主动加工,而且需要学习者进行合作互助。
做好幼儿的入学准备:
School Readiness
《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准备为目标,围绕幼儿入学所需的关键素质,提出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和学习准备四个方面的内容。
关于社会准备:
交往合作是促进幼儿社会化的重要方面,也是幼儿社会化不可缺少的途径。正如一位美国儿童专家指出的:“一个人与同事、家人及熟悉的人们如何相处往往取决于他童年是如何与其他小朋友相处的。”良好的交往合作能力有利于幼儿入学后结交新朋友、认识新老师,逐步适应小学新的人际关系。
“图书馆”项目
班级:银河A班、太阳A班
年龄:4-6岁
时间:9月15日-11月5日
表征
Representation
实地考察分享后,太阳A 班和银河A班的孩子们通过“一日问题”分成了不同的兴趣小组。准备开始进行表征。
分组后,孩子们一起讨论并开始制定并实施自己的计划。
制作“借书器”小组
借书器多高?多宽?
孩子们讨论说,都想按照自己的身高。那怎么办呢?
浵浵说:“咱们按照最高的小朋友的身高吧。这样大家都不用弯腰就能使用借书器了。”
于是孩子们开始两两比较身高,并和老师一起将每个人的身高标记在纸上,选出最高的身高,确定借书器的高度。
然后,孩子们根据制定高度的方法,选择了班级里最宽的图书来确定宽度。
接下来孩子们将要在的事情进行了计划、分工并开始实践。
制作“书架”小组
为了搭建书架,孩子们和老师们都收集了各种材料,有不同规格的纸箱子、纸板等。对于书架孩子也有着不同的想法,有的孩子想做“有隔断”的书架,有的想做“无隔断”的书架。于是,在“书架“组内有分成了不同的小组进行实践。
制作“无隔断”书架小组
第一次制作
这一组的小朋友们选择用纸箱制作。第一次孩子们使用剪刀将纸板剪开,并用胶棒把纸盒连接。孩子们发现胶棒粘不住,接着孩子用双面胶,最后把书架做好。
过程中孩子们发现:
1. 使用剪刀将纸板剪开很费力
2. 我们做的书架有点窄了,很容易倒
于是我们又接着改良我们的书架。
第二次制作
我们又一次讨论,孩子们说“我们在原来的书架后面多加一层,这样会牢固”。同时这次我们用了小刀(在用小刀前,我们和孩子们一起讨论了使用小刀的安全),用尺子量了书架的宽度。对于刻度孩子还能很好掌握,但是孩子们知道了从0开始对齐测量,并做标记。接着我们把纸盒拼凑起来,最后孩子们认为书架做好了。
制作“有隔断”书架小组
这组小朋友选择了一个大的纸箱子认为这个箱子大小合适。有孩子说:“那怎么能有格子呢?”他们请教了老师,老师建议可以做一个挡板。于是孩子们找了几个盒子,在比较了以后,最后选了一个鞋盒作为制作隔板的材料。
又出现问题了!
一段时间后,孩子们发现纸板做的书架并不稳固,总会听见孩子们说:“书架又倒了,书放不住”。于是,我们又一次讨论:用什么材料做书架可以更结识、更稳定?
这时有的孩子提出:图书馆里和我们班级里的书架都是木头做的,我们可以用木头试试。
于是我们购买了木条和木板,还购买了一些木工的工具,还这们开始学习这些工具的使用方法。
我们一起讨论了书柜的高矮,孩子们拿教室的一个柜子当做参照物,孩子试着用尺子量出了柜子的高度,并且自己做标记。
一组是做格子型书架,这组小朋友在经过测量后,两个木板连接起来高度正好,于是她们想办法把木板粘连了起来,最后变成了一个方格子。
另一组制作无隔断书架,他们尝试了胶棒和乳胶和通明胶,由于板子比较薄,并没有粘成功。之后,孩子们使用钉子进行了链接。
“阅读环境”布置小组
环境布置小组的成果如何呢?买个关子,一会儿请大家看现场!
制作图书
孩子们还想制作自己的图书,他们把自己的故事用绘画的形式记录下来,和老师们一起学习了制作图书的方法。
图书做好了,接下来就是我们的分享环节啦!
分享与展示
Sharing & Presenton
由于疫情的原因,家长不能进到幼儿园和孩子们分享“图书馆”主题的学习,怎么办呢?
我们和孩子商量用视频介绍的方式向家长展示我们的学习成果,老师把孩子们对公共区域里的布置(环境布置小组的小朋友们做了巨大的贡献);孩子们自制的书架和借书器;自己创编的故事;还有自己在这个主题里获得的知识一一进行了介绍。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吧。
尾声:
在图书馆的项目中,我们进行了如下的尝试,希望通过这样在不同班级和年龄段之间的合作能够促进孩子的社会性交往,支持幼儿的交往与合作能力的发展。
1. 扩展幼儿的交往范围。鼓励幼儿和不同年龄的伙伴、成人交往,认识新伙伴。如:组织跨班级、跨年龄的游戏活动,创设自由交往的机会,丰富交往经验。
2. 丰富幼儿分工合作的经验。提供材料、创设条件,引导和支持幼儿合作开展活动,体验合作的重要性。鼓励幼儿认真倾听同伴的想法和建议,当意见不一致时说明理由,学习协商解决问题,达成一致。同伴遇到困难时,鼓励幼儿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遇到冲突时,指导幼儿尝试用协商、交换、轮流、合作等方法解决,不争抢,不欺负同伴。
3.营造宽容接纳的师幼交往氛围。用尊重、接纳的态度与幼儿交流,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不用对错简单评价,肯定积极想法,满足合理需求。
探究是一种态度,
如果你总是用好奇的眼睛去发现这个世界,
那么等待你的总会是意想不到的惊喜!
如果您感兴趣可以回顾一下“图书馆”(1),请点击下面的链接
欢迎加入我们
咨询优师教研15210964626
(010)60428197